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位于德国海德堡市的一家私人诊所 ,一位名叫托马斯·拉贝的医生不幸感染了新冠,命悬一线。

然而,当时尚处在新冠风暴中心的德国,却是一药难求,数以万计的德国重症患者只能绝望地躺在家中等待“治愈”。

抱着试一试的“侥幸”心理,托马斯·拉贝尝试着拨打了中国驻德大使馆的求救电话。



然而,令托马斯·拉贝作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中国政府竟在第一时间就紧急调集了3万只口罩,620瓶抗疫药品外加200套防护服,十万火急地送到了托马斯·拉贝的手中。

而为何我国要举一城之力来无偿地救助这位素未谋面的德国医生?概因在80多年前,一位名叫约翰·拉贝的德国友人,曾冒着被日寇屠戮的生命危险,以一己之力救下了南京25万的难民,而约翰·拉贝正是德国求救医生托马斯·拉贝的爷爷。

正所谓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何况约翰·拉贝勇救下了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免受日军的血腥屠杀--



1908年,25岁的约翰·拉贝开启了在北京的“穷游”之旅。气势恢弘、叹为观止的紫禁城,美轮美奂、造型各异的中式建筑,东方大国集大美的一切,无不让这位受艺术熏陶多年的德国年轻人痴迷其中,拉贝恨不得长住于此,以更好地领略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1910年,拉贝如愿以偿地入职了西门子在北京开设的分公司,这也为他后来名正言顺地长住北京提供了便捷条件。



拉贝以笔记述,详细地撰写了紫禁城的风土人情、逸闻趣事、时令美食等。由此,拉贝惊鸿一瞥地跃入了蜿蜒千年的中国文化长河。

1931年,拉贝被任命为西门子驻南京分部的部长后,他这才依依不舍地搬离了居住了长达数十年的北京城,只身前往南京这座被誉为六朝古都,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猝然地爆发后,穷兵黩武的日军便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同年8月,穷凶极恶的日军在上海及周边城镇与国民党军团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决战。



至11月8日,蒋介石政府见“大势已去”,便当即下令全线撤离。数日后,上海即被日寇迅速攻陷,而日军则趁势兵分三路,桀骜不羁地向南京开进。

在南京尚未沦陷前,作为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的总负责人,拉贝收到了总部要求他火速撤离的紧急电文。

但在中国旅居了长达20多年的拉贝,一时竟难以割舍对于中国的痴恋,思索再三,他决计留守于南京,静观时局的变化。

拉贝为了寻求“自救”和救助更多被日寇荼毒、悲惨至极的难民,他在所住的公寓外挂满了纳粹党的党旗。



概因当时,德国和日本已互结“同盟”,所以当灭绝人性、穷凶极恶的日军看到纳粹党的旗帜后,便不会贸然对此地发动武装挑衅。

一心向善、慈悲为怀的拉贝,为了收容数量庞大的南京受难百姓,他煞费苦心地在家中挖起了防空洞, 防空洞一时间也装不了潮涌般的难民。

拉贝又与南京鼓楼医院的医生以及在金陵大学任教的30多名国际友人共同商议,建起了一处“南京国际安全区”,给无处可逃的难民提供了一座避难场。



区内实行非军事化管理。鉴于当时日本和德国之间的“特殊”关系,加之拉贝又是纳粹党员,众人便一致推选他为安全区委员会的名誉主席。

而处在腥风血雨、惨遭日寇肆意屠戮的南京民众,此时已相继离去一半之多,而剩下的绝大部分平民,都是无处逃难、无处安生的社会底层人。

他们在得知有位大慈大悲的德国人建立了安全区后,为了寻求庇护,便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来,慢慢地,聚集到此地的难民甚至将整个安全区都给封堵了起来。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南京的难民,拉贝凡事必亲力亲为,他亲自着手建立了25座体量庞大的难民收容所,每处可容纳约1万人。直到12月12日,不修边幅、衣衫褴褛的拉贝,经过与众人的合力,才最终将难民们安置妥帖。

12月13日,祸国殃民、遗臭万年的国民党守城最高统帅唐生智下令兵败撤退,南京城就此彻底沦陷。而为了不让灭绝人寰的日军攻进安全区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当日下午,拉贝便带着安全区的旗帜大义凛然地找到日军进行外交斡旋。



因日本和德国曾签订过《反共产国际协定》,再加之拉贝所在的西门子公司能快速地恢复南京的供电,投鼠忌器,故而,狡黠、阴险的日本人便不会轻视他的这一“无礼”请求。

日本军情机关处负责人原田熊吉“善意”地告知拉贝,他们可以派遣日军驻守于安全区入口,区内可以留下驻防警察,但是除了警棍以外,不准携带其他武器。

即便拉贝如约遵守了日军的各种规则,但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日军还是时常来此进行军事挑衅,甚至一度想擅自闯入安全区,并扬言把将躲藏在里面的中国难民屠杀殆尽,但在拉贝的强势反击下,均未得逞。



神情落寞的拉贝,紧接着又躬身拜访各国驻华大使馆,希望他们能够对南京城哀鸿遍野的难民施以援手,他每天都如履薄冰地斡旋在各大使馆与日军之间,为难民们争取活下去的一线生机而不遗余力。

然而,拉贝的这一悲天怜人的善举却遭到了日寇的无比愤恨,日军高官随即向西门子总部表示了严重抗议,并要求西门子公司必须无条件地让拉贝立即离开中国,否则后果自负。最终在德国政府的强烈干涉之下,拉贝不得不含泪返回了德国。



在依依惜别之际,神情忧郁、无比悲痛的拉贝反复嘱托驻守在安全区的几十名国际友人,一定要竭尽全力保护好逃亡在此地的无辜难民,为他们争取活下来的一线生机……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经历过生死劫难的拉贝这才从监狱被释放了出来。此时,已经63岁的拉贝早已满面风霜、身无分文,一家人寄居在乡下,过着悲惨的苦难生活。



当南京的百姓在听闻拉贝出狱后的恶劣处境后,纷纷自发地为他进行募捐。即便当年没有得到拉贝救助的南京百姓也同样对他心生敬意。

在短短的数日内,南京政府就快速地筹集到了1亿元的法币,派特使亲自交到了拉贝的手中。拉贝瞬间夺眶而出的泪水,迅速地打湿了他手中紧攥的厚厚一摞法币。

1950年1月5日,拉贝在德国病逝,享年68岁,在他的墓碑上,只刻着两句话--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



约翰·拉贝先生的嫡孙,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托马斯·拉贝一直致力于中德医学合作和人文交流,并将这份中国情传递到现在,继续书写着拉贝家族三代人跨越百余年的中国情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