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写完张国富节前喜提“2024年度汽车企业十大杰出总裁”,今天写江淮汽车总经理、同样是属蛇的李明时发现,后者也拿了这个奖项——都有“批发”的感觉了。纯属开玩笑,要拿到这个奖项还是很不容易的,获奖人和他所领导的企业还真得有两把刷子。
李明,安徽蒙城人,1977年7月出生,和张国富同年同月,而且都在汽车行业,缘分啊。
李明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这所大学当年可是在机械部部属高校中排名第二的,排名第一的是吉林工业大学,现在已经并到吉林大学里了。
李明的学历在业内也算高的,博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
和张国富一样,李明也是从毕业到现在都在同一家单位工作,看来7月的蛇还是很专一的,至少在工作上是这样。
李明1999年加入公司,历任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期间兼任发动机公司总经理、乘用车制造公司总经理。
2021年12月,任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履历中可以看出,李明在江淮汽车体系内工作多年,服务过多个业务板块,具备丰富而扎实的工作经验,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车轱辘话”注意到,李明出任发动机分公司副总经理期间,致力于打造自主发动机的生产,并参与创立了发动机品牌Green JET(锐捷特)。
在李明担任乘用车制造公司总经理期间,公司与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李明全程参与制造工厂的建造、制造过程。
在江汽集团与大众汽车的战略合作中,李明担任合资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安徽省先进制造业的“一号工程”,江汽集团与大众汽车的合资合作一直备受关注。在担任合资公司总经理期间,李明有序推进合资合作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只可惜,这样一个备受瞩目的项目如今拖了江淮汽车的后腿。1月24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17.7亿元,扣非净利润约为-27.4亿元。
作为对比,2023 年,江淮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 450.16 亿元,同比增长 23.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2 亿元。
对于由盈转亏,江淮汽车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其与大众汽车的合资企业——安徽大众汽车业绩表现疲弱。
江淮汽车持有25%股份的安徽大众汽车在2024年出现了亏损,直接导致江淮汽车因在合资企业中的投资而确认亏损约13亿元人民币。
这一数字占据了江淮汽车预计总亏损的绝大部分,显示了大众合资企业对其业绩的巨大拖累。
在国内汽车行业,江淮汽车也算是老牌车企了,其前身是成立于1964年的“巢湖汽车配件厂”,1968年生产出安徽第一台2.5吨货车,1977年更名为“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
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时的字号是“安徽江淮汽车底盘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摘下“底盘”二字。同年,引进韩国现代汽车技术生产瑞丰商务车,宣告进军乘用车。
2008年,江淮轿车基地落成,宾悦(参数丨图片)轿车下线。2009年,江淮汽车销量突破30万。
江淮很早就开始布局新能源车,2010年,江淮第一批新能源车投入市场;到2013年,累计销量超过5000辆;2016年、2017年,江淮分别与蔚来、大众签署合资协议,产品都是新能源车。
只可惜,起了个大早的江淮汽车,如今能否赶上晚集都不好说。
公司高层在对往年业绩进行回顾时发现,过去的七八年,江淮几乎“一事无成”,用网络流行语就是“混了个寂寞”。
眼下,面对行业洗牌,江淮汽车选择“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绑定大众,打造电动化出海跳板。另一方面,携手华为,冲击百万级豪华市场。继赛力斯凭借问界逆袭后,江淮与华为合作的豪华车型“尊界S800”被寄予厚望。该车定位百万级市场,搭载华为高阶智驾与鸿蒙座舱,预计今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车轱辘话”感觉,这两条路都不太好走。绑定大众造新能源车,可大众的新能源车自身的日子都不好过,江淮想要借力都无处可借。跟华为的合作是个很好的选择,可选择的车型却不是走量的,“华为版劳斯莱斯”的称号,就决定了它的小众。靠小众车来拯救江淮,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江淮选择的“两条腿走路”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说好了是跟对方合作,说不好听的就一个字——靠,靠大众或华为。
别人是靠不住的,企业也一样,赛力斯是特例,那是华为要拿它来打个样。企业要发展,最终还得靠自己,否则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到头来就剩下两个字“我·靠”。
李明的眼光还是可以的。展望未来,他说,未来20年,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全新时代,基于中国领先的ICT企业(信息通信技术相关企业)、完备的汽车制造工业体系和世界领先的智能网联核心技术,并通过持续地创新发展,中国将打造出引领全球的世界级汽车品牌。说到这里,就没下文了,估计李明总也不好意思说,中国的世界级汽车品牌里会有江淮。毕竟,以眼下江淮的实力,距离这个目标还差得很远。
李明表示,技术革新未到终局,汽车产业边界扩大,未来汽车将发展成为绿色智能移动的生活空间,人工智能将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赋能。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江淮汽车将强化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化乘用车与商用车的产品布局,加快在研发、制造与营销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再说几句
对江淮汽车的未来,李明还是比较看好的,他在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时表示,需要大胆“想象”来破题,但江汽集团的未来绝不止于想象,而是有着深厚的底气。
这底气从何而来?也许只有李明自己心里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