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金华国际陆港枢纽专项规划(2024—2035)(草案)
《2025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聚力建设国际陆港枢纽,在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上增创优势
建强主枢纽。编制国际陆港枢纽专项规划。围绕“集结、集散、集聚、集成”要求加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完善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机制,加大“班列+跨境电商”“班列+产业”“班列+商贸”融合力度,拓面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应用,拓展国内干支网和口岸、国外“海外仓+分拨中心+集散中心”运行布局,力争开行中欧班列3000列。推进陆港重大项目建设,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推动杨梅塘铁路货运中心创建国家铁路一级物流基地、雅畈编组站建成华东最大编组站,苏溪集装箱办理站建成投用。提升义甬舟、金丽温开放通道双向辐射能力,建成金义“第六港区”箱管中心,探索常态化运行全国首条海铁联运双高箱专线,海铁联运发运量达40万标箱。加快金丽温高速改扩建、合温高速桐浦义段等项目前期,拓展从温州港出海通道。完成综合交通投资370亿元以上,加快金建铁路、建武高速婺城段、甬金衢上高速金华城区段、钱塘江金华段和金华江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建设,建成华东国际联运港智慧物流园、兰溪铁公水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开工义龙庆高速及永康联络线、义乌机场适应性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金义国际机场前期工作。
构建临港产业圈。围绕“港产城贸数”一体化推动重大临港产业平台规划扩容。做强“物流核心圈”,加快推进顺丰丰泰浙中供应链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创新“枢纽对枢纽”“长三角与珠三角联动”高铁快运模式,快递业务量保持全国首位。做强“商贸服务圈”,依托中铝有色金属产业园、尖峰塑料粒子期货交割仓等平台,发展大宗商品贸易,联动数字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支撑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做强“临港制造圈”,加快正泰氢能装备产业园、宁德时代储能等项目落地,培育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特色产业,临港制造业产值增长10%以上。
培育外贸新动能。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力争进出口总额突破9200亿元,其中出口总额突破8000亿元、占全国份额稳定在3%以上。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推动“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发展,力争实现跨境电商出口交易额1100亿元。推动“影视出海”,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突破230亿元。探索发展新型易货贸易。推动双综保区协同发展,创新发展“保税+”业态,进出口总额超1000亿元。开展“金华品牌丝路行”活动,支持重点境外展会100场以上。实施外贸龙头培育计划,精准服务企业有序合规“走出去”,新增外贸主体2000家以上。
提升开放合作影响力。实施对非合作三年行动,办好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中非智库论坛等活动,加快建设世界侨商中心、义乌中非大厦、中非(金华)农业科创园,谋划建设“一带一路”中非经贸与文化合作示范区,校地合作共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区域国别学世界一流学科,缔结非洲国家友城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对非贸易额突破1300亿元、增长10%以上,持续打造对非合作“金华模式”金名片。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做好“侨助开放”“融通港澳”等文章,擦亮“一带一路·金枢纽”传播品牌。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办好第四届金华发展大会。
以上信息摘自:《2025年金华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