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立法机构院会去年三读修正“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连署加严版,台行政部门立即召开临时院会通过覆议案予以反制,而今天是法定期限最后一天,行政部门表示,一定会在今天正式送件,表达对此案重视。国民党“立委”许宇甄呼吁行政部门负责人卓荣泰,不要只想着政治斗争,应多思考治理良方,别让“AI内阁”变成“覆议内阁”,更不要让朝野和谐沦为政治口号。
台立法机构院会去年12月20日三读通过《选罢法》、《财划法》、《宪诉法》修正条文,其中《选罢法》赶在1月24日春节连假开始前急忙送达,行政部门立即召开临时院会通过覆议案,呈请领导人赖清德核可后,会在法定期间内移请立法机构覆议。
依据法规,台行政部门须在收到修正条文10天内送出覆议案,今天已是岛内法定期限最后一天。行政部门发言人李慧芝强调,“政院”一定会在法定期限正式送件,让外界知道“政院”对此案的重视。据了解,台行政部门将在送件后统一对外说明。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道,蓝委许宇甄表示,今天是《选罢法》法定覆议最后期限,行政部门要对《选罢法》提出覆议,注定会再次失败,呼吁卓荣泰“院长”,不要只想着政治斗争,应多思考治理良方,别让“AI内阁”变成“覆议内阁”,更不要让朝野和谐沦为政治口号,新的一年该有新的气象。
许宇甄指出,对民众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不是选罢法的覆议,而是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世界各地课征报复性关税。台湾2024年对美贸易出超达648亿美元,特朗普迟早会对台湾进行贸易战,行政部门应与立法机构朝野党团研商,审慎面对这场贸易大战,如何带台湾商贸找到出路,这才是当务之急。
事实上,以蓝白在当前台立法机构的席次优势,“政院”提覆议,在野党不会买单,但民进党可以藉在“立院”的挫败累积仇恨,当然表面上是要表现出来反对的态度。真正背后的目的是拖延时间跟凝聚“民气”,营造出“我们已经用尽合法手段,而对方却在违法”的印象。这些举动的最终目标当然是为罢免铺路,说白了还是为了选举跟政治。
在所谓“青鸟活动”的过程中,民进党希望是累积民怨,特别是来自于他们支持者的民怨,即使无法推翻结果,但因为罢免的门槛设计不合理。只要四分之一的选民支持,并且同意票大于反对票,就可以罢免成功。而罢免本身就是一种仇恨动员,所以累积仇恨是必要的。
罢免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让选民能够在选举后对不称职的民意代表进行监督和制衡。以前罢免的门槛太高,等于罢免权几乎是名存实亡。
然而,最后设计出这样的制度,却在实际运行中却被各方政党利用来进行政治斗争。因为台湾长期以来几乎可以说是两党制的格局,而大部分的选举几乎都是单一选区,也就是一个选区只选出一位民意代表,所以即使是落选方,也通常有30几%的得票率,只要仇恨动员成功,从落选方的30-40%中有25%愿意支持,并且赢过反对的票数,就会成功。
因此,罢免案的发起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宣传和动员,这些宣传和动员的核心在于激发选民的情绪,尤其是愤怒和不满情绪。罢免如今往往成为已政党之间的对抗工具,而非单纯的民主监督手段。
正是在此背景下,蓝白联手去年12月20日举手表决,三读修正通过《选举罢免法》部分条文修正案,增订连署加严条款,修正条文明定,将来罢免案提议人及连署人名册,应附身份证正反影本;冒用他人个资连署,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台币100万元以下罚金。
不过,国民党提出的罢免门槛需要高出得票数一票的修正版本,并未获得民众党的支持。即使已经过了冷冻协商期,目前仍无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