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名菜荟萃出列
2024年12月底,湖北菜在CCTV-2《回家吃饭》栏目中大放异彩,作为湖北十大名菜的代表,武昌鱼、鮰鱼与荆沙甲鱼先后出列,走向全国。
料峭冬日,我赶到武昌江边,与魏老师等汇合,栏目组的拍摄正在火热进行。魏老师为大家叫来了二十余杯“牛马”咖啡,喝一杯咖啡,提提神,抵御江边渐起的寒风。在红巷码头的游轮甲板上,以长江大桥为背景、轮渡鸣笛声为乐章、浩浩长江为天幕,渔歌·武昌鱼艺术餐厅的主理人姬朋举携手鮰归的主理人甘泉,共同演绎了武昌鱼与鮰鱼“双鱼”荟萃的动人场景。姬鹏举新锐,略有紧张,甘泉老成,全程稳重,武昌鱼天下闻名,长江鮰鱼肥美无双,两条鱼的“火热较量”,引人入胜。
红巷码头地近元银甲武昌江滩,杨元银听闻此处正拍摄,特意前来与黄陂老乡兼老友甘泉、姬鹏举打个招呼,然后离去。在此前一天,在中南店,中国烹饪大师杨元银将一道秋冬滋补的甲鱼烧羊排,呈现给了全国观众。在镜头面前,别具荆楚风味的“鱼羊鲜”,巧妙地融合了甲鱼与羊肉的特点,而一勺灵魂酱汁神奇地将二者予以润滑,从而让这道菜摇曳生情,令无数食客垂涎欲滴。
与甘泉一样,杨元银也是武汉黄陂人。他从厨三十二年,凭借酱烧甲鱼享誉武汉三镇。那一个冬日的早晨,杨元银带着央视栏目组走访武汉的水产市场,他卖了一个关子“似鱼非鱼”的秋冬美食。正值商户进货,“满满一大车,就看得出咱武汉人有多喜欢吃甲鱼啦!”主持人发出由衷地感慨。
湖北甲鱼,以洪湖地区最为著名,仿原生态养殖,水质好,吃小鱼小虾,保证了甲鱼的品质。在拍摄现场,杨元银介绍,挑选甲鱼的标准有三:首先,看爪子锋利与否;其次,甲鱼底板发白,说明生存环境的水质好;再次,裙边厚实,生长年份长。
冬日,甲鱼是武汉人食用甲鱼的季节,也是羊肉最肥美的时候,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下厨做拿手的甲鱼羊排煲。湖北人做甲鱼,除了选材,离不开独具特色的荆沙酱。
杨元银妙手烹饪甲鱼,最看重的便是熬酱这个环节。在参与编写北省商务厅组织编著的《楚菜那些事儿》时,杨元银向我再三强调,“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湖北的甲鱼烧法是给一勺香气扑鼻的荆沙酱。而且,我是在原有荆沙酱基础上做了升级,加入了多种中草药成分,按照节令、气候、温度等调整酱料配比。每一次熬酱,杨元银都要亲自指导料理,马虎大意不得,这一勺酱便是湖北甲鱼的灵魂。”
虽然是再熟悉不过的甲鱼烧羊排,但这次面对央视的镜头,杨元银还是全心备战。曹师傅告诉我,“私下里说和我说两天两夜没睡好,就想着在这一天发挥出该有的水平。”虽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自豪感,杨元银说,“毕竟这是我头一回代表楚菜,正式登上央视舞台。”
2、鱼鲜鱼冻
从元旦开始,阳台窗外望出去,东湖边上,零零散散有人在燃放焰火,大小商业综合体开始主打年夜饭,湖北人一年一度的宴请高峰来了。
从荆沙一带,到武汉城区,近些年的中高端宴席,多离不开甲鱼,寓意“独占鳌头”。武昌鱼则凭借一代伟人“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蜚声全国。鮰鱼是淡水鱼爱好者的佳音,“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东坡居士颇爱之,清蒸、红烧、粉蒸、做汤,各有其味。不过,放眼整个湖北,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鱼鲜烹饪方式,来庆祝即将来临的春节。
提起湖北宴席,广为人知的是“八大碗”“十大碗”之类,在天门、仙桃、广水、宜城等鄂西地区很流行,他们多以蒸菜为主,有个说法,“三蒸九扣十大碗,不上蒸笼不成席”。前年冬天,我记得参加天门朋友的婚宴,是在一个镇上。家门口搭一个长棚,请当地厨师过来开火做饭,非常有烟火气。天沔地区的酒席,基本上全是清一色的蒸菜,上菜速度快,蒸笼可以保持热度。我记得有蒸牛肉、粉蒸肉、蒸茼蒿、蒸莲藕,风味独特!尤其是泡蒸鳝鱼,起锅时淋上当地特有的干邑米醋,醋香十足,才够过瘾,卢永良是天门人,他尤其擅长此味。
当然说到卢大师,最有名的还是那道“橘瓣鱼汆”,这道菜由天门特级厨师杨同生创制,乃荆楚鱼圆中的佳品。1983年,29岁的卢永良凭借绝活“清汤橘瓣鱼氽”,及茄汁鳜鱼、海参武昌鱼、白云黄鹤(食雕)等四大作品,在全国首届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上一鸣惊人,一举跻身全国十佳厨师之列。我在大中华酒楼江汉路店吃过这道菜,额外加了鲜美的鸡汤,可能更适合游客朋友。
在物阜民丰、淡水鱼产品富足的大荆州地区,耳熟能详的是“荆沙三鲜”,然后是大众化的鸡鸭鱼肉。荆楚宴的老熊是地道的荆州人,出自荆楚文化的核心地带,他常以故乡菜肴自豪,心中颇有“荆州菜天下第一”的想法,且身体力行,独立支撑武汉这家盛名已久的餐厅,“菜品全部原生态,我自己吃的东西,才敢在店里卖。”
老熊告诉我,现在宴席菜丰盛无比,大鱼大肉吃惯了,提起故乡的年味,他最想念的是不起眼的“鱼冻”。鱼不吃完,在冷天里冻一下,一定要“天然大冰箱”的低温天气,鱼汤形成琥珀琼脂状,秀色可餐。在跟他提及这一菜肴后,第二天受邀小聚,熟悉的青鱼做的鱼糕、野藕煨的藕汤、清炒大股子洪山菜薹、老熊私藏多年的茅台镇好酒,都抵不过特意为我做的鱼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
老熊告诉我,这鱼冻是用湖里的小野鱼做的,有大有小,层次不齐,极其鲜美,乃佐酒宜饭之妙物。“这两天暖冬,气温高,冻得不够好,要是气温再一点,口感更佳。”白酒绵长,鱼冻鲜美,鱼骨鱼头都是接近酥化的,可不用吐骨头,就差最后配一碗米饭了,我光顾着聊天忘却了,而老熊是从来不吃碳水的!
我还记得,前两年冬天,在升官渡华珍酒楼的大家庭聚会时还吃过一次鱼冻,是用草鱼做的。彼时天寒地冻,那一次鱼冻要冻得好。我试了一筷子,像我们北方猪皮熬的皮冻,皮冻要更结实一些,但鱼冻的口感更鲜美。在收拾桌上剩菜时,老袁特意叮嘱了一句,“这鱼冻莫泼了啊,冷藏放着,明天我还要吃的。”
周周是地道的荆州姑娘,长大后移居武汉,打小就是一个吃货。父亲在国企工作忙,妈妈也没时间带她,她自己拎着爸爸的大饭盒,去食堂里打饭菜,大师傅知道她胃口好,多给她打一点。可能因为她是整个家族里最小的女儿,所有人都很宠她。姥爷给她炖鸽子汤做荆州菜,她可以吃到河中钓出来的鲜鱼,姨爹会带她去喝早酒,点一个锅仔,他喝一杯酒,她吃一碗筋头巴脑的好肉,上学时候姨爹还会偷偷塞几个顶顶糕到她包里,那小时候的顶顶糕现在已经街头难觅了……
鱼冻这道不起眼的美食,是她童年的味蕾记忆。她告诉我,鱼冻一般是选油脂多的鱼来做,草鱼居多,但她家偏爱更家常的鲫鱼,“主要我喜欢姥爷做的紫苏番茄鱼……吃不完就变成了鱼冻。那味道,至今犹念。”她姥爷是湖南人,“鱼米之乡”的荆州也多有湖南美食闯入留下的影子。
说起吃鱼,鱼冻只是冰山一角,更有一句口诀,是这样讲的,鳙鱼吃头,青鱼吃尾,鳊鱼吃边,喜头吃籽,鲤鱼吃皮,鳜鱼吃花……长江有鱼,荦荦大观,而鱼之美,各有不同。
以前武汉很多人是吃水上饭,故有不少餐桌的老规矩。其中,最忌讳的是一个“翻”字,所以吃鱼是不能“翻”的,现在打渔改为开车,也会让桌上不开车的那位来翻鱼。聪明的商家也有解决方案,比如大众化酒楼主推的武昌鱼,是制作成一个拱形,可以不用翻鱼,即可食用全部鱼肉;眼疾手快的服务员则看到顾客快吃完鱼时,帮忙翻一下,也不在少数。
江城宴席方面,讲究“无鱼不成席”。比如说婚宴,全鱼是必须的,一般是在酒过三巡后上的。吃的时候要注意,只能吃中间的,鱼头和鱼尾要完好地保留下来,最好是连中间的脊骨都不要弄断,寓意新婚夫妇白头偕老。当然,有时鱼很大,盘子盛不下,掌刀的厨师呢,可以将鱼的中段切掉一块,但吃的时候仍然要有头有尾。
吃年夜饭时候呢,讲究“看鱼不吃鱼”。鱼是看的,不是吃的,并且是整个宴席的最后一道菜,端出来摆摆样子。意思是,这条鱼是今年剩下来的,留给明年,年年有余。
三、黄陂三鲜
在黄陂地区呢,吃席同样还是很有讲究的。此次央视聚焦湖北菜,杨元银与甘泉两位主理人都是黄陂人,他们有着浓郁的故乡情结。
杨元银告诉我,当地酒席菜的主角鱼菜,最起初是用鲤鱼,后来就慢慢用武昌鱼,现在多数都用鲈鱼,或者鳜鱼。其他菜呢,酥鱼骨头炸一碟,花生米油炸搞一盘,腐竹胡萝卜丝一拌,黄陂三鲜肉圆鱼圆鱼糕炖一锅,十几个菜。最后,搞一个银耳汤收尾。
除了这些,还有一道很特殊的甜肉,他们叫红糖粉蒸肉,三角形的肉,把米粉一炒,加红糖一起蒸。这道菜,必须等到炸鞭了,再开盖!
不过,我最难忘的还是黄陂三鲜,散发着浓烈乡土气息的那种。前两年,我们和谈笑、简安然一起探访黄陂,在脉地湾找寻正宗的特产萝卜,顺便于该村农舍吃了一餐地道的乡土菜,杨元银下厨做了一道五花肉烧萝卜,入口无渣,清甜有韵,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一盆黄陂三鲜。
黄陂三鲜,即肉圆、鱼圆和肉糕。肉圆有汉阳升官渡、蔡甸、黄陂等流派;鱼圆有汤逊湖、老金口、簰洲湾等流派;就我个人而言,最称赞的还是肉糕,这是荆沙鱼糕进入山地区域的变种,就地取材,做成糕状食物,方便保存,据说最好的黄陂肉糕出自罗汉寺镇。
当然,麻城人听了我赞美黄陂肉糕,肯定心有不服,彼处肉糕也极负盛名。麻城地区多山,明清以来,是有名的“暴动”地区,美国汉学家罗威廉在《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一书,直指此地多“山寨”,暴动频发。当地白果镇的肉糕,以猪肉为主,会放少量的小鱼小虾,这在山区属于稀罕物,当地肉糕苕粉要兑得重,肉糜充分搅拌之后,上蒸笼蒸一小时,笼盖揭开,一层盖一层,浓香扑鼻,寓意步步高升。
每年返乡回家过年,杨元银都会亲自下厨做几个硬菜。他告诉我,黄陂地形复杂,肉糕在黄陂有南北之别。黄陂南部,靠近滠水河、府河一带,如天河、祁家湾等地,鱼兑得重。在农村,家家户户门口会有一个水塘,也叫“堰”,在遵循公共契约基础上,可洗衣服洗菜涮桶子等。每年冬季腊月里,干一次塘,家家户户就开始分鱼了,大户人家可分到两条鲢子鱼、一条鲤鱼与一条筷子长的鲫鱼,就顶破天了。这些地区,鱼类产品丰富,在制作肉糕时候,鱼肉会兑得重一些。
过了研子、长岭,在黄陂北部,山地渐多,水源渐少,苕粉的比重明显增加。当地多务农,家庭穷苦,多种红薯,为方便储存,就做成苕片,当零食吃;也可以做成苕粉,用开水冲着喝,爱甜食的,还可以加点糖。每逢家中红白喜事时,人们便将苕粉拿出来做成肉糕,这里的肉糕苕粉比例要高,猪肉反而退居其次,鱼肉更是少之又少。这黄陂北部肉糕的做法,跟麻城肉糕倒是很接近了。
那一日的黄陂三鲜做的平平,肉糕切薄片小了,无质感,少弹性。杨元银说,“在我们黄陂,鉴定酒席做得好不好,就是肉糕肉圆子掺汤圆子做得好不好。这肉糕一摆,‘弹弹神’,这东家舍得,这个厨师手艺一级棒。”
他生于黄陂区杨保益,在武汉城区开店,每一个包房基本上都是黄陂的地名,如木兰、天河、祁家湾、罗汉(镇)。去年冬天,他为家乡捐助了一块大石碑,上书“杨保益”,他用视频和照片记录这一珍贵的场景。自十五六岁学徒离开家乡后,三十年飘飘荡荡,他有着化不开的乡愁。“这几年做餐饮,有了微不足道的成绩,我忘不了我的故乡,想为家乡做一点事。”
在我看来,于他而言,这黄陂三鲜,尤其是肉糕,便是他的味蕾乡愁。
四、黄陂精神
查阅资料,黄陂三鲜进入汉口城区是在1941年。那一年,黄陂人在打铜街开设黄陂合记餐馆,把黄陂三合传到武汉。后来,出生于祁家湾的祁海洲开设的祁万顺酒楼,也上了这道故乡的美食。在刁钻的汉口人面前,乡土菜开始转入精细制作,鱼丸滑嫩、肉丸松泡、肉糕软柔,成了黄陂三鲜的标准。
黄陂三鲜,也叫“黄陂三合”,是一种烹饪路数。一条鲜鱼,细嫩的鱼肉做成鱼圆,鱼红剔下与猪肉混合做成肉圆,肉糕的原料和肉丸相同,制作成糕状,然后,刷金黄的蛋液,蒸制而成。大师傅在烹饪时,将肉圆、鱼圆和肉糕三菜合烧,鱼有肉味,肉有鱼香。
同时,在黄陂人看来,也是图一个吉利。由于三菜中有鱼、丸、糕三字,鱼与余谐音,丸的方音为圆,糕与高同音,这三样合在一起,便是年年有余、家家团圆、步步高升。
我以为黄陂精神,由这一锅黄陂三鲜即可窥知一二,千锤百炼,多方融合,终成一锅美味。
不过,现在武汉城区做黄陂三鲜的,多半不是黄陂人,而是簰洲湾人,最有名的黄陂年货呢,出自杨永兴。朋友雯婕就喜欢杨永兴的年货,“她家的肉糕,是我最喜欢的,每年都买。”
黄陂有个说法叫做“无陂不成镇”。指的是全国很多街道都被命名为“黄陂”。据统计,至少有七个省的十四个市县用了“黄陂”两字命名。汉口的黎黄陂路,更是取自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可以说,黄陂人是全国适应能力最强的人群,丢到哪里都能够生根发芽长大,可谓坚韧十足,不愧个中豪杰。
另有一个说法,“九佬十八匠”,意思是黄陂手艺人很多。例如曹正兴的菜刀、高洪泰的铜锣、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黄云记的棕床、祁万顺的包子、白海记的旗袍等都成了享誉武汉三镇、名扬荆楚的品牌。近些年,武汉也有不少餐饮人出自黄陂,如小蓝鲸创始人刘国梁当年曾把湖北餐饮开到北京,元银甲的杨元银和鮰归的甘泉联袂登上央视,将湖北鱼鲜推到全国……
在汉口,至今仍有名叫黄孝南路、黄孝北路的地方,乃黄孝河之南北两岸,这里最早叫做“十八淌子”,在未改造前,这里是黄陂、孝感人进入汉口的重要水上通道。因为城市排污,黄孝河沦为武汉的“龙须沟”。1983年起,黄孝河一带推行了革命性改造,始有改观。1998年,黄陂撤县划入武汉,成为最大的一个区,而黄孝河路也慢慢成了一个繁华地段,摩天高楼也好,古旧城区也罢,他们在低声诉说着城市的变迁,诉说着黄陂人为求生计来到汉口的匆匆岁月。
倔强的黄陂人,在未来依然会步履不停,走向比天更蓝、比海更深的时空。
作者:舒怀
图片:舒怀、CCTV-2《回家吃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