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获悉,2025乙巳新春将至,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准备了精品展览、年俗体验、阅读推广等多项春节主题活动,开放全新阅读空间,推出阅读积分制度,邀请广大读者到馆开卷过年,书香迎春。

精品展览展出书香新年味

春节期间,“笔走龙蛇”乙巳迎春书法展、“藏宝于民——乐居婴戏品”乐居主人婴戏主题藏品展、“粤讲粤叻”趣味粤语文化展在三馆区展览厅同步推出。

“笔走龙蛇——乙巳迎春书法展”设在文明路总馆展厅,集中展出王方、王祥、区广新、刘翠莲、张爱民、林树焕、赵小岩、徐壹民、郭晶、崔鹏、梁小清、雷径直共12位民盟盟员书法家的72件优秀作品。展出作品涵盖篆、隶、楷、行、草五体,风格各异。书法家们以书传情、以墨达意,歌颂先贤,弘扬传统,书写读书诗词和岭南风物,彰显岭南文化优秀特质和新时代广东精神。


笔走龙蛇迎春书法展。

“藏宝于民——乐居婴戏品”主题藏品展设在主题馆一楼展厅,以独特的“婴戏”为题材,以乐居主人(苏镜明先生)所藏、所作各类型“婴戏”艺术品,与馆藏相关古籍文献联合展出,在国内尚属首次,旨在向观众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童趣与生机的一面。婴戏图历经宋、元、明、清及至民国的长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现代人研究古代民俗文化、政治经济的重要图像资料,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览现场准备了纪念章,让读者把吉祥福气“盖”回家。


“藏宝于民——乐居婴戏品”主题藏品展。

“粤讲粤叻——趣味粤语文化展”在文德路分馆二楼展厅展出。对于广府人来说,粤语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承载着数百年历史与情感的文化纽带。展览以粤语文化为主题,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粤语文化,开启一段“粤讲粤叻”的学习与挑战之旅。


粤讲粤叻趣味粤语文化展。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还将在全省基层图书馆组织举办“童读同趣”巡展,包括“圆明园从前有多美”“最美中国色”“奇‘计’里的大智慧”“广府剪纸赏童谣”“粤港澳正在说”等。展览内容涵盖传统文化、科普、创作、拓展等26大主题,以丰富的阅读资源陪伴少年儿童欢享阅读,共度新年。

年俗体验备足岭南新年礼

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题馆举办“问书探非遗坊市”活动,展出岭南盆景技艺、岭南押花、广州彩瓷、广州刺绣、广州灰塑、广州剪纸、广式红木宫灯、佛山狮头彩扎、佛山木版年画9个广东非遗项目。同时开展集“玩”“赏”“学”于一体的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包括每天可“玩”的《中图非遗坊市图录》集章拼图,每天可“赏”的主题书展和非遗摊位展,参与周末可“学”的变装打卡和非遗体验课还可获得非遗文创礼品。春节期间,将推出年画、押花小夜灯、竹编、宫灯、广绣等多场风格各异的非遗DIY手作体验课。


问书探非遗活动。

“春来粤有福·灵蛇献瑞——2025年挥春送福活动”组织广东省优秀书法家在现场挥毫,创作春联和福贴挥春,免费惠赠读者,为市民送上最诚挚的新春祝福。

“云聚花市 声动迎春”口述影像新春专场活动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广州市荔湾区迎春花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荔湾区慈善会、广州融爱社会服务中心携手,用声音带领视障人士畅游荔湾迎春花市,并由口述志愿者进行花市口述影像导览现场直播,让特殊群体无障碍体验年俗、感受新春别样温暖。


“云聚花市 声动迎春”口述影像新春专场活动。

阅读推广开启新岁新喜“阅”

“灵蛇献瑞庆新岁 数智新春贺大年”系列活动线下在文明路主题馆二楼信息素养空间举行,线上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知了iKNOW”微信公众号发布。系列活动包括“智笔绘春·AI巧对迎新年”春联作品征集、“趣味民俗闯关”传统文化知识竞答、“名家谈传统文化”讲座、元宵灯谜会、“悦读年味 智启新春”春节专题阅读活动,让科技与传统对话、智慧与艺术融合,线上线下体验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我们的节日·春节”线下文旅体验活动设在文明路总馆,推出与春节相关的8个代表性民俗活动和古诗词印章供读者盖章打卡,引导读者在参与中增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开阔视野,涵养情怀。

过年期间孩子们怎么玩?怎么读?文德路分馆“爱心义工实验田”服务项目推出16场新春特辑活动,邀大小读者花式“阅”会,一起聆听春天的故事,踏上寻找春天的旅程,揭秘春节习俗,好好规划“新年小金库”。

此外,还有“来中图打卡吧!”春节专场活动、“年画迎春”主题文献荐读、“春天的乐章”广东省朗诵协会音乐舞蹈曲艺团迎新展演、乐龄新年诗会等系列迎新春活动精彩不断、乐趣无限。“阅读积分”活动即将推出,读者参与阅读活动所获积分将记录在读者卡上,可在“欢迎图书回家”免除外借书刊逾期款等活动中兑换相应阅读权益,让借阅更智能、高效、便捷。元旦全新开放的文学馆以“品读岭南·赓续文脉”主题书展和“书香盈门·文海拾贝”集章活动展示广东文坛累累硕果。这个春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读者相约欢欢喜喜过大年。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庄家茵 通讯员 苗苗

图片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