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尔泰山,狼群的阴影尚未完全消散,哈熊又悄然登场,成为这片土地上新的威胁。



这里频繁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熊吃牛”事件。

这些哈熊不仅对牛羊发动猛烈的袭击,还时刻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安全。

如何将这两头“不速之客”请出村子,已然成为村子里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01

牛身上皮毛被一块块抓掉,内脏都被掏空吃了

阿尔泰山脚下,两只哈熊竟如幽灵般闯入这片宁静之地。它们偏爱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摸摸地对山上的牛马发动偷袭。

起初,大家都以为是狼的“杰作”,毕竟狼的袭击在这片土地上并不罕见。



但经验丰富的牧民却从中发现了端倪:狼的攻击往往直击要害,喉咙或屁股是它们的目标,而这些死去的牛马,喉咙完好无损,只是身上的皮毛被残忍地一块块抓掉,内脏也被无情掏空,场面惨不忍睹。

后来,有牧民声称看到一大一小两头哈熊在村子附近徘徊游荡,还有人在半夜时分,亲眼目睹两头熊正在自家房子附近大快朵颐一头牛。

至此,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惨遭毒手的牛羊,皆是这两头熊的“杰作”。

02

短短4个月,两头熊就吃掉了30多头牲畜

这两头熊愈发猖獗,频频“作案”,案发现场也逐渐从山上转移到村子周边。

就连村子附近卡子值班的牧民,也被吓得谈熊色变,坚决不愿再值夜班。他们满心恐惧,生怕熊在找不到食物时,将矛头指向自己。



据村里统计,短短4个月,这两头熊就吃掉了30多头牲畜。有的家庭甚至一次就被熊咬死6头牛。

为了安抚人心,村里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稳定大家的情绪,同时组织人手,试图用放鞭炮、敲盆子等方法驱赶这两头熊。

然而,这些努力都如同螳臂当车,两头熊依旧我行我素,频繁“光顾”村子。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许多牧民愤怒不已,强烈要求打死棕熊,以捍卫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在他们看来,哈熊虽是保护动物,但既然危害到了牧民的牛羊,就理应受到惩罚。

03

“熊害”高发期主要集中在5月至6月

大多数“熊害”事件集中发生在大青格里河流域,这里人迹罕至,森林茂密,宛如熊的天然乐园。



而“熊害”高发期主要集中在5月至6月,这个时候,恰好是牧民转场的季节,也是哈熊冬眠醒来后饥肠辘辘之时。

牧民在转场过程中,常常将牛、马和骆驼散放在树林中,无人看管。

而哈熊嗅觉灵敏,如同装上了精准的导航仪,一旦发现山林中有牛马的气息,便会循味而来,开启它们的“猎杀盛宴”。

04

哈熊的生存困境与反思

据新疆科考人员的调查资料显示,整个阿尔泰山森林地带,哈熊的种群数量并不多,仅有110至140头。

多年来,新疆熊的分布数量稀少,每1000平方公里低于两头,许多地区甚至已经多年不见熊的踪迹。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全面禁猎,哈熊的数量虽有所回升,但还远未达到“成害”的程度。

那么,为何会出现“熊害”呢?究其根源,是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采矿、森林砍伐等行为,不断侵蚀着哈熊的栖息地,使其生存空间日益缩小。

在这场人熊冲突中,我们或许应该反思:如何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找到与它们和谐共处的方式,还自然一片宁静与和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