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少年商学院(ID: youthMBA ),作为领先的国际素质教育平台,少年商学院通过世界名校通识课帮助6-15岁孩子发现兴趣并树立目标。

寒假是孩子们放松和成长的好时机,除了完成作业和走亲戚拜年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如果让我只选一件,我会选择带孩子读人物传记的书,或者看人物传记的电影和纪录片。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们很容易感到迷茫和无力,甚至有些虚无。其实,人物传记这个题材对孩子成长的价值,一直被我们低估了。很多人并不知道该如何让孩子从人物传记中汲取营养和启发。

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一个是清单资源,我从200部人物传记电影和纪录片里精心挑选出了20部,这20部涵盖了20个不同的职业,从乔布斯到霍金,从铁娘子到拳王阿里,从剃头匠再到寿司之神,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领域,甚至不同的肤色,但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到了出类拔萃,经历了无数的磨难。这些故事,对孩子来说,是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美丽心灵》



语录:“我一直以来都坚信数字,不管是方程还是逻辑,它们都引导我们去思考。”

豆瓣评分:8.9

豆瓣网友评价:“顶尖科学家的世界已经足够神奇,何况他还有着伟大的爱情。这部电影不仅是纳什的精彩传记,更是对爱情的崇高礼赞。”——Lan~die

作为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美丽心灵》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纳什的经历为素材,讲述了一位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天才,在爱情与理智的帮助下,逐渐自愈的感人故事。


在纳什的中老年岁月里,真实与虚幻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幸运的是,他学会了用逻辑和强大的意志力去区分它们,这才有了所谓的“现世安稳”。


这部电影的最终落脚点依然是幸福,但这种幸福并非简单易得,而是一场真实与虚幻、理性与癫狂、平凡与成就、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博弈。

至于如何获得幸福、如何对待精神分裂症患者这类普世话题,唯一的答案就是爱的坚守。无论是初心不改、始终坚持研究的纳什,还是始终陪伴、永不放弃的妻子艾丽西亚,他们都完美诠释了“美丽心灵”的真正含义。


《成为沃伦·巴菲特》


语录:“做你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

豆瓣评分:8.6

豆瓣网友评价:“1. 这种人的一生就是认准了自己的特长,一直走下去。在专业和生活领域执著着。2. 伟大!3. 及时反省,承认错误。”


身价净值超过600亿美元,沃伦•巴菲特是真正的独一无二的亿万富翁。今年86岁的他,每天都开车去到办公室管理世界第五大上市公司。 本片用最真实的纪录手法,还原了这个坐拥巨量财富的人的日常工作、生活是怎样的,他的一举一动,他是怎样思考的……


除此之外,影片当中还有大量的投资原则,人生故事,比如,年轻时候的巴菲特不仅人缘很差,而且特别害怕当众说话,怕到会呕吐的份上,那么,他还是怎么克服的?

看了之后,你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成为亿万富翁的人都不是因为巧合——本片最有价值的,并不是巴菲特是一个多么成功的人,或者说赚了多少钱,而是他创造了什么生活,传递了什么价值观。


《就是这样》


语录:“生命的意义蕴藏在生命的每一个表达之中,它体现在形式和表现的无限延伸上,存在于一切创造之中。”

豆瓣评分:8.7

豆瓣网友评价:“这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广告片,在向人们播报:你们已经永远错过了一场最最出色的演唱会。”

迈克尔·杰克逊离经叛道,一生都处于不断的流言蜚语中,似乎很难相处、恃才傲物,但是正如他说过的一句话:“印刷成文不能代表它们就是真理。”


可真实的情况是——接触过杰克逊的每一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评价:“他平易近人,认真而谦虚。”在舞台上,杰克逊是绝对的主宰真正的王者,根本不需要有任何自谦,但他却以非常有礼貌的方式表达出来。

2009年6月25日,一代流行巨星遗憾陨落,原本计划在2009年夏天举行的名为“This is it”演唱会无法如期举行。此前,杰克逊已为此次演唱会进行了大量彩排工作,整个过程都被记录下来。本片通过这些片段,把舞台后他不为人知的一面重新展现出来。


《剃头匠》


语录“人不要想那么多事,想多了就生气,人活着就是个精气神。

豆瓣评分9.1(剧情片)

豆瓣网友评价:“每个人都是干干净净来到人世,也应该利利索索地离去。一把剪刀,一个世纪,剃头匠靖大爷让我们觉得老了有时候也是一件美好的事。”

本片由“北京最老剃头匠”靖奎老先生本人演出,他有着八十多年的剃头经历,经常给老主顾们上门剃头、和他们聊天,回家后拨弄着自己那座每天慢五分钟的老座钟。


这部片子讲述了一个老人恬淡而平凡的生活,反映了当今中国的变化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讲述了一个中国老人如何面对人生和死亡的故事。


《史蒂夫·乔布斯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语录:“有好的想法要坚持,不要被其他人观点的噪声掩盖你内心的声音。当你的想法站不住脚时,立即丢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坚持。”

豆瓣评分:8.0

豆瓣网友评价:“乔布斯是最厉害的媒人,他没有发明任何东西,只是深刻挖掘了科技蕴含的人性潜能,并对接了普通人最直接的需求。他的思想总是那么简洁和有用。”

乔布斯曾经一直不太愿意和媒体打交道,总是保持着一种低调而神秘的姿态。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却真情流露地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因为我不总是能陪在他们身边。我希望他们能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做,理解我曾经做过的那些事。”

这部电影是由美国探索频道出品的,它生动地讲述了乔布斯跌宕起伏的一生。从他最初推出Macintosh电脑,到带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大放异彩,再到如今打造出了令人瞩目的苹果帝国……这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成就,不仅改变了科技行业,也深刻地影响了无数人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方式。


影片展现了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如何在科技圈掀起巨浪,甚至波及到整个世界,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位伟大人物的影响力和他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霍金传》


语录:“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这不取决于天赋,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

豆瓣评分:8.6

豆瓣网友评价:“作为一位被作文引用了无数遍的科学家,他在影像中的人生历程比书本上再多的溢美之词都要来得真实。”

斯蒂芬·霍金是继爱因斯坦后又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在他生命的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面临着死亡威胁。虽然走在死亡的边界,却成了传奇的“宇宙之王”。


21岁,是霍金人生的分水岭,他被诊断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被医生预言只能活两年的他,却一口气活到了76岁,成为这样病史中,极为罕见的医学特例。

在与病魔斗争的同时,他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和风趣幽默的人生态度,坚持创新研究——提出霍金辐射,证明了宇宙大爆炸奇点的合理性;发展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建立了黑洞辐射模型。哪怕你是个物理学渣,看不懂霍金的深奥理论,但依然能被他那份对生命、对学术的坚持所感动和鼓舞。


“如果生活没有意思,那才是悲剧。”正如霍金所言,他将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一部精彩的喜剧电影。霍金在伽利略的忌日降世,又在爱因斯坦诞辰日离世,他的一生,像极了戏剧化的电影情节。


霍金在《生活大爆炸》剧照

在生活中,他不仅是光芒四射的学术明星,还是一个拥有多面人生的精神榜样。他从未讨伐过任何一个恶搞他的影视作品,甚至还出演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电视剧和电影,比如《生活大爆炸》、《星际迷航》等等。也正是因为霍金的这份豁达,我们和科学之间的距离,才一次次被拉近。


《42号传奇》


语录:“我相信人类。我相信人心的温暖。我相信人性的正直。”

豆瓣评分:7.9

豆瓣网友评价:“感染力很强,很出色的运动题材影片,这是一个运动,种族,国家的传奇故事。”

该片根据黑人棒球员杰基·罗宾逊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史上第一位黑人球员在球场上忍受着种族歧视的压力,用行动证明自己能力的励志故事。


1947年,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被白人垄断,种族界限森严。布鲁克林道奇队老板布兰奇·瑞基独具慧眼,签下黑人球员杰基·罗宾逊,决心打破这一不公平现状。杰基深知前路艰难,但他背负着整个黑人族群的期望,踏入了白人主导的棒球世界。

起初,杰基在球队遭遇各方刁难与排挤。队友抵触与黑人并肩作战,对手球队用恶毒言语攻击,看台上观众也时常发出辱骂。他还收到死亡威胁,出行需小心翼翼,家人也备受困扰。但杰基没有被打倒,凭借卓越球技和顽强毅力,在赛场上一次次证明自己,逐渐赢得一些队友的认可与尊重。


在一场关键比赛中,杰基代表布鲁克林道奇队登场,现场气氛紧张。白人观众发出嘘声,队友们虽支持却也因舆论压力而忐忑。杰基站在击球区,面对投手投出的球,挥动球棒打出一记漂亮的本垒打。这一刻,球场从安静瞬间转为雷鸣般的欢呼声,队友们冲上前迎接,白人队友眼中的敬佩取代了犹疑,一些原本敌视的观众也为他鼓掌。最终,他带领球队走向胜利,成功打破棒球界的肤色藩篱。


《模仿游戏》


语录:“有时候,正是那些意想不到之人,成就了无人能成之事。”

豆瓣评分:8.5

豆瓣网友评价:“三线叙事,天才悲歌。有爆点、有突破、有小家、有大爱。”

编剧摩尔是图灵的超级粉丝,他特别想把一个真实的图灵展现给大家。不过,电影只有110分钟,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没办法把一个人的一生都拍出来。所以,他只挑了三个重要的片段:破解密码、少年图灵的故事,还有他因为性取向身份而遭受的磨难。


这部电影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其实并不是它还原了多少历史,而是它把图灵当成了一个“人”来刻画。他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被神化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他渴望被爱,也渴望被理解,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


那么,拥有了这些人物传记清单后,我们该如何让孩子真正读懂、读透人物传记,让这些故事成为他们精神的一部分呢?这里有四个关键词,我给大家写下来。

以乔布斯为例,这四个关键词分别是:目标感、抗挫能力、知识和技能、匠人精神。

首先,读完《乔布斯传》或者看完乔布斯的纪录片,可以让孩子回答:

第一个问题:乔布斯是什么时候有了改变世界的梦想的?这个问题能帮助孩子理解一个人的目标感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个问题是:乔布斯最难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很多人会想到1985年,乔布斯被自己一手创办的苹果公司董事会扫地出门。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思考从1985年到1997年这12年里,他是如何起死回生、完成翻盘的。这个问题能让孩子明白抗挫能力的重要性。

第三个问题是:成为乔布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或者,你从乔布斯身上看到了哪些值得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有人会说他是一个哲学家,也有人会说他是一个设计天才。这个问题能让孩子明白,成功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一个是匠人精神:乔布斯对苹果产品的精益求精,是他的成功秘诀之一。让孩子思考这个问题,能让他们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这种专注和追求极致的精神。

所以,你可以让孩子针对每一个人物传记的书或者电影纪录片,分别回答这四个问题,写上一句或者一段话。或者,你可以用我推荐的工具,比如Notion或者Get笔记,让孩子把想法说出来,系统会自动整理成一篇文章,标题清晰,段落分明,这就是一份原创的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孩子们在这个寒假里,不仅放松身心,还能从人物传记中汲取力量,找到自己的方向。

-每日教育新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