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木版年画
色彩斑斓的千年传承
刘 莉
绵竹木版年画的起源
你知道吗?绵竹木版年画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鼎盛!据《续编绵竹县志》记载,早在明代,绵竹年画就已经在四川泸州和陕西蒲城地区广为流传,成为人们庆祝节日的重要装饰。北宋御史赵卞(公元1008年一公元1084年)所著《成都古今记》写到当时成都的几个市场:“正月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其中“桃符市”的年画多由距离成都较近的绵竹、夹江等地的年画作坊提供,以门神为主体的宋代年画已很兴盛。绵竹年画的产生,源于道教宣传的需要,以表现道教人物为主,成为道教布道的一种图示。
舞狮
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
绵竹年画的内容包罗万象,从辟邪迎祥到风俗习惯,从生产生活到戏曲故事,每一幅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幅都是一段历史。
门神:作为年画中的“明星”,门神以其威武的形象守护着千家万户。
年画门神
斗方:室内装饰的宠儿,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题材,让人百看不厌。
画条:包括中堂、横推、单条和条屏,将民间传说和戏曲文学的精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供奉与祈愿
绵竹年画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人们心中的信仰。绵竹民间传统的木版刻绘神像有灶神、财神、土地神、三官大帝等,都是人们祈求平安、吉祥的象征。
赵公镇宅
张贴的艺术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年画,这不仅是装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门神、门签、对联,每一样都有其特定的张贴规矩和寓意。
年画门神
据民国九年《绵竹县志》载:“绵竹宗祠有两楹、四楹不等,其中陈列有雕镂青石神龛,或刻木彩画。”在祭祀时也要挂年画,“岁时伏腊或设主,或悬画像,具牲礼、果肴拜祭于家主堂。
对于普通人家,门神和门签、对联一起贴。门神贴中间,门签贴上面,对联贴两边。
门签从五瘟符发展而来,有多少道门就贴多少道门签,也贴于桃树、花盆等加内摆设上。
绵竹年画的风格特点
绵竹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对称而不失灵动的构图,夸张而生动的人物形象,流畅而古拙的线条,艳丽而明快的色彩。每一幅绵竹年画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每一幅都承载着四川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骑车仕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整理:刘 莉
供稿:绵竹市党史市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