申遗成功之后的首个春节,熟悉的年味里多了浓浓的文化味。假日期间,江苏多地通过举办非遗体验、民俗巡游、节庆灯会等活动,将丰富厚重、多姿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一道道文化大餐,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走亲访友、合家团圆之际,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1月29日,宿迁市宿城区新盛街年味十足,吸引市民前来赏花灯、看表演、品美食。 徐江海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月1日,徐州市户部山、回龙窝等大街小巷,洋溢着一派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高刚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月1日,南京夫子庙景区热闹非凡。 刘建华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1月30日,东台西溪景区举行民俗表演。 周社根 周卓然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苏州:逛古风市集,品非遗盛宴

市河里摇橹船往来穿梭,鳞次栉比的摊位沿河排开,白胡子“月老”穿行在老街人潮中送红绳……2月1日,大年初四,在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古镇,一场别开生面的古风市集精彩呈现,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打卡这场“新春游园会”。

“吹、吹,再吹大一点!”在吹糖人摊位前人头攒动,手艺人赵生富正鼓励着对面的女孩用力吹气。只见女孩鼓起腮帮子,往一根长长的糖管子里吹,很快糖稀就鼓起一个圆润的肚子。“这是做蛋糕用的色素,放心吃!”赵生富手指灵巧地在糖稀上捏塑,然后喷上红色,勾勒几笔绿叶,一个活灵活现的糖石榴便立现眼前。

赵生富来自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是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初一就来到黎里古镇,这里游客很多、很热闹,糖石榴、糖龙等都是畅销品!”赵生富一边捏糖,一边对记者说,他从事这门手艺已有十六七年,去过许多江南古镇表演,一直致力于这项技艺的传承和推广。

绒花、缠花、桃花坞木版年画、掐丝珐琅……如今,这些非遗技艺在年轻人群体中也人气高涨。从苏州市区赶来黎里摆摊的孙梦婷,最初是从网络上开始学习绒花制作的。她的摊位前,一件件作品精美雅致,吸引了众多年轻姑娘的目光。“每件都是我亲手做的,每件都独一无二,这些彩色镶珍珠的蝴蝶最受欢迎,可以作发饰或胸针。”孙梦婷热情地介绍。

沿着老街往东走,来到黎里古镇展示中心广场,这里更是热闹非凡。在投壶游戏体验区,游客们手握箭羽、排起长龙。一名小萌娃在他爸爸的搀扶下,瞄准壶口,抬手一掷,箭羽精准地落入木壶,顿时掌声、欢呼声响起。“想不到来黎里游玩,还能体验这些有趣的活动,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来自上海市杨浦区的徐俊杰自驾一个多小时,带家人们来黎里游玩。投壶区边上,还有拓印福字体验。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大家在油墨香气中,亲手拓印出一幅幅喜庆的“福”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珺

扬州:古城人潮涌,争探“第一春”

春节假期里的扬州广陵古城成为全城最热门的网红打卡地,大年初一至初四,皮市街、东关街、仁丰里、广陵有盐街区等古城重点街区累计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纷纷走进古宅古巷探访古城“第一春”。

假日期间,广陵古城各大街区均安排了赏花灯、尝美食、品非遗、做游戏等互动活动,让游览古城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文化气息。“来扬州前,我心心念念的是这里的美景与美食,来到这里后才发现这座城市的另一种魅力。”来自山西的游客秦扬兴奋地说,这些天他打卡了古城很多街区,体验古城深厚的文化魅力,其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皮市街芍药园子书场,“我们去的场都爆满了,只能在书场两侧加椅子。”秦扬说,“戏曲有趣、茶点美味,只需花几十块钱就能沉浸式体验地道的本土文化,真的很值!”

为了方便游客,广陵区文旅局还推出“漫游广陵古城”手绘地图,在各重点街区大量投放。“真的是一图在手,玩乐不愁。”来自上海的游客吴飞飞是第一次逛广陵古城,这张地图为他打开了畅玩古城的密码,“热门的街区、餐饮、住宿打卡点都有形象符号标出,再结合社交媒体的打卡推荐,这样的古城自助游体验感超棒。”

“广陵古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全城皆景。”广陵古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不断探索新的“适旅化”方法,彰显古城文化的同时提升游客体验,从而激发更多游客对古城的探索欲,吸引更多人来感受古城。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晨

无锡:情暖异国客,共赴春之约

1月29日大年初一,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50余位外籍友人、外企代表及家属来到无锡高新区梅里古镇,沉浸式体验中国春节年俗。舞狮点睛、锡剧表演、杂技、拓印红包、手作年糕……一个个充满年味年趣的活动给外籍友人留下了独特的春节记忆。

蛇年春节第一天,阳光明媚,梅里古镇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这个刚刚在央视春晚亮相的古镇历史悠久,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浑厚大气的中华德城广场上,锣鼓喧天,龙腾狮舞。外籍友人们换上精美的汉服,与舞龙舞狮在城门前合影,一起为龙狮“点睛”,寓意福瑞祥和、万事兴隆。“汉服非常好看,满满的中国韵味。”来自德国的帝发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沃尔夫冈·贝克说,很开心来到梅里古镇,在这里感受到了春节的喜庆和欢乐。

锡剧是无锡地方传统戏剧,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薛燕工作室,无锡锡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无锡戏曲家协会主席薛燕带领外籍友人体验锡剧表演。“推呀拉呀转又转,磨儿转得圆又圆……”外籍友人一边听一边学,一招一式感受戏曲之美。在吴歌台前,精彩的杂技表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演员们集技巧、力量、智慧、艺术美感于一体的展示,带来了视觉与心灵的震撼,博得了外籍友人阵阵掌声。

在“梅里美礼”手作体验区,外籍友人们跟着传统手艺人制作无锡传统年糕。他们全神贯注地学习每一步工序,然后用双手反复揉搓糯米团,不一会儿,一块年糕就做成了。“我来中国12年了,这是过得最棒的一个春节。”来自南非的杰克表示,他在无锡不仅体验了中国年味,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为江苏外资企业重要集聚地,截至2024年底,无锡高新区聚集了超过1800家外资企业,其中6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128个项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浦敏琦

连云港:游“大圣故里”,观云海花灯

登高祈福,是很多人少不了的新年“仪式”。作为江苏省著名景区之一,春节期间,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迎来了“大客流”,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祈祥福、贺新春,探寻年味与自然之美。

站在江苏省最高峰花果山玉女峰眺望,漫无边际的云海将花果山装点得如梦如幻、宛如仙境,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美景。“从山顶俯瞰着云海翻腾,很震撼,还有雪景雾凇,太美了!”来自郑州的汪虹一家,用镜头定格下这一段与自然共舞的奇妙瞬间,兴奋地说,“第一次到连云港来,新年登山置身这样的美景中,心情一下就舒畅了。”

一串串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传递着浓浓的年味。花果山风景区游客中心前,特别安排了热闹欢腾的鼓舞表演和精彩有趣的西游情景演绎,《西游记》里的人物纷纷与游客开展互动,将这份欢乐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趁着春节假期带着小孩到花果山玩玩,这些西游人物活灵活现,孩子非常开心。”来自无锡的赵先生说。

今年,花果山风景区融合西游元素,举办花果山首届“火舞大圣·花果不夜山”西游灯会,“大圣主题灯组”“美猴王打卡灯组”“西游仙境主舞台灯组”3个大型主题灯组,重现了蟠桃园、火焰山等《西游记》经典场景,让游客在绚丽的灯光艺术中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观看,大家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还能体验非遗、感受民俗、品尝美食。

灯会还将非遗表演“打铁花”融入其中,铁水化作璀璨的流星,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独具特色的传统火刀火棍、水上火壶等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 芳

海门:地上灯光秀,天上铁花飘

“好!”1月29日大年初一晚上,寒冷挡不住这里的一片火热,叫好声萦绕在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漾谷新春园游会,漫天火花如繁星散落,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赶来看打铁花表演的游客。

49岁的陈海平特地从余东镇老家赶来,一家三口挑了个正对打铁花表演的好位置。“准备去江西看打铁花表演,没想到在家门口就看到了。”陈海平说。

这些天,打铁花、火壶、火棍、火魔方等“火”字主题的民俗文化表演轮番上演,与园游会的璀璨灯光秀相得益彰。记者看到,以生肖蛇为主题的彩灯组呈现出“天地人和,金蛇献瑞”的热闹景象,九曲蛇身、蛇栖花间、蝶舞蛇行等灯组,有的蜿蜒灵动、有的盘踞威严,交织出绮丽的新春胜景。

“除夕刚开业,两天下来接待游客近万人,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中。”园游会负责人苏兆华介绍,每天定时进行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尤其注重与游客互动,每天晚上的篝火晚会上,几百名游客手拉手绕着篝火起舞,共同享受春节欢乐氛围。

打铁花表演者齐博是河北沧州人,从小练习杂技的他,苦心钻研民俗文化技艺,半年前开始学习表演打铁花。齐博说,今年没有回家过年,就在新开业的花漾谷每天表演打铁花,让大家在欣赏灯光秀的同时,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威程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