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即正月初五,按传统习俗是“破五节”,在旧时民间这天有“赶五穷”和“迎财神”等重要习俗。
并且,这天的禁忌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忌出门、忌吵架骂人、忌动土、忌借东西、忌哭哭啼啼、忌打碎物品、忌说不吉利的话、忌不打扫卫生、忌睡懒觉、忌倒污水、忌不吃饺子、忌串门等。
大年初五为啥叫“破五”呢?
大年初五之所以叫“破五”,是因为,到了大年初五这天之前,有诸多规矩禁忌,过了初五这些就可破除,生活恢复正常了。
大年初五,恭迎财神爷,老辈人提醒:1要赶,2要吃,3要迎,财神眷顾发发发!
1要赶:赶五穷
什么是“五穷”呢?是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在我国旧时民间每年的大年初五这天都会进行“赶五穷”的活动,即人们黎明即起,采用放鞭炮,打扫卫生等方式赶走五穷,祈求新的一年远离穷困,生活富足。
在旧时,人们会在这天放“二踢脚”(两响)称“崩穷”,寓意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有些地方的人们,还会在大年初五这天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2要吃:吃饺子
在旧时,大年初五这天还有吃饺子的习俗。
一方面,饺子外形形如元宝,这天吃饺子象征着招财进宝,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一方面,大年初五这天吃的饺子寓意“捏小人嘴”,没有人敢在你背后说你坏话,嚼你的舌根儿了,免除小人的谗言之祸。
3要迎:迎财神
大年初五这天有一盒重要的习俗就是“迎财神”,不论是商家还普通百姓,都要在这天恭迎财神的到来。人们希望通过虔诚的祭拜,能够求得财运,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发家致富。
大年初五这天主要迎的是五路财神,即东西南北中五路财神,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那么,“五路财神”都有谁呢?
相传,这五路财神分别是指武财神赵公明、关羽(忠义护财),文财神比干(公正无私)、范蠡(经商智慧)、李诡祖(福禄寿喜),偏财神刘海蟾(撒钱济贫,象征意外之财)。 其中,武财神赵公明是人们最为敬拜供奉的,因为,他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纳、招财使者、利市仙官等4个小财神供其调遣。
在旧时民间,大年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早早起床,准备丰盛的祭品,燃香放鞭炮,迎接财神的到来,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财运亨通,财源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