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万万没想到。
镜头里,她穿着素雅的衣裳,默默地折梅酿酒,采薇烹鲜。
一种远离喧嚣的静谧生活,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也是李子柒曾经视频里,最常出现的画面。
李子柒作为一个网红,能够作为央视春晚的第一个镜头出现。
她到底凭什么?
01
苦中作乐的女孩
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也看不懂她的独特。
李子柒,1990年生,早年父母离异。
父亲再婚,继母对她不好,后来父亲去世,她就相当于是无家可归了。
后来是爷爷奶奶将她带回了家。
爷爷很会做农活,还会编竹子。
或许李子柒后来的一手好厨艺,是遗传的爷爷。
李子柒才十几岁的时候,就什么都做过:农活,木工。
也很会做菜,有时候村里有红白喜事,她也能掌厨。
原本,有爷爷在,李子柒的童年,还是算有家的。
可是不出意外,意外要发生了。
爷爷突然去世了,此时的李子柒才五年级。
从此以后,就剩她和奶奶相依为命了。
生活所迫,14岁的李子柒就开始了打工漂泊的生活。
她做过服务员,一个月工资才300元。
她学音乐,在酒吧打过碟。
可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生活并没有善待她。
晚上没地方住的时候,她睡过公园的椅子
晚上没有地方住,就睡在公园椅子上。
买不起吃的,她啃过两个月的馒头。
命运齿轮发生在2012年,李子柒22岁。
因为奶奶生病了,李子柒选择了回到家乡,照顾养自己大的奶奶。
如何能在农村里,才能保持赚钱呢?
李子柒选择了开淘宝店。
2015年,25岁的李子柒为了宣传自己的淘宝店,便开始制作短视频。
李子柒从自己擅长的入手:乡村古风美食视频。
结果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
拍视频的第二年,她的作品就大爆了。
特别是《兰州拉面》那一期简直是空前绝后的火爆。
5000万的播放量,60万的点赞。
这一发,便不可收拾。
投资来了,广告来了,国内国外的粉丝量也都起来了。
截至2023年底,全网粉丝超过9000万。
虽然此时的她,已经停更了三年,
直到前不久,李子柒才正式回归,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我回来」的视频。
依旧是火爆全网。
直到这次春晚,央视竟然给了她整个春晚第一个人物特写镜头。
8年时间,李子柒将一张烂牌,打出了货真价实的王炸。
02
抱负远大,一生只做一件事
有梦想,才能实现。
很多人拍视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赚钱。
可是李子柒不一样。
她的定位,从始自终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作。
专注只做一件事的匠工精神,是特别难得的一件事。
这就是为什么想靠短视频改命的人那么多,却只有李子柒火到了春晚。
李子柒定位明确,做事专注,执着。
很少有人愿意花4个月只拍一个镜头,为拍一个植物的成长过程,她会拍一整个春夏秋冬。
她的视频,几乎没有一句台词,并且视频都非常的长。
可就是有能让人一直看下去的吸引力。
她的视频画面,是那样地高清、有质感、舒适。
这是完全区别于农村的脏乱差的。
并且, 那些传统的手艺和文化,都被李子柒一一的被挖掘出来。
成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她自己做秋千,她种花种菜,她亲自制作活字印刷、蜀绣、漆艺。
她让我们一次次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
她还让我们看见了四季变化的微妙。
一整个四季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可是在李子柒的视频里,他们变得那么的灵动。
春天采摘桃花,夏天采摘莲藕,秋天制作桂花酒,冬天制作腊味。
李子柒仿佛给我们重写上了一节四季变幻的语文课。
03
文化的力量,跨越国界
李子柒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国界。
截至2023年,她在海外的粉丝已达746万,每个视频的播放量也常常超过500万。
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美食、手工手艺、农耕文化,从传统菜到传统糕点,从木工雕刻到刺绣,从造纸术到漆艺。
她曾在海外掀起了一股“李子柒热”。
在东南亚、欧美等地区,李子柒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
她以自己的方式,打破了文化和语言的壁垒,把中国的美与传统带到全球,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认可和热爱。
李子柒对中国文化的输出,做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如果简单的评价李子柒是网红,是过于肤浅和片面的。
说她是我们的中国文化使者,都是毫不为过的。
04、写在最后
李子柒说:“没有什么比自己更值得依靠。”
她从一个家庭破碎的普通女孩,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坚持,改变了命运。
从孤单的乡村到世界舞台,她没有依赖别人,靠的是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一股永不放弃的劲头。
李子柒告诉我们:
每个女孩,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心中有光,世界终会为你让路。
作者:希公子
首发:公众号希公子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