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三周年。三年来,冬奥会的影响持续辐射,那些曾投身于冬奥工作的人们,也在各自的领域续写着与冰雪运动相关的精彩故事。
何旭,曾是冬奥赛时在高山滑雪场馆体育业务领域工作的一员,如今的他是区政数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何旭不仅多次参与冰雪赛事的服务保障,冬奥对他的影响更是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首保障冬奥的那段经历,何旭始终觉得,那是他职业生涯中一抹亮丽的色彩,令他终身难忘。“赛事举办期间,高山滑雪项目筹备复杂,对场地、设备、人员安排等各方面要求极高,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运动员的安全和比赛的公平公正。从赛道的准备、人员的安排、竞赛流程的反复演练,大家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何旭说,“因为高山滑雪项目受天气影响较大,记得有一次涉及竞赛日程调整,我在赛时主要负责赛事信息的沟通联络工作,于是从当天5:30抵达场馆开始,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要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变化和赛事延迟开始、中断、恢复等重要的信息更新。最终,在与冬奥工作人员以及国内技术官员们的通力配合下,我们抓住了几个风力减小的窗口期,争分夺秒地完成了当天的赛事。那种在极短时间内的高压力,神经时刻紧绷,甚至达到了忘我的感觉,让我至今难忘。”
何旭在冬奥会期间积累了大量高山滑雪赛事组织的经验,在冬奥会后参与了2023—2024年延庆区一系列的冰雪赛事服务保障工作。在他看来,这些赛事的共通点在于对赛事专业性和安全性的追求是一致的。“每一场赛事,我们都要严格遵循国际雪联的赛事规则,从赛道的准备、运动员报名、食宿交通,再到获得最终成绩顺利完成颁奖仪式,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不确定性,要随时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涉及协调的事项很多,但任何一项都不能出现纰漏。”
从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至今,何旭见证了,延庆高山滑雪赛事的举办能力和水平上的全方位提升。“后冬奥时期,从一场场2023-2024赛季延庆区系列冰雪赛事的服务保障中,我看到了延庆后冬奥时代在硬件设施方面,雪场建设和维护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赛事组织团队专业素养的大幅提高。通过参与国际赛事,我们学习到了专业的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在赛事流程优化、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谈及现在政数局的工作,何旭表示,看似和高山滑雪赛事关联不大,但实际上道理是相通的。冬奥会以运动员为核心,在政务服务中则以群众为中心。“冬奥会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政数局,我们经常要处理一些跨部门、综合性的工作任务,这就需要和不同科室甚至不同单位的同事密切配合。而在服务保障冬奥会时,那种追求极致、注重细节的工作态度,也被我带到了现在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以这样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确保在面对群众时,能为他们提供更快捷贴心的服务。”
何旭的经历是众多冬奥参与者的缩影,他们将冬奥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为冰雪运动的持续发展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力量。相信在他们的推动下,延庆后冬奥时代的冰雪篇章也将书写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