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一男子靠养鹅发家致富,凭借着一手独特的养鹅方法,一只鹅他就能净赚45元。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将这种养殖方法传授给了200多位农户,还在当地成立了养鹅合作社,成功地打造出了一条养鹅的产业链,带着大家伙一起挣到了钱,到了2020年他的年收入更是高达2000万元,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天的主人公名叫宋学雷,江西省永丰县人,从2003年开始,他就在村里大规模养起了鹅,想要凭借着养鹅走上致富的道路。
他养的鹅是三花鹅,这种鹅长得快、出肉率高,一般品种的鹅吃3.3斤左右的饲料才会长一斤肉,而三花鹅只需要吃3斤饲料就能长一斤肉,养殖效益比一般的鹅要高,可养鹅没多久,他就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养鹅必须要用到池塘,但他池塘里的水质却越来越差,因为水质差的原因,导致他养的鹅出现了生病的情况,他必须要想到一个办法改善池塘的水质,很快他就找到了个办法。
在江西省永丰县,农户们一般都会在10月份完成水稻的收割工作,而收割完水稻后田地就会闲置,直到来年的3月份田地才会使用,于是他便打算将鹅放养在冬闲田。
此时的冬闲田里生长了很多野草,这些草能够当作鹅的食物,这样一只鹅一个冬天就可以省下15元左右的饲料费用,而在当地可以利用冬闲田养殖两批鹅。
趁着鹅在冬闲田期间,宋学雷把池塘的水全部抽干,撒上了石灰粉,彻底地给池塘进行消毒,之后他还在池塘里养殖了大头鱼,而大头鱼不光能够净化水质,还能让他再收获一份财富。
到了2004年,他通过养鹅一年就赚到了35万元,而接下来他又干了一件大事,直接让他的财富翻了好几倍。
原来,许多农户看到他通过养鹅赚到了钱,都纷纷过来取经,而宋学雷很乐意将自己的养鹅经验分享给他人,于是他牵头成立了合作社。
他给大家分发了鹅苗,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且承诺鹅长大之后他会统一回收,只要有农户找他咨询养鹅的问题,他都会耐心地一一解答,而大家也都被他的责任感所折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都纷纷加入到他的养鹅队伍中来。
之后他又迅速扩大养殖规模,到了2008年合作社一共卖出去了30万只鹅,眼见如此宋学雷非常开心,他很看好养鹅产业,于是再次决定放手一搏。
到了2018年,合作社的养鹅数量增加到了140万只,他的养鹅事业做的是红红火火,可是好景不长,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就在他打算将这140万只鹅拉到外地卖掉时,当地的活禽运输却受到了限制,这让他头疼不已,他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解除限制。
之前,宋学雷都是将鹅卖给外地的经销商,可如今鹅卖不出去了,宋学雷和农户的鹅也只能压在手中。
为了实现之前对农户统一回收的承诺,他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他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既然自己的鹅不能卖到外地市场,那就从本地市场打开一个突破口。
于是,他找到了一家小型的屠宰场,开始对鹅进行了屠宰加工,之后他把鹅卖给了一家做风干鹅的厂家,然而没过多久买鹅的厂家就找上了门,称他的鹅质量有问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宋学雷加工的鹅有钉毛,钉毛让风干鹅的价格每一只都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于是买鹅的厂家便找上了门,而钉毛是鹅在生长70多天左右生长出来的新毛,根本拔不掉。
宋学雷这才意识到自己对鹅的屠宰一窍不通,他觉得专业的事还是要由专业的人来做,于是他找到了当地一位经验丰富的加工高手黄启爱,两人一起洽谈了合作,之后他们在永丰县当地建造了一个屠宰加工厂。
为了解决钉毛的问题,两人实验了无数次,最终发现生长70天到72天的鹅最适合屠宰,低于70天的鹅达不到出栏标准,高于72天的鹅则开始长钉毛。
两人把加工之后的鹅进行了等级划分,表皮光滑的鹅当做一等品售卖给高端餐饮店,一斤能够卖到11.7元,二等品能够卖到10.5元,四等品一斤可以卖到7元。
宋学雷还把鹅的各个部分分开卖,鹅胗、鹅翅膀、鹅爪、鹅毛都能够赚钱,平均下来能够比活鹅多卖出10元。
屠宰场一年的加工量可以达到100多万只,宋学雷也成功打造出了全产业链,跟着宋学雷一起养鹅的农户达到了200多户,屠宰场还为当地百姓提供了100多个工作岗位,2020年他的年收入更是高达2000万元。
那么,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