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过年啦,孩子们早就眼巴巴盼着收压岁钱红包了。

不过,不知道家长们发现了没有,很多时候,并不是给的压岁钱少了,孩子就不开心,也不是给的压岁钱多了,孩子就开心。这里面门道还挺多,你知道怎么发才能让孩子最开心吗?


过年,给娃多少压岁钱合适?200、1000?都不对

说起给压岁钱这件事,大多数人都认为,只要给孩子的钱多,那么孩子就会开心。

但事实上,很多人却并不知道什么算是“钱多”,因为没有一家人能够无限多给孩子压岁钱,所以终归要有个金额。所以,我们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的。

有人说,比之前给的钱多就行。那么,真是这样吗?

还记得有一位小学生就在网上抱怨过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在过年的时候,给自己的压岁钱太少了。

这个孩子的家庭背景还是很不错的,父亲是一名企业高管,母亲是做生意的,家里的经济条件算是中上等级别,家里吃的、喝的,都是高品质的东西,价格自然要高一些。

不过,即便是家里“金碧辉煌”,吃的是“山珍海味”,但是他们给孩子的压岁钱却不多。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只给了孩子20元的压岁钱。


由于当时孩子年龄小,对于金钱的认知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拿到压岁钱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

小手紧紧攥着红包,兴奋地蹦蹦跳跳,心里满是欢喜,感觉自己拥有了全世界一样。

不过,当孩子拿着压岁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他原本欢快的笑容慢慢消失,眼神里透露出失落与沮丧。

为啥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因为小朋友们的压岁钱,最低都有100元,高的甚至达到了2000元,这让这个孩子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

之后,孩子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压岁钱太少的事。于是,父母在第二年,给孩子涨了压岁钱,给了孩子50元钱。

涨了压岁钱之后的孩子开心吗?自然是不开心的,因为他同样是小伙伴们中最少的。

所以,并不是说比上一年多就是给的多,如果达不到一个大众的标准,孩子还是可能不会开心。


比如这位小学生遇到的情况,最起码父母应该给孩子100元,这样孩子和其他小伙伴齐平,就算他们和其他人比是最低,但孩子就不会那么自卑。

因为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样,都只有100元红包,孩子就不会认为自己的红包少,而会认为其他人的红包多,心理健康就更容易得到保持。

当然,现在人们给孩子的红包,一般都是200元,有些家境好的,也会给1000元。

有些人说,给孩子1000元孩子肯定很开心,因为这个红包级别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不过大家可能没有想到,1000元红包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可能有点高了,这就会导致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压岁钱的发放影响到了家庭的经济平衡。

第二种就是过了年之后,家长将孩子的红包“没收”。

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很好。


那么,这时候有人说了,那就给孩子200元,这个金额是“大众金额”,钱不多,也不少,对一般家庭的经济平衡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确实,给200元数字吉利,是大多数家庭都能够承受的金额,并且也不算少。

这样的金额虽说不会给孩子带来自卑,但也不会带来多大的快乐,因为这个金额非常平淡普通。

那么,到底给孩子多少钱红包,才能够既不影响家庭经济平衡,又能够让孩子很开心呢?

其实,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并不是金额多少能够决定的,因为很多孩子对于钱的认知并不强,金额对孩子的情感冲击反而就淡了,孩子们比较在意的,就是给红包的方式了。

那么,用哪些方式给孩子发红包,孩子幸福感更强呢?


蛇年,压岁钱这样给,孩子更开心!

✔游戏的方式

孩子对于游戏的兴趣是很大的,如果采用游戏的方式给孩子压岁钱,那么孩子将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比如说有位网友就分享了自己给孩子红包的方式,那就是“抓阄”。

即在一些纸条上写上不同的金额,然后在另一些纸条上写上一些“功能”。

比如说“再来一次”等,然后将这些纸条都折起来,然后让孩子通过别的方式来赢得“抓阄次数”,比如“剪刀石头布”。

当孩子通过“剪刀石头布”赢得了对应的抓阄次数之后,便可以开始抓阄了,抓到的金额,便是压岁钱红包的金额。

而当孩子抓到“功能”纸条之后,便按照纸条上的内容来履行。

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压岁钱之后,往往就会表现得非常开心、快乐,幸福感爆棚。


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游戏来发压岁钱,比如飞行棋、对对碰、猜谜语等等,只要能够调动起孩子的兴趣,那么都是可以使用的方式。

不过,在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金额的范围,以免超出预算太多,并且还要确保孩子拿到的压岁钱不会过于少,这样孩子便不会产生负面情绪了。

✔回报的方式

有一种培养孩子的绝佳方式,能极大激发他们的内驱力,让孩子收获满满的荣誉感与成就感,那就是精准回应孩子的 “付出”。

所谓 “付出”,是孩子成长路上一个个闪耀的足迹。


孩子在考试中斩获满分,考前挑灯夜战、逐字逐句复习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主动帮忙做家务,挽起袖子认真扫地,把碗碟洗得干干净净,小小的身影满是担当;

遇见长辈甜甜问好,和小伙伴玩耍时懂得分享,礼貌行为尽显修养;

做作业不再需要家长督促,书桌前专注学习,自律模样令人欣慰。这些积极的成长点滴,都值得被看见。

我们可以先设定压岁钱的总额范围,再细化每项 “付出” 的奖励金额。

比如考满分奖励 [X] 元,做一次家务 [X] 元,一周礼貌待人 [X] 元 ,连续三天自觉写作业 [X] 元,汇总得出压岁钱。

不过要特别注意,奖励得和 “成长” 挂钩,而非固化行为。


像孩子新养成每天阅读半小时的习惯,值得奖励;但已养成的习惯,持续奖励就可能适得其反。

因为一直靠物质维持行为,一旦奖励减少或取消,孩子行为易反弹,这就是 “阿伦森效应”。

结语

春节给孩子红包,不妨换种思路。别再千篇一律地直接递红包,试试用孩子更感兴趣、更喜欢的方式来发。

比如上文提到的几种方式,能让孩子收获加倍的快乐,比起红包里具体的金额,他们更享受这份特别的惊喜,你觉得呢?

【互动话题】:你过年的时候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给孩子发红包的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