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也即农历腊月二十六,天刚蒙蒙亮,铁匠相龙听就把自己打铁所用的全部家什装满手扶拖拉机,妻子王延芳此时也收拾完毕。随即,两人与往日一样动身启程,向30多里开外的济宁邹城市张庄镇大集驶去。

当天(腊月二十六),是张庄镇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年集。


红炉火焰映红了铁匠夫妇的脸庞

约摸50分钟之后,老相夫妻俩赶到了张庄大集自己的摊位,然后动作麻利地安炉具,支风箱,架铁砧,点火加煤,不一会,叮当叮当的打铁声就在大集上响起。这清脆的声音,像是开市的钟声,四面八方赶集的人踏着声响接踵而至,年集逐步热闹开来。


老相的手扶拖拉机增添了磨具功能

铁匠相龙听夫妇家住相岭村,与枣庄的滕州市搭界。过去,相岭村隶属于邹县东南角的王村公社,20世纪五十年代因兴修水利工程,村子被划归给了滕州市的东郭镇。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铁匠,40多年前就在离家不远的邹城王村大集上打铁觅活儿,刚成年的相龙听拜父亲为师学徒,拉风箱,抡大锤,一年四季不闲一天。一晃几十年风雨,父亲年迈离世,相龙听成了师傅,妻子王延芳则接过了丈夫手中的风箱和大锤。


大到传统农具,小到切菜刀,有求必应

离王村20余里路程的邹城张庄镇原本没有铁匠,五六年前,有热心的村民专门跑到王村,希望铁匠夫妇俩逢张庄大集时能去那里为乡亲们忙活儿。盛情难却,老相两口子去了几次,就被当地的乡情民风所感染。从此,王村、张庄每10天的4个集,便成了铁匠夫妇的第二生活地,其他日子,则在家里打制农具,四季轮回,始终不变。


老相自打的农具,乡亲们可以按需自选

老相夫妇与邹城的王村、张庄结缘,不仅仅在于原来居住村隶属邹城的旧情,更重要的,王村、张庄属于邹东山区腹地,山岭起伏,是干鲜果品和花生地瓜等油料淀粉主产地,在不规整的山边地堰劳作,现代机械不好使,传统的䦆锨镐头依旧离不了手。素日里,乡亲们习惯把破旧损坏了的农具拿到集上,让铁匠修理一番,特别是大年前夕,至今仍保留着祖辈传下来的习俗,就是要把使用了一年的传统农具拿到年集上,让铁匠给淬火维修,见见新茬,图个年后生产劳作面目一新。


夫妇俩你一锤我一锤,默契十足

打铁看似个粗活,实际上有不少技巧。师傅相龙听左手钳掌烧红的铁器,右手紧握小锤,时打时颠,该用多大力度,该往哪边敲砸,小锤的节奏就是口令,媳妇王延芳心领神会,锤起锤落,轻重缓急,分毫不差。从早到晚叮当叮当的声响,诠释着两口子的和谐交流,演奏出工匠心中的交响。终年打铁养就了两口子实打实的性格,来人只要把手中的旧家什往那一放,不用开口,老相就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至于花销则用不了几个钱。而在集上买一个两口子在家里打好的新农具,则随行就市按斤两称重,实实在在一口价,一点也不含糊。

叮当,叮当,在年前张庄这个最后的年集上,老相夫妇共接了一百多个活儿。许多新老客户专程赶来,见面聊天啦年景,相互问候,其乐融融。

(大众新闻通讯员 陈亚光 策划:申红 王菁华 吴永功 统筹:李忠运 梁利杰)

附“忆乡愁 品年味”征文报道(点击查看)

征文来稿须言之有物,立意新颖,角度出新。文字(须配图)、组图、视频不限,文字稿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视频稿控制在2分钟以内。

来稿请投704751337@qq.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