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凯旋


四川省成都市城厢古城的城厢会客馆俯瞰。白桂斌摄(人民视觉)


城厢古城小南街举行开街活动。白桂斌摄(人民视觉)

步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千年古城——城厢,一座“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的现代地标为古城点亮了“科幻梦”。

产业园内,人机对战体验项目入口排起长队。“终于体验到5G—A网络、XR(扩展现实)大空间对战的游戏场景,游戏中的震动和风感让我非常享受。”游戏爱好者张琳说。在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结合人机交互、大数据云算法和AI技术,打造出一个个沉浸式的数字体验空间。

近年来,青白江区在元宇宙赛道先手布局,引入元宇宙企业,以穿越千年的时间线,实现宝墩、三星堆巴蜀文化的数字转化、场景塑造和沉浸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城厢古城一栋栋旧工业厂房在元宇宙的赋能下重获新生,摇身变为具备主题乐园、元宇宙体验会展中心等数十个子项目的产业生态圈。

这座数字文旅产业园的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四川省钢锉厂,因为三线建设迁入,直至2008年底停产。原本1号厂房屋顶梁柱设计为全钢结构形式,由于当时国内钢材紧缺,四川工匠因地制宜改用全国少有的“钢+木”的结构建造。厂房留存下往昔的工业建筑风格,也反映着中国企业的创造力。在元宇宙项目建设过程中,青白江区对厂房结构进行完整保留。

61岁的李瑞奎是土生土长的“老城厢”,他认为旧厂房变身数字科幻游乐产业综合体,是另一种意义的回归。“不仅厂子有了‘数字生命’,古城的街巷也得到修缮保护,跟我们重新见面了。”李瑞奎说。

数字文旅产业园是城厢古城城市更新的缩影。城厢古城始于两汉、兴于宋元、盛于明清,东西南北4条主街、32条巷子、108座人文院落,构成了状如“龟背”的古城架构,被称为“活着的历史博物馆”、老成都的“活沙盘”。

2019年,青白江区启动城厢天府文化古城项目。以文化遗产为载体,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打造出“风华绣川”等6个主题片区,将历史文脉以多样风格呈现。

在古城更新过程中,青白江区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相关要求对古城6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性修缮,建立“设计初审+专家评审+行业审批+过程监管+质量验收”的全流程全周期管理机制,并邀请各级文保专家成立专家组、智囊团做好文物修缮质量技术把控,保障文物安全。

同时,青白江区着力做好文化传承,挖掘提炼县治文化、书院文化等特色历史文化以及板凳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文化展示、文化再现等,创编演话剧《大宋御史·赵抃》等文艺精品,开展节日活动。同时,青白江区以文化遗产为载体,打造出元宇宙主题乐园、“丝路瓦舍”沉浸式演绎等文旅新场景新业态。

古城新装迎宾客,凝聚文旅吸引力。“古县治国学文化研学旅游”“宋风国韵沉浸式主题消费场景”……契合古城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与打卡点带来文化盛宴。“游客体验漆扇制作、文物拓印,爱上了古代书院里的那股‘书卷气’。”绣川书院山长陈岩说。

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工业记忆的城厢古城,科技与文化在此热烈共鸣着,如今青春正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2日 06 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