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珠三角地区

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城市,主要覆盖周边广东省、深圳市约11个城市。

低空客运

与其他地区不同,珠三角地区在城市郊区环境选址建设通用机场、以固定翼飞机连通邻近城市的经典模式发展缓慢,相反,城市环境下运行的直升机航线却高度发达,在国内独树一帜。在珠三角地区,一家直升机运营商通常既运营跨城市航线、又运营城市内航线,且采用高度相似的商业模式,各航线执飞机型和所用起降场地高度复用、资源利用率高,这也使得珠三角地区直升机的跨城市飞行和城市内飞行服务呈现融合、协同发展态势。

珠三角地区直升机常态化、商业化运营发展早、当前航线数量多。早在2015年12月,就有通航公司使用西科斯基S75开设了珠海、广州、深圳之间的直升机航线,三地所采用的起降场地分别位于横琴富祥湾、越秀金融大厦、福田CBD,直到今天仍然被高频使用。在2024年之前,一批直升机运营商不断开通新航线,在加强广、珠、深三地之间直升机连通度同时,还大幅增加城市内部的直升机航线数量,其中尤其以深圳为典型代表。

进入2024年,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珠三角地区直升机互通城市的数量和联系强度进一步增加。9月,广州FBO直升机场到香港国际机场的“穗港跨境低空飞行航线”开通;11月,深圳南头直升机场到香港国际机场的直升机航线开通;同月珠海航展召开之际,“大湾区低空特快专线”启动,香港、广州、深圳、中山、阳江、肇庆六城到珠海日月贝直升机航线开通。越来越多城市被纳入直升机通航网络且联络强度不断增强。

二是在典型场景下开展新型载具飞行试验。2月,峰飞公司“盛世龙”型复合构型eVTOL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飞行20分钟抵达珠海九洲港码头;9月,广州市在海心沙亚运公园举办低空飞行示范活动,小鹏汇天“旅航者”型、亿航EH216S型多旋翼构型eVTOL完成公园附近城市环境下飞行演示。


三是城市内部直升机短距离航线数量激增,连接成网络。以深圳为例,城市内部常态化稳定运营、定价策略公开的成熟航线数量已经多到逐个罗列不能建立系统性认知的程度。仅挑选某直升机运营商在网络上公开发布售票的直升机航线,整体归纳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该运营商在深圳市内运营24处直升机场,截至2025年初,共推出7项客运专线,产生48条双向航线、28条单向航线、共计124条。珠三角地区城市直升机航线网络密度和成熟度可见一斑。


低空客运

珠三角地区由于已有高度成熟且密集的公路、铁路和民航运输网络,对低空中端物流需求较少,2024年度仅出现了少量低空中端物流运输场景,且运行范围超出了珠三角地区。例如,5月开通的珠海莲洲通用机场与海南儋州通用机场之间通用飞机低空物流航线,单次飞行可运送1.3吨货物、飞行时间约2小时。

然而,高密度的人口分布以及高度城市化的格局,使得珠三角地区核心城市对无人机末端物流的需求非常高。2024年,仅美团在深圳、广州等地开通的近40条无人机物流航线完成的订单总量就超过30万单。近两年来,一批物流、餐饮、零售等领域的公司在珠三角地区城市内开设的无人机物流配送业务数量庞大且在持续增加,但大多数场景高度相似,且主要以写字楼、产业园区、城市公园等场景。观察2024年珠三角地区无人机末端物流出现的最新变化,以下两类场景值得关注:

一类是打破城市边界、拓展跨海末端物流的新场景。3月,丰翼公司开通珠海高新区唐家湾至深圳南山区赤湾的跨市、跨海无人机航线;7月,亿航等多公司合作开通珠海唐家湾至桂山岛的海岛无人机航线,并在10月又进一步开通桂山岛至东澳岛、外伶仃岛两条航线。上述4条航线均由复合构型eVTOL无人机执飞,结合深圳、珠海已有的城市内末端物流配送系统,形成了更大、更复杂的城市群内低空末端物流网。


另一类是探索出无人机+无人车+轨道交通的新型空铁联运末端物流。9月,深圳在福田地铁站开设末端物流空铁联运试运行,先由无人机将周边快递送至地铁站,经过揽收分拣后由站内无人车送至地铁11号线轨道旁,在地铁运营低峰期时段,利用地铁车厢富余空间将快递直接送至宝安国际机场。此外,深圳市还在继续增加城市内无人机站点的数量和选址环境类型,11月,福田区在居民社区环境内建设“低空经济公共小微服务站”。


长江中游地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城市,主要覆盖周边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约31个城市。

低空客运

在城郊环境的低空客运方面,长江中游地区建设有大量通用机场,通用飞机航线发展较早,但截至目前情况看,仍保持常态化运营的航线数量相对较少。


早在2019年,江西正式开通皮图拉斯飞机执飞的南昌至赣州、景德镇、吉安井冈山三条低空航线,并在两年后开通赣州-湖南郴州跨省低空航线,形成“江西快线”品牌,但在2023年5月突然宣布停运至今未恢复常态运营;2020年,江西正式开通塞斯纳208B执飞的株洲-常德低空航线,一年后补齐株洲、常德、张家界三地之间互相通航的航线,然而截至2025年初查证,全网已无公开透明售票渠道。进入2024年,随着低空经济战略意义的提升,长江中游地区开始尝试设立一批新的低空航线。8月,江西共青城至湖北鄂州低空航线开通,但定位仍然以转场飞行为主,而非常态化商业运营;10月,湖北开通武汉至十堰、荆州两条低空航线,以Kodiak 100“大棕熊”型通用飞机执飞。


长江中游地区除上述少量城郊环境下运行的低空客运场景外,其余多集中在低空旅游观光场景,例如5月江西庐山市开通的庐山周边游览航线、11月湖北武汉市开通的南岸嘴江滩公园游览航线等。城市环境下运行的低空客运方面,目前有一批场景处在试飞、规划中,预计今年有望开启常态运营,例如,10月湖南长沙完成长沙望城大泽湖至黄花国际机场直升机航线的试飞,11月江西在省级投资项目监管平台公布一批城市空中交通项目规划,主要涉及上饶市、环鄱阳湖地区两地。

低空货运

长江中游地区低空货运场景主要集中在无人机末端物流。湖南省方面,2024年4月和5月,株洲市和长沙市长沙县分别开启无人机物流航线,8月株洲市启用“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湖北省方面,武汉市截至2024年底共开通18条低空航线,其中除上述武汉至十堰、荆州两条客运航线以及另外三条低空观光航线外,其余13条均为轻小型无人机末端物流航线。江西省方面,5月上饶市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赣州南康区在低空经济产业园中测试多类型无人机装备及应用场景。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王翔宇

声 明:原创文章,欢迎联系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源飞行邦;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本平台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