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我们也能证明,大逃杀现在的确更火一些,只不过“家里蹲”的想象并没有完全消失,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想象力后续的发展。我们先来看“家里蹲”,后续成为日本特有的“日常系”和“世界系”两大流派。
今天,日本文化产业中的“日常系”作品已经非常常见。在这些作品中,就算有大挑战,也不一定能带来人物的成长和环境的巨变,主角继承了碇真嗣的想法,他们不需要从更崇高的价值中获得肯定,而是逐渐认可自己,恢复“永无止境的日常”。比如获得戛纳电影奖的导演是枝裕和,就很擅长在作品中描绘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相处状态,他曾说过“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不在日常生活之外,而是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还有最近大火的日剧《重启人生》,类似的循环题材在欧美或者中国,都可能是主人公要干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相比之下,《重启人生》的重生只是为了拯救自己的日常。
日常系中还有一个极端,被称为“空气系”,比较著名的有《幸运星》和《轻音少女》。这个流派几乎放弃了讲故事,而只是叙述琐碎的日常,主角们可能有一个若有若无的目标,但并不需要真正付出努力,更多的篇幅用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不过,宇野常宽发现了空气系的矛盾点,那就是主角往往都是不会长大的“萌系”少女,生活在一个没有变化的封闭世界中,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日常的歌颂,实际上更像在满足男性“家里蹲”的幻想。这个幻想的乌托邦中,没有大叙事的威胁,少女之间纯粹而美好的关系解决了一切矛盾,而男性观众可以完全隐身,享受这个静止的美好世界。
另一种通过人际关系实现乌托邦的想象力,就是“世界系”,代表人物是拍出了《你的名字》《天气之子》等等作品的著名动画导演,新海诚。什么是世界系呢?引用一个定义,就是“主人公与恋爱对象之间微观感情下的人际关系(你和我),不以社会或中间项为中介,而直接与‘世界危机’或‘世界末日’之类存在论式宏大叙事相连接的想象力”。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两个人谈恋爱的过程,就能决定世界是否会走向末日。世界系还有一个隐藏设定,那就是女主角往往是“无条件接受主人公的超能力美少女”。他的用词看着很吓人,叫“母性敌托邦”,其实意思就是说,这些故事都是靠近似母亲一般包容一切的女性决定世界存亡和人物成长,而当男主面临困难时,总是需要女主角的牺牲和治愈才能有所成长。在这个视角下,世界系的主人公放弃了改变世界的希望,把决断权交给了女性,仿佛回到温暖的女性怀抱中,其他问题就可以一笔勾销,其实是掩耳盗铃,所以这样的世界不是乌托邦,而是乌托邦的反义词,敌托邦。
接着来看“大逃杀”的幸存系发展,它有两个趋势,一个是不断扩散,一个是不断反思。先说扩散,其实是孕育了大逃杀的社会模式先扩散了,大逃杀模式的移植才有了土壤。日本在二十一世纪〇〇年代所遭遇的社会问题,包括新自由主义改革带来的社会分化加剧、经济增长乏力、价值空虚等等,在全球化的时代扩散到了韩国和欧美等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比如在美国最成功的三个青少年小说系列,《饥饿游戏》《移动迷宫》《分歧者》,全部都含有大逃杀元素,也都是在2008年到2011年之间出版的。而在游戏领域,2013年美国游戏制作者开始开发大逃杀模式的射击游戏,到韩国“蓝洞”公司的2017年《绝地求生》上线,“大吉大利,晚上吃鸡”的胜利宣告席卷了全世界。2021年走红的韩剧《鱿鱼游戏》,剧本其实也是在2008年就开始构思的,只不过当时导演兼编剧黄东赫还不够出名,十多年后才获得来自网飞的投资。
面对时代的危机,幸存系也有反思。从《死亡笔记》就能看出,幸存系的作品很多都是既接受了大逃杀游戏的现状,又对如何结束大逃杀游戏有所探索。宇野常宽列举了几个重要的作品,比如著名日剧编剧宫藤官九郎的日剧《池袋西口公园》和《木更津猫眼》、木皿泉改编的日剧《野猪大改造》、漫画家吉永史的《西洋古董果子店》等等。这些作品,要么是把故事放在具体的中间共同体,也就是郊区中,要么就是在大逃杀的游戏中,决断主义者产生了具体的人群关系,找到了脱离大逃杀的出口。这里的郊区值得再展开说一说,它类似于城乡接合部,一方面开了很多大型商业中心,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并非真正的大都市市区的一部分。这样的郊区,失去了作为村落的历史联结和温暖的人情关系,同时又没有城市的物质繁荣,成为价值空虚的通勤地点。而以宫藤官九郎的“地名系列”为例,角色们就是在这个没有故事的地方创造自己的故事,打断他们重复的日常,在具体的社区中和有同样目标和爱好的人们产生连接,以此终结人与人的孤立和对立。
中国人类学者项飙的说法,也就是重建“附近”,这种附近可能是范围上的,也可能是关系上的。宇野常宽在书中常常提到的“后现代状况”,对应着项飙所说的“附近的消失”。用项飙的话说,就是“很多人对自己周边的世界没有那种要浸淫进去的形成一种叙述的愿望和能力。”人们只在乎周围的人和事物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便利,帮助自己在竞争中胜出,而不能建立起关系,在大逃杀中孤独地战斗着。
总结起来,可以说,日常系是满足观众逃避的心理,很难走得更深,而幸存系则呼应了人们不断战斗的现实,反而能帮助人们直面现实,思考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