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按照岛内规定是合法罢免连署日,就在蓝营还在犹豫不决时,绿营早已在春节前后台面下积极运作。
据绿营介绍,目前针对蓝营41位区域民代,已经有13位达成了第一阶段连署目标。而蓝营内部此时还在犹豫不决,尤其是朱立伦为首的蓝营核心层,始终未给出明确的指示,以至于蓝营上下早已人心惶惶。如今面临如此危险境地,朱立伦才醒过味来,急忙制定针对性反击措施,然而蓝营在大罢免上,早已被绿营拉开了距离。
其实对于大罢免,看上去绿营一直遮遮掩掩,赖清德与柯建铭一度唱起了双簧,甚至引发外界对绿营内讧的猜测。可如今看来一切都是绿营的障眼法,发动大罢免早已经是绿营共识,就在蓝营还在猜测对方意图,甚至抱着看笑话的心理时,实则绿营一直在按部就班推进相关工作。
他们的意图也很明确,就是在《选罢法》生效前积极推动大罢免,由此其行政和立法团队相互打掩护,通过复议等手段,致使新修订的《选罢法》最快也要6日才能处理生效。可见绿营就是在打一个时间差,只要在这之前送出连署书,那么就依然适用旧法,无需附加身份证复印件。绿营当局选举主管部门也出来背书,表示修正施行前向主管选举委员会提出的罢免案,仍适用修正前的规定。
此时的蓝、白等在野政党也只能谴责赖清德制造对立,发动罢免就是为了其政治利益,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多年来绿营被骂得还少吗,他们压根不在乎,人家只要实打实的利益。可见为了达成一阶段目标,早在2月1日罢免生效前,人家早已经在开始偷跑,以至于一进入2月就打了蓝营一个措手不及。
据岛内媒体报道,在绿营发动大罢免后,蓝营党部没有任何动作,民代们也是人人自危,除了谴责绿营他们什么也做不了。直到春节前蓝营才召开专题会议商讨应对措施,建立蓝营党部、县市、民代三个防卫层次,由蓝营党部牵头,县市长支援配合,民代从旁助攻,力求精准罢免的同时,针对绿营18位区域民代发起罢免行动。
春节期间终于看到蓝营的相关动作,包括台北市长蒋万安与徐巧芯合体,为对方声援呐喊;新北市长侯友宜也和洪孟凯联动,支持对方对抗罢免,此外像是台中市长卢秀燕也和江启臣同框,蓝营下属一些团体也开始针对性的对绿营民代启动连署,但相较之下无疑成绩要落后不少。
目前有希望过第一阶段连署的只有台北的吴思瑶与吴沛宜,针对苏贞昌之女苏巧慧的罢免才刚刚发动,而在高雄针对黄捷、许智杰的罢免也只能说勉强达到门槛。
而卢秀燕在接受访问时,竟然还夸张自己区域内的蓝绿民代都是好民代,针对大罢免还希望彼此都能放下先让民众过个好年,这足以彰显蓝营内部的态度,那就是完全没有足够的警惕心,而且对大罢免态度暧昧,更多还是考虑个人得失。
与之相对应的是,绿营早已横下一条心,针对蓝营民代罢免达成第一阶段目标已经达到13位,其中蓝营基本盘稳固的傅崐萁、李彦秀都位列其中,甚至徐巧芯、王鸿薇也处在危险之中,叶元之更是来到了悬崖边,绿营很快便要突破8484份连署书,远超门槛的2332份,有望直接达成二阶段罢免。
可见针对这场大罢免,蓝营始终处于被动局面,绿营则是上下配合,足以彰显绿营是铁了心要玩真的,蓝营却还在抱着侥幸认为对方不敢“当家闹事”。蓝营在发动支持者方面本就处于劣势,而民众党在此议题上一直态度暧昧,真到了关键时刻未必会站在蓝营一边,极有可能隔岸观火,届时压力都会来到蓝营一边。
而此次大罢免是蓝营输不起的一场仗,从小方面看直接影响朱立伦党主席连任,大方面或直接扭转2026岛内县市选举形势,甚至会助推赖清德寻求连任。这对蓝营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一旦被绿营在立法机构改变少数的形势,那么蓝营必将一败涂地。他们目前最大的危机莫过于,无论是核心层和泛蓝支持者,都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蓝营支持者在此议题上一向麻木,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再想挽回,已经回天乏术了,而蓝营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已经不是一两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