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2月1日(大年初三、初四),CCTV-1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2025年非遗晚会》(上、下两集)陪您一起非遗过大年。(央视频、央视网同步直播)



2025年农历乙巳蛇年,也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首年。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新春特别节目《2025年非遗晚会》在河北省雄安新区录制,全国近千名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跟观众朋友们一起“非遗过大年”,通过300余项精彩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展现非遗的传承活力与无限魅力。其中,广西的刘三姐歌谣、壮族天琴艺术、侗族大歌、多声部民歌(壮族三声部民歌)入选。


晚会还延续《非遗里的中国》“非遗街区”观念,依据城市特色与非遗要素搭建各地非遗市集,把各地的非遗年货大全搬到荧屏上。同时,有的非遗市集设立非遗技艺手工艺品制作体验区域,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互动,有的市集设置美食摊位,在热气腾腾、喜气洋洋的非遗街区里,在传承中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共赏五湖四海的年俗盛景。

★非遗市集中的广西非遗:

竹编(毛南族竹花帽编织技艺)
瑶族长鼓舞
京族独弦琴艺术
刘三姐歌谣
桂林漆器制作技艺
骨角雕(合浦角雕)
贝雕(北海贝雕)
南宫珍珠贝雕
南珠传统养殖技艺
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
壮锦(壮族织锦技艺)
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
灵山大粽制作技艺
米粉制作技艺(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
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
茶俗(瑶族油茶习俗)
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
南宁年糕制作技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