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区不仅管理好、服务好,环境也越来越好,我还能年年分红,幸福感满满!”1月19日,在重庆市璧山区天湖花园小区“邻里中心”,小区居民程学兵一手拿着280元现金、一手提着一袋大米,喜上眉梢。

这已是天湖花园小区分红的第6年。村集体经济分红已不鲜见,但城市小区竟然也能分红,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2025年1月19日,重庆市璧山区天湖花园小区的居民们正在分红。图/受访者

璧山区从2019年开始推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改革,从探索到深化再到迭代,璧山区已然闯创出一条以小区党支部为引领、业主委员会实体化为途径、全体业主共同参与的小区治理新路子,小区分红正是得益于此。

如今,小区治理由“公转”变“自转”,璧山区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得到质的提升。最直观的效果,便是生活在这样的小区里,居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业委会实体化打通小区运行脉络

“现在这座厕所,我们当然满意哟,里面还装有感应冲水蹲便器,很干净。”一走进天湖花园小区,就能看见路旁的公共厕所。这座被居民尹先荣称赞的公厕,过去却是她的重点“讨伐”对象。

“这座公厕在小区建设之初便有了,但有等于没有,甚至还不如没有。”尹先荣说,过去只要稍微靠近,就恶臭扑鼻,卫生间内也脏得无处下脚。

小区除开公厕的恶劣卫生状况令居民不满,还有不少其他问题:多处空地被用于堆放垃圾,臭气熏天;由于小区没有规划停车位,消防通道常常被堵。

面对这样的生活环境,谁能想到这个建成于1999年的小区,还曾有璧山区首个园林小区的“光环”。

“以前的业委会运行不规范,物业服务公司和业委会有矛盾,业主对业委会、物业服务公司都不满意,物业服务公司收不齐物业服务费,就对维护设施设备不上心,后来直接撤走了。”璧山区璧泉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天湖花园小区的物业服务费收缴率仅为30%左右。

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公司之间的矛盾,并不仅仅出现在天湖花园小区。“小区是城市人口最集中的承载地,也是矛盾纠纷的高发地,小区治理中存在党建工作有盲点、物业纠纷易发频发、治理主体能力不足等问题。”璧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矛盾重重,业委会成立难、运作难、换届难、监管难,改革势在必行。

2019年,璧山区开始推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改革,其中的关键一招就是推动业委会实体化。

过去,业委会既无实体运行“资质”,更无实体运行“渠道”,在小区服务管理中往往力不从心。“推动将业委会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这样既让业委会成为法律主体,能够合法‘造血’,又增强了居民对业委会的信任。”璧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党建引领下,璧山区通过“小区业委会申请—区住房城乡建委批复—区民政局审核登记”的流程,推动业委会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并赋予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民事关系主体权利,同步开通业委会对公账户,向税务部门申领发票,小区物业服务费及公共收益在业主大会授权下进入业委会对公账户,由业主们自主管理和使用,由此实现了业委会合法化、实体化运行。

业主缴纳的物业服务费收支去向清晰明了,业委会也有了为小区居民做事的底气。有的小区业委会选择“自管”,有的则采取考核打分的方式,督促物业服务公司尽职尽责做好服务。



2024年12月,天湖花园小区内,道路整洁。图/别致

就以天湖花园小区来说,业委会实体化运行后,小区公共资源进一步被盘活,大修基金使用更加规范,物业服务改为了“自管”——小区业主刘大伟被聘请为物业经理,保洁、保安人员也大多是受聘的小区居民。“自己的小区,我们自己肯定会更爱护,哪家有问题找到我,一定是当天反映当天解决。”刘大伟说。

每年进入业委会账户的停车费和物业服务费,在用于保障日常服务后,一部分注入大修基金,结余资金还能用于小区提升改造,甚至在年底回馈业主。

“就像小区的公共卫生间、电瓶车充电站、纳凉休闲亭,就连那栋‘邻里中心’,都是用结余资金改造或修建的。”刘大伟说,作为在天湖花园小区生活了十几年的居民,自己见证了小区从脏乱差、天天吵,到现在井然有序、环境宜人,心中很是欣慰。

天湖花园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物业服务费还“减少”了。

“我们小区的物业服务费一直都是每平方米5角9分,现在业委会开展优惠活动,业主预缴一年物业服务费还能再免一个月费用。”这样算下来,程学兵上一年缴纳了约600元物业服务费,年底又领到280元分红,每平方米物业服务费不到3角。如此“高性价比”的物业服务下,天湖花园小区如今的物业服务费收缴率已提升至100%。

璧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改革开展以来,群众满意度达98.5%、明确支持率达98.8%,大家普遍反映,住在小区里心情更加舒畅了。

党支部带好头凝聚小区精气神

在璧泉街道,2020年以前的宏康浩宇小区比之天湖花园小区有过之而无不及,是当时远近闻名的“扯皮小区”。

“宏康浩宇很特别,消防全瘫痪,管网遭堵塞,到处臭烘烘,草坪都没得,垃圾满天飞,一天吵到黑。”一句顺口溜,道出了宏康浩宇小区居民的无奈,也让许多居民感到住在这里“没面子”,许多业主也因此搬离。

为此,业委会换了三届,小区的情况却没得到好转。

怎么办?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在璧山区开展后,党的组织工作下沉到了小区,让曾在社区事务中“潜水”的党员现了身。

“我们在居民小区建起功能型党支部、在楼栋设党小组,构建了‘镇街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三级架构,还印发了《小区党支部十项任务清单》,推动民生实事办理、业委会成立等,让小区有了‘主心骨’,以此解决党组织覆盖‘最后一百米’的问题。”璧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设立小区党支部委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业委会“交叉任职”制度,鼓励党员加入业委会发挥作用。

2020年2月,宏康浩宇小区成立了小区党支部,在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任职的万家琴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同时担任业委会主任。

面对“百废待兴”的小区,万家琴干劲十足,与支部成员一同着手梳理问题。得益于“在职党员回居住小区党支部报到”制度,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居民亮出身份,共同助力小区发展。

2020年4月26日,万家琴组织召开小区党员大会,开展志愿活动,发动党员带动居民共同维护环境。

当时已是97岁高龄的老党员唐定国得知此事后,赶到现场向万家琴要了一件志愿者马甲就投入了清扫工作。“唐老师知道我们工作不好开展,以身作则,感动了许多人。”回忆起这件事,万家琴仍是感慨万千。

回想党支部成立之初,还有一些居民质疑,认为“他们这么卖力,是不是拿了好处”。而在唐定国以及其他一个又一个党员的实际行动中,居民们对小区党支部、业委会越发信任。“我们小区的党支部是真正为我们居民做事的。”居民张金苹说。

“以前群众矛盾多,经常争吵不休,于是我们取宏康浩宇的‘康’和文明儒雅的‘雅’,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小区‘康雅文化’,希望每一个居民都身心健康。”万家琴笑着说。



2023年7月,重庆市璧山区宏康浩宇小区举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图/受访者

在用小区结余资金打造的人工湖湖畔,业委会经常组织诗词朗诵大赛,宣扬传统文化。“文化氛围有了,居民们感觉自己生活品位都提升了。”万家琴说,如今小区里很少再听见争吵,老人三五成群在新添置的休闲长椅上聊天,日子越过越有味道。

如今,像天湖花园小区、宏康浩宇小区这样的运行模式已在璧山区全面铺开,全区已成立小区功能型党支部318个,业委会153个,其中业委会成员中党员占比50%以上,党的“神经末梢”和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正在互融共促。

来源:七一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