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在年轻人眼中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3.0%的受访者表示,在春节申遗成功后,自己会更加重视过年的传统习俗。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儿越来越浓,各大博物馆陆续推出了新春特展。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中国工艺美术馆和首都博物馆,感受日渐浓厚的春节氛围。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过年——春节主题展”内,两名游客举着拓印春贴拍照留念。实习生 李蕊/摄
来北京游玩的李萍萍和李京艳表示,这个展览给人一种欢喜迎春节的感觉,自己好久没有体会到这么热烈的过年气氛了。她们觉得比起以往较为传统的过年方式,新颖的形式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兴趣。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过年——春节主题展”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灯彩(乐清首饰龙)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实习生 闫潇晗/摄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4.0%的受访者认为春节申遗成功可以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气象万千展”内,一名游客在拍摄广东醒狮。2006年,狮舞(广东醒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实习生 李蕊/摄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过年——春节主题展”内,不少游客在春节展板前参观。实习生 闫潇晗/摄
身着汉服来逛展的马怡然认为,春节申遗成功可以提高大家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也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过年——春节主题展”内,一个小朋友在体验拓印年画。实习生 李蕊/摄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内,游客正与蛇形灯彩合影。实习生 李蕊/摄
在首都博物馆“岁华纪胜——老北京民俗展”中,一名母亲正带着孩子阅读“欢乐元夕”展板上的内容。实习生 闫潇晗/摄
来自北京的王丹表示,以往的春节,往往都是全家在除夕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而今年她关注了更多相关的民俗活动,比如很多地方重新开放了庙会。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想在今年过年时亲身体验一些非遗项目或民俗活动。
在首都博物馆“岁华纪胜——老北京民俗展”中,一名游客在“拜年”壁画前拍照。实习生 李蕊/摄
前来观展的初三学生余沐霏和金可梓表示,她们都非常关注春节申遗成功,这也激发了她们想了解更多春节民俗的热情。
在首都博物馆“岁华纪胜——老北京民俗展”中展示的“福”字窗花。实习生 闫潇晗/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