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海明 史旭峰

全球发展面临着愈加不平衡化的挑战,人口占比巨大的热带地区的发展难题尤为突出。美西方国家具备教育科技优势却鲜有在热带区域,大量热带国家有热带资源却缺乏先进的教育科技,中国则兼有热带区域和教育科技比较优势,理应担起重任,助力热带地区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动能,为人类福祉作贡献。

位于中国唯一的全域热带省份海南省的海南大学,依托地理和政策优势,近期携手全球热带地区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热区高校联盟,旨在促进全球热带地区的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打造助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实践平台。



热带地区资源丰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依据联合国官方网站发布的2022年《热带现状报告》,热带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占全球总面积的39.8%,拥有丰富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分布着109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有33.7亿。然而,这片富饶的土地却面临严峻的发展困境。一是经济贡献偏低,热带地区人口约占全球42%,但经济总量不足全球的20%。二是粮食安全问题突出,热带地区是全球粮食主产区,却也是粮食不安全问题最严重的区域,60%以上国家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三是面临气候变化冲击,气候变化对热带地区影响尤为严重,极端天气、生态破坏等问题限制了经济社会发展。四是资源依赖与教育科技发展较为滞后,多数热带地区国家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资源出口,且教育科技投入不足,大部分国家的科技投入不到GDP的0.5%。五是殖民历史的遗留问题,导致多数热带地区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分裂和治理能力不足等。

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9日定为“国际热带日”,旨在唤起全球对热带地区特殊挑战的关注。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有超过50%的人口,包括66.7%的儿童,都将生活在热带地区。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凸显热带地区面临的经济、教育、科技与社会等困境。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复杂而紧迫的挑战,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寻找应对策略,已成为国际社会不可回避的责任与使命。

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致力于帮助热带地区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推动超过1000项先进的农业技术“走出去”。同时,中国还积极培训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累计超过1.4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接受了专业培训,他们的技能提升为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实践不仅改善了热带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也展现了中国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担当。

现有合作领域狭窄,制约协同发展潜力

尽管中国在热带地区国际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但面对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挑战,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具体而言,高端国际合作平台显著缺乏,国际级、高水平的热带国际合作平台不足,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同时,中国与热带地区的合作领域相对狭窄,尚未深入参与到热带地区的经济、科技、教育、医疗、环保和能源等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前沿课题的系统性研究及多层次合作中,尤其在生态保护、气候变化应对、数字经济发展、热带疾病防治以及本地化产业链构建等关键领域仍有广阔合作空间。复合型人才短缺也是制约合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缺乏既熟悉国际规则又了解热带地区产业需求且外语娴熟的管理和科技人才。此外,资源共享不足同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合作资源共享平台,导致信息、技术和人才的流动性较差,协同创新效率较低。

成立热区高校联盟,赋能全球热区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的理念,指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这一精神指引下,海南大学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发起成立的热区高校联盟,正是对全球性问题的积极回应,更是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具体实践。热区高校联盟作为全球首个面向热带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多边合作平台,目前已汇聚了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70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包括埃及、马来西亚、巴西等多个热带大国,形成了一个跨越国界、融合多元文化的合作网络。联盟通过创立多边合作平台,促进了教育、科技、经济、医疗和人文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热带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不仅有效服务中国粮食安全乃至全球粮食安全,更解决热带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促进全球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热区高校联盟的建立,是对于“合作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实践。通过加强与东南亚、非洲、拉美等热带地区国家高校在教育、经济、文化与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为中国与这些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提供了重要桥梁。其次,联盟积极应对热带地区面临的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通过教育、科技创新与合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现作出积极贡献,展现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热区高校联盟也是推动海南自贸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联盟吸引了全球一流高校与科研机构参与,不仅提升了海南自贸港在全球热带地区教育、科研、医疗和经济等领域的地位,也为其成为全球热带地区教育、科研、医疗和经济等交流中心奠定了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热区高校联盟还有望成为助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力量。热区高校联盟作为一个多边国际合作平台,汇聚全球多所热带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这不仅为中外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桥梁,也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有助于推动中国与热带地区国家在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通过热区高校联盟联合培养高端人才,开展跨学科、跨国界的联合研究,这种深度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热带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还加强了中国与热带地区之间的学术联系和人员往来。



立足海南自贸港,推动联盟发展壮大

未来要进一步推动热区高校联盟高质量发展,将其打造成为全球教育与科研合作的典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实践平台,可考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一步促进热区高校联盟的发展和壮大。

一是进一步扩大联盟规模。积极吸纳全球热带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构建多元文化与广泛地域覆盖的合作网络,增强国际影响力,打造热带地区教育、科研、医疗和经济等领域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二是设立热带地区专项奖学金项目。设立专项奖学金,吸引并支持来自热带地区的优秀学生和学者来华接受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该项目不仅聚焦于为获奖者提供经济资助,覆盖学费、生活费及研究经费等,还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以此深化中国与热带地区国家教育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三是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转化应用。通过聚焦教育、科技、医疗、环保、能源、经济、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重大议题,设立科研基金,支持跨学科、跨国界的联合研究,促进不同领域的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通过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与资源共享,构建更高效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为应对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共同挑战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是加强对热区高校联盟的中外宣传推广。充分利用中外媒体资源、社交媒体平台、学术会议以及高层次论坛等多元化传播渠道,系统性、有步骤地展现联盟成员的合作成果、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经验,讲好合作故事,彰显联盟的独特价值与发展潜力。通过策划专题报道、发布联合研究成果、举办特色文化活动等方式,扩大联盟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其全球知名度。同时,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加强与热带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互动与合作,推动文化交流、知识共享和经验互鉴,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互信与理解,构建更加紧密的教育与科研合作网络,为热带地区的共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五是完善热区高校联盟的合作机制。健全制度框架与运行规则,搭建开放、高效的资源共享大数据平台,推动科研设施、数据资源和学术成果的共建共享。优化科研、技术和人才流动机制,建立联盟内部便捷的交流与合作通道,促进科研人员、学生以及管理人员的双向流动与深度互动。通过设立联合研究中心、开展跨学科合作项目以及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协作效率,推动联盟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热带地区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六是推动金融创新,为热区高校联盟的合作项目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支持。相关部门可考虑利用海南自贸港金融、税收等政策优势,探索建立“世界热区高校联盟银行”或相关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这一银行或金融服务平台,为联盟成员提供融资咨询、风险评估、投资引导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同时,鼓励和支持中国各类金融机构和“世界热区高校联盟银行”一起,共同与联盟成员开展深度合作,开发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金融产品,为热带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科研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梁海明,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史旭峰,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