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这两个人,我怎么会落到这个境地。都怪他们害了我,现在却拍拍屁股跑了。”
来到台湾之后,老蒋就经常骂两个人,认为是他们害自己丢了江山。
老蒋说的这两个人是谁呢?他们做了什么?
内战再起,民心尽失
1946年,老蒋撕毁《双十协定》,对我军发起了全面进攻。对于老蒋的出尔反尔,我军早有预防,全军进入战略防御的状态。
老蒋自以为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自己那边,丝毫不将我军放在心上。但他没想到这场由他掀起的内战,却没有按他预料中发展。
他以为自己的突然袭击,能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没想到我军行动迅速,不仅快速从包围圈里撤离,还能趁机反打一手。
尤其是粟裕带领的部队,在苏中取得了七战七捷的好成绩,这让老蒋十分生气。不过,他坚持认为这只是暂时性的失误。
虽然粟裕在苏中捷报频传,但陈老总在山东却屡次折戟沉沙。老蒋认为,或许山东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率先突破我军的防线。
但面对这个情况,我党也早就有了应对之策。既然山野的部队无法单独抗衡国军,那就将陈粟的部队合并成一支。
这样一来,他们虽然要面对的敌人更多,但军队本身的力量也得到了加强。
在粟裕的指挥下,山东地区捷报连连,老蒋气得不停换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局面的不仅是山东,还有其他的一些地方。
这让老蒋愈发暴躁,他不得不考虑改变自己的战术。
老蒋其实也已经发现了,他有点将部队分得太开了。这就导致部队机动性不足,没办法及时支援。
所以他决定收缩兵力,对我军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他觉得自己拥有先进的装备,强大的空军和海军,难道还解决不了弱小的我军吗?
但事实就是,他根本无法解决我军。在和我军的长时间战斗中,他发现国军在战场上居然无法取得优势。
我军越打人越多,国军越打人越少,这让老蒋百思不得其解。
他甚至还问过自己的秘书:“为什么只有国军将领起义,没有解放军将领带兵起义呢?”
前线战事不利,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也同时受到了冲击。他的死对头桂系,这次终于找到了扳倒他的机会。
经过桂系的精心策划,在解放战争结束之前,老蒋通电宣布下野,李宗仁成为了代总统。可无论换谁上位,结果已经无法改变了,国民党还是败了。
美援梦破灭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老蒋背后的支持者是美国。但他发动内战的这个举动,其实也惹恼了美国。因此,美国承诺的援助迟迟不来。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派马歇尔来到了老蒋身边。当时他还以为,马歇尔是来帮自己打仗的。
然而马歇尔的话,让他当场大惊失色。马歇尔不同意他对我党发起战争,要求两党尽快坐下来谈判。
马歇尔能说出这种话,就代表了美国的意思。老蒋不死心,他并不认为自己需要谈判,相反,他认为自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只要打,他就有自信能打赢。
当时美国已经承诺给他一批援助物资,帮助他增长自身的实力。他认为加上这批物资,自己完全可以碾压我党。
在抗战之前,他和我党的对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如果不是西安事变,哪怕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他也一定要先消灭我军再说。
后来哪怕是在抗战期间,国民党的顽固派还是经常对我党发动袭击。后来,老蒋甚至脸都不要了,直接制造了皖南事变。
他早就想将枪口对准我党了。所以这时马歇尔拦住了他,让他非常生气。哪怕马歇尔代表美国,也不能平息他的怒火。
但无论如何,当时他并没有和美国对着干的实力。所以即便他再不情愿,还是要和我党坐在谈判桌前,共同签署了《双十协定》。
在美国的强力压制下,老蒋也不过是安生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罢了。趁着马歇尔回国的时候,他撕毁协议,发动了内战。
得知此事的马歇尔非常愤怒,他要求老蒋立马停战,不然美国就会断了给他的援助。
但老蒋认为,美国想要在我国取得话语权,那就必须支持自己。除了自己之外,他们没有扶持的对象了,所以他对这个威胁毫不在意。
他认为自己就算不听话,美国也不可能放弃自己。
但他没想到,马歇尔说到做到,就是断绝了美国给他的援助。并且,他们还在国民党里找到了李宗仁,想要扶持李宗仁扳倒他。
败退台湾之后,老蒋认为马歇尔背叛了他,所以才导致他的失败。要是马歇尔支持他发动内战,说不定他还能赢。
李宗仁和三次下野
美国觉得老蒋不可控之后,决定要在国民党扶持另一个代言人。当时国民党中,除了老蒋势力最大外,排行第二的就是李宗仁了。
收到美国的橄榄枝之后,李宗仁也非常高兴。在他看来,老蒋能迅速发展壮大,和美国脱不了关系。
现在美国放弃了老蒋,自己就有机会取而代之。
对于老蒋的位置,李宗仁可谓是眼馋已久了,两人之间的恩怨纠葛,也已经延续了几十年了。
从义结金兰到撕破脸皮再到针锋相对,两人之间的斗争是国民党内时间最长的内部争斗。
结拜的时候,两人就是各怀鬼胎。
老蒋希望借助桂系的力量稳固自己的地位,哪怕当时李宗仁只是个小小的军长,老蒋已经是军队的总司令了,但和李宗仁相比,老蒋还是处在弱势。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老蒋手里没有兵,他的总司令就是个空衔,所以他要借李宗仁的势。
而李宗仁呢?他想要快速融入国民党的体系中,所以他也需要借老蒋的势。
两人各有所需却又互相算计,堪堪维持在了一个平衡的状态下。但这个状态非常脆弱,很容易就被打破了。
这才有了后来的蒋桂战争、中原大战。
虽然战争以桂系失败,李宗仁通电下野结束,但老蒋并没有将自己的势力伸入广西。
反而后来李宗仁回到国民党后,几次三番将他搞下台。甚至一直支持自己的美国,也觉得李宗仁比自己更适合当他们的合作伙伴。
这让老蒋非常愤怒,所以他第三次下野的时候没怎么挣扎。
他想让美国认清局势,想让美国知道,就算是李宗仁也没办法赢得这场战争。
虽然他那时候下野了,但其实李宗仁就是个傀儡,实权还掌握在老蒋手里。李宗仁不是不想掌握实权,而是我军没给他这个机会。
他还没真正斗倒老蒋,我军已经吹响了解放全国的号角。
最后老蒋逃向了台湾,而他没理会老蒋的挽留去了美国。
他的这个行为,更让老蒋愤怒了,老蒋觉得自己被背叛了。老蒋就是那种,我可以背后给你捅刀子,但你不能这样对我的人。
李宗仁来到美国之后,老蒋也将自己战败的责任扔给了李宗仁。
说他总是和自己争权夺利,要是他不争不抢,自己也不会被我党给打败。
看吧,即使败了,老蒋也不愿意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一味地将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就是老蒋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