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辰龙辞岁,巳蛇报春。春节期间,齐鲁大地洋溢着喜庆祥和氛围。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深入基层一线、百姓生产生活,聚焦归乡游子、万家团圆、非遗民俗、干事创业……采集各地民风,写实百姓故事,感受收获满满的幸福年、四海同庆的团圆年、活力四射的文化年、人勤春早的实干年……充分展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以及各地民众祥和生活。敬请关注。
“走,逛庙会去!”1月29日下午,家住潍坊市区的刘阳一家来到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逛庙会,让孩子体验一番传统民俗。
大年初一,串门拜年后,逛庙会成了不少市民的选择。在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一盏盏红灯笼高悬,喜庆氛围扑面而来。十笏园新春文化庙会灯会,将从大年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
在十笏园新春文化庙会灯会的中心广场,一处名为“十笏文创”的摊点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潍坊风筝、十笏园风景等极具潍坊特色的冰箱贴成为热销货。由于摊点繁忙,摊主高雅珵还喊来了她的姑姑和两个弟弟帮忙,“初一白天,就卖出了1000多元的文创产品。”
高雅珵在十笏园文化街区开着一家文创店,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新春庙会。在她看来,庙会融入了潍坊当地文化特色,并逐渐演变成娱乐+集市的活动,“简单的小摆件和地摊货已经很难收获游客的青睐,我们各个摊点也在‘卷’,新颖有创意的产品才能赢得游客芳心。我就推出了以十笏园正门为原型的冰箱贴,还设计了十笏一景、潍坊风筝、潍坊肉火烧等十多种冰箱贴。”
晚上七点,随着各式花灯亮起来,夜晚的十笏园新春文化庙会灯会又多了些色彩斑斓。记者了解到,夜晚灯会以“瑞蛇耀辉·花开盛世”为主题,展出各式精美花灯,寓意着祥瑞、繁荣与美好。
“在庙会能找到热气腾腾的年味儿。我们带着孩子品尝了不少小吃,看了表演,还玩了趣味游戏。”刘阳说,白天逛完庙会,晚上还能在这里欣赏灯会,“刚才看了龙鱼灯巡游,演出人员穿着传统服饰,举着独具匠心的龙鱼灯,感到很新颖。”
“逛庙会、灯会是传统的民俗活动,也是春节的重要元素。为期15天的庙会灯会将开展十项主题文化活动。每天的表演就有10多场,每天有乐队演出,还有板桥审案、板桥巡街、舞龙舞狮、锣鼓表演等传统演出。晚上也有‘国风蹦迪’、夜间龙鱼灯巡游等活动。”活动承办方之一的潍坊龙潍文化运营有限公司企划经理邵锐说。
为增加与游客的互动性,十笏园新春文化庙会灯会还推出了十笏有戏集系列活动,设置的“鼓韵震年兽”“祥圈捉年兽”“慧谜驱年兽”等趣味互动打卡点,让游客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其间,十笏园文化街区的非遗空间与游客服务中心也陆续开展非遗手工艺制作表演课,让游客体验古老技艺,感受非遗的独特韵味。潍坊市美术馆等多个展馆也将举办多场展览,为游客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感受。”邵锐说。
(□记者 都镇强)
“今年回老家过年,没想到还能看到如此精彩的民俗表演,除了打铁花,还有凤凰飞天表演,今天带孩子看了所有的节目后,感到很震撼、很开心。”从江苏返回聊城老家过年的张静静说。
1月29日大年初一晚上,在聊城高新区九州洼月季旅游景区春节活动现场,一场流光溢彩的“打铁花”民俗文化表演正在上演,游客将打铁花表演现场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只见打铁花艺人将滚烫的铁水抛打到夜空中,一瞬间火星四射,漫天飞舞,如烟花般璀璨绽放,每一次抛打都引来游客的欢呼声,身穿红色表演服装的小伙子在打铁花时表演舞龙,形成“龙穿花”奇观。在火壶表演时,表演者双手一抬一抖,木炭散发的火花瞬间升腾汹涌,热烈的火光如同红橙色水墨,在夜色中快速晕染,化为璀璨星光。人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庆祝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也期待着新的一年日子像铁花一样红红火火。
山东九州洼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监刘晓冬介绍,为满足春节假期广大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聊城高新区九州洼月季旅游景区精心策划推出了“2025蛇来运转新春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从元旦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九,每天都有数百场演出和活动,除了常规的五大演出外,还有非遗火壶、打铁花、篝火狂欢等节庆活动,做到“周周有活动、天天是爆款”,让精彩演出陪伴市民游客度过新年美好时光。
1月30日,正值大年初二,聊城中华水上古城迎来了众多游客。上午9点,聊城市民李超一家早早来到光岳楼拍照打卡。光岳楼内的文创商店内,一款款集合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其中,光岳楼AR冰箱贴以其独特的科技感备受青睐,只需扫描二维码,游客们便能欣赏到光岳楼动态美景。门神冰箱贴巧妙融合了传统木版年画艺术,寓意着新的一年平安顺遂。除了文创产品,展示区内的剪纸、泥塑等传统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也备受游客喜爱。
1月30日下午,中华水上古城景区举行了第二届民俗文化节和开城门仪式。活动现场,曲艺说唱、杂技戏法轮番上演,为游客们带来了别样的文化体验。据了解,本届民俗文化节举办时间为1月30日至3月1日,横跨整个春节假期及后续时段,让市民和游客有充裕时间沉浸其中。
(□记者 高田 通讯员 梁明泼 朱珠)
农历蛇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热闹,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留学生玛利亚对春节的第一印象。
春节期间,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到处悬挂着红灯笼、中国结,没有经历过春节的玛利亚很爱这些年味儿满满的装扮。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拜年、舞龙、舞狮……各种庆贺活动、年俗体验让玛利亚感到新奇且有趣。
包饺子、剪窗花、写福字、写春联……小年夜那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组织了中外学生新春文化主题活动,邀请中外学生共同体验春节民俗,共度新春佳节。
“学校给我们准备了春联、红灯笼,给宿舍增添年味,在中国的第一个春节让我感到很新奇。”玛利亚说,“尤其是通过剪窗花活动,我进一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也明白了春联、红包、灯笼等的寓意。”在这次活动中,玛利亚和留学生同学除了学会包水饺外,还学会了剪窗花。除夕夜当天,她和外国朋友们一起精心烹制出一桌“年夜饭”,窗户上贴着共同制作出的精美窗花,她还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红包,热闹的氛围让远在异国他乡的她感受到了温暖。
来自乌干达的留学生马天佑认为,春节是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好机会,“中国文化充满了魅力和深厚的底蕴。留在学校过年,不仅可以潜心学术研究,还能通过丰富的春节活动,体验中国民俗文化。”
马天佑已经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求学11年,每年春节的庆祝方式之一就是看春晚。在他看来,春晚是一个庆祝的盛会,它不仅传播了精彩欢乐,还充满了对新一年的期待和希望,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温暖。“特别是那些关于家庭的节目,总是让我想起自己的家,觉得特别温馨。每当看到这些节目时,我会有一些思乡的感觉,想念家里的亲人。”马天佑说。
(□记者 张晓帆 通讯员 王大勇 )
收获年丨返乡行囊,满载“年味”的幸福
团圆年丨欢聚时刻,温情满溢时光好
好品年丨热气腾腾,新春消费人气旺
欢乐年丨张灯结彩,欢歌笑语闹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