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2月7日,国民党政府为了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在上海龙华监狱秘密杀死了五位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相关的成员: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他们被称作“左联五烈士”。
五人生前在从事实际革命活动的同时,积极进行文学活动,为初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的文字觉醒了人民的思想,揭露了蒋介石政府虚伪腐朽的本质。他们被害后,“左联”发表了抗议和宣言,指斥国民党。鲁迅先后写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称颂他们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成就。
胡也频,1903年5月出生于福州,是戏剧世家,由于父亲经营破产,被迫休学,在金铺做学徒。后来在《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任编辑,发表了沈从文的处女作,并从此与沈结为好友。
1925年,在北京与丁玲相爱。1930年5月回上海,在上海经潘汉年介绍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并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1月17日中午在上海东方旅社与林育南、柔石等人一起被捕,其友沈从文营救未果,在2月7日被秘密杀害。原本那天胡也频没有被正式通知参加东方旅社的会议,他上午外出到沈从文处借钱,临近中午回家的路上遇到左联的好友柔石和冯铿,两人邀请他去东方旅社去听听,他也想问问去苏区动身的日子,不幸到了那里被捕。丁玲还在家等着。
柔石,原名赵平福,后改名赵平复。家境贫寒,父亲开小店为生。因家境困难,柔石10岁才入小学。1925年入北京大学旁听,1927年在浙江省宁海县创办宁海中学,任浙江宁海县教育局长,改革全县教育。1928年4月亭旁起义失败,新学被毁,避走上海,成为鲁迅创办的《语丝》的编辑。同年参与创办朝华社,出版《朝华》周刊。
1930年春组织左联,任常务委员。同年5月,经冯雪峰和黄理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17日,被上海公共租界老闸捕房巡捕逮捕,移送到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2月7日夜被国民政府秘密活埋处决。
殷夫,本名徐孝杰,字柏庭,又笔名白莽。1924年,开始创作诗歌。1925年5月,爆发五卅惨案,随民立中学师生参加罢课等活动。1926年7月,跳级插班考入上海市浦东中学高中二年级,在学校加入青年团。1927年4月因为一个国民党员告密,入狱三个月,后来经大哥营救出狱。1927年9月考入同济大学预科学习德文。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殷夫即加入为盟员。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被捕,这是殷夫第四次被捕,2月7日深夜在上海龙华刑场被处决,年仅22岁。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作《自由》就是由他翻译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冯铿,又名岭梅。广东潮州潮安人,著名女作家、女诗人。出生于贫穷的教师家庭。1929年春到上海,同年5月经杜国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加入“左联”,后任“中华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秘书。1931年1月17日与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等人同时被国民政府上海政权捕,2月7日于龙华狱中被处决或活埋。但由于一些原因,直到1986年才出版了其唯一的著作集《重新起来》。
李伟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共青团早期领导人。他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4月任中国共青团农工部部长。后调任中国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1927年到上海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1930年3月与鲁迅参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工作。1931年,任全国互济总会党团书记。
1931年1月17日中午,因遭人密告,在上海东方旅社开会的林育南、柔石、冯铿、胡也频、殷夫等人被捕。18日凌晨,因林育南一夜未归,李伟森来东方旅社打探消息,也被蹲守的特务逮捕。2月7日深夜,被国民政府处决于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内广场,时年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