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艳姐独家获悉,天津本土房企泰达建设在1月新招来了一位人力总——“龙湖仕官生”出身的侯金生

招龙湖的人不稀奇,稀奇的是,据艳姐所知,侯金生此前并未在人力系统任职过,而是工程运营出身——这样的背景,最后居然被天津泰达建设招来做了人力总!

泰达建设很多人可能依旧颇为陌生,这是一家成立已经超40年、拥有国资背景的混合所有制房企,而在天津市场,泰达建设更是已经干到了第一!

去年全年,天津商品房全口径成交金额破百亿的房企有且仅有2家,一家是去年在全国市场杀疯的中海,排在第二,另一家就是泰达建设,甚至还要微超中海8.3亿。

简单了解后,足以让人心惊:这样一家势头相当不错的国资房企,用人居然如此开放大胆?!

01

地产独一份!

工程运营出身的人力总

侯金生是哈工大本硕毕业,2009年时,作为“仕官生”加盟龙湖,是跟这家如今的地产民企大哥一起走过了十余年的老龙湖人。

早期在龙湖时,侯金生曾出任过北京龙湖以及烟台龙湖工程经理、项目负责人、工程总、运营总等职位、也做过北京冠寓发展部总监。

侯金生第一次离开龙湖是在2018年,并在同年7月加盟中南置地,出任粤西战区负责人。

前两年,侯金生作别中南,二进龙湖,最终,在2025年年初选择了正式牵手泰达建设。

回顾看侯金生过往的履历,整体相对稳定,近16年的地产职业生涯仅仅只经历了2家房企,又是龙湖仕官生,作为工程运营端的老手,还做过标杆房企区首,打过硬仗,也拥有着比较好的全局视野。

但即便是这样的背景,职业航向“突变”、做到人力总也难免让人意外。

毕竟业内普遍的用人思路都是更追求“专业对口”,大部分房企的人力总要么人力专业出身,要么有很长的人力管理经验,像侯金生这样工程运营出身的人力总,几乎可以说是独一份。

艳姐听闻,在此之前,侯金生曾以编外顾问的形式和泰达有诸多合作,本就磨合得不错,大概也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挖掘到了侯金生做人力总的“天赋”,最终双方一拍即合,促成了这一场有些意外的牵手。

当然即便艳姐的猜测正确,这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在于:

泰达建设这家房企,本就有些不走寻常路。

02

2025又要大举招兵买马?

国资的血统、民企的用人法

如果大家近期有关注过泰达建设的消息,就会发现,2025一开年,除了侯金生这位新来的人力总,泰达建设又放出了涵盖了各个层级、各个职能条线的大量岗位,还包括了很多项目总、以及集团高管岗位……显然还有着极高的人才需求。

事实上,这两年的泰达建设,对人才的渴望,早就亮了明牌。

艳姐最早关注到这家天津房企,是在2022年年底。早从那时起,泰达建设就已经逆势闯入了人才市场,开始大举招兵买马,也抄底了不少优秀人才。

在那个时期,泰达建设已经挖掘了大量的龙湖系、万科系高管,并且都是强“对口”的人才。

比如当时泰达建设新招来的集团成本负责人郑海晗、运营负责人杜吉胜、财务负责人乔奎均有非常鲜明的龙湖标签,且在各自的负责的条线,都有着比较丰富的履职经历;此外还招来了万科系出身的竺振兴出任集团营销负责人……

随后,在近两年间,泰达建设又陆陆续续招了一批人才。整个2024年泰达建设在人事上的动作就不少。

比如2月时,泰达建设此前招来的营销总竺振兴被调任为项目总,由原旭辉北方区域营销总戈源接棒出任集团营销总——值得注意的是,戈源同样有龙湖背景。

再比如,去年上半年时,同为龙湖系出身、十多年龙湖资深HR白玉加盟泰达建设,出任人力部长。

后来,原龙湖龙智造西郑区域总经理王仕林,也加盟了泰达建设出任滨海片区总经理。

但是同样的,在大量招揽人才后,即便是人才市场口碑还算不错的泰达建设,也有部分高管来去匆匆。

比如,白玉在泰达建设短暂做了一段时间的人力部长后,就跳槽去了星河地产出任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重回民企怀抱

再比如,艳姐听说,王仕林牵手泰达建设后,对其评价颇高,但是出于个人家庭原因,要暂时休息半年,目前也已经离职了。

而不论人来人往,纵观泰达建设过去几年的动作,有一些偏好和特色是可以肯定的,侯金生能够以工程运营的背景出任人力总,或许也和这些点分不开。

1、偏爱龙湖系高管

泰达建设对龙湖系高管的热爱似乎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绝大多数高管都有龙湖背景,可见是对龙湖的管理模式高度认可。

不难看出,“龙湖仕官生”的背景,大概率也是侯金生在泰达建设的一大优势。

2、国企的血统支撑、民企的用人打法,极致开放包容

泰达建设原本是由母公司天津国企泰达控股100%控股,在2020年初,进行混改后,泰达控股的持股比例降到了30%,泰达建设的身份也从原本的国企转变为了有国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所以泰达建设的血脉还是比较纯正的国资背景,但是整体的打法和用人,又非常的“民企化”,从这两年的动作就可以看出,相当的开放包容。

这一次侯金生的加盟,也算是再次刷新了大家的认知:不管是包容性还是创新意识都太超前了!

但即便如此,在用人标准实则极高的泰达建设,要突破职能壁垒实现这样的身份转变,还是相当不容易的,这一次任用背后必然也是经过深思梳理的,而这也留下了诸多悬念:这样一位人力总,会给泰达建设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3、对人才建设高度重视、真正求贤若渴的企业

事实上,在年9月 12日,泰达建设还召开了一次人才供应商大会,细算下来,算是行业近5年来唯一一家有这个动作的房企,也能看出其对人才端的重视,完全就是求贤若渴。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泰达建设确实也非常需要一位可以推陈出新的人力总带领企业人才体系做进一步的变革,所以有新的人力总到来,可以说是必然。只是最终其做的决定又太过于大胆,才让人有些意外。

而侯金生的到来,似乎也将泰达建设的人才建设进度,又拉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03

“无理由退房”

泰达建设已经做了超20年

可以预见的是,侯金生到来后,除了未来大概率会对这家房企的人才体系做进一步革新,短期内看,泰达建设年初发布的招募令,也必将更有声有色地开展行动。

据悉,这一次大幅招募中,最核心的是营销类的岗位,从片区营销总到项目营销PM再到销售、策划、渠道等,全面招聘。

从人才端的大动作到营销端的显著需求背后,非常简单直接的原因在于:

泰达建设旗下有很多项目。

在这个有拿地动作都显得颇为奢侈的年代,泰达建设2025年在天津的在售项目将会达到:

40多个……


是的,你没看错,一年40多盘齐发,并且聚焦在单城——很多房企在全国可能都没这么多项目,但是一家区域型房企在天津一座城就能有。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泰达建设能在今天活得如此滋润,绝不能全然归功于其国资的背景,而比这个更重要的底层驱动逻辑在于:

这是一家真正靠产品走天下的企业。

在天津,泰达建设旗下的住宅品牌“格调”,几乎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格调”在2003年成立,自第一个项目开盘以来,就做了一个让市场大跌眼镜的决定:

所有的格调出品,都将附带“无理由退房”承诺,并且被白纸黑字地写进了购房合同当中。



这明摆着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稍有不慎或许就会将企业拖入深渊,所以在这个想法刚提出时,曾一度遭到过公司内部的强烈反对,但最后依旧义无反顾地推行了。

艳姐初次听说时,就相当震憾。在遥远的20多年前,在行业尚还处于高歌猛进的时刻,在根本不需要太多“约束”也能卖好房子的时刻,只是因为这家房企自己想做,就给出了这样一个有格调的承诺,并且一做就是20多年。

放眼行业,真的也就仅此一家了。

这样一个决定,说白了是泰达建设自己给自己上的一道“枷锁”,因为有无法反悔的承诺在前,所以也被倒逼着做精品。



格调产品实景图

也因此,过去这20多年来,格调一直都有着非常良好的市场口碑,最终,在行业下行期、客户信心极度缺失的年代,这样的产品力量彻底爆发了,天津也彻底迎来“泰达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时至今日,泰达建设“天津一哥”的地位已经相当超然了。2023年年底开始,天津规模化启动城市更新,而据天津本土媒体统计,过去一年,天津在城市更新领域涉及到的11个住宅项目中,有9个都是“格调”。


而据艳姐所知,王仕林在泰达建设出任滨海片区总的那段时间,一个人就要管15个项目,但这还仅仅只是一个片区的量。

所以,今年泰达建设直接40多个项目齐上阵,似乎也不算多新奇了。

如今的时代,对于房企也好,地产人也罢,最核心的还是得有项目可做,项目多就是王道,项目多了、实力在线,企业才能向前发展、对人的需求自然也就大了。

所以才有了现在泰达建设呈现出来的企业发展和用人加码互相推动前进的状态。

不过艳姐注意到,虽然整个2024年泰达建设的全口径成交金额表现相当不错,但是细看其权益占比,却并不高,甚至可以说相当低,据克而瑞统计,117.4亿中只占了22.5亿,还不到20%。

这是因为泰达建设大多走的合作路线,甚至大多都是代建路线,大力通过轻资产模式来多元化地向市场输出更多的格调。

比如去年年底,天津国企北辰城发集团就将自己在8月拿到的地块交给了泰达建设代建,格调也由此首进天津北辰,在天津的布局再上一个新台阶。

简单来说,泰达建设核心还是依赖于自己牛逼的产品力和市场口碑,做高品质输出的同时,也以量取胜,牢牢抓住了代建的风口。

这两年,大部分房企和地产人都是处在一个相当迷茫的状态,不知道行业的前路在何方,但如今看来,类似泰达建设这样的极致产品主义+区域深耕型企业,似乎已经探出了一条明路。

但这条路线,说白了也是过去20多年坚持做好产品才闯出来的,对于其他房企来说,想要复制,或许还要先下定决心,从“无理由退房”开始做起。

回过头看去年3月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会长张连起以格调为模板,呼吁大家学习“无理由退房”的模式,认为这是:

引导房地产企业走向良性竞争的一剂良药。

或许也能以此解决行业所面临的“烂尾、劣质住房遍地跑、购房者又维权无果”的世纪难题。

而作为学习对象的格调早就打出了一个更响亮的口号:

要让“无理由退房”成为“无退房理由”。

主编:张艳

责编:Nanako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不为商业用途,如果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我们建立了“地产人言交流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