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和19日,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安徽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分别在合肥隆重开幕。这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学校共有14位省政协委员和1位省人大代表参加两会并围绕大会主题和各项议程,建真言、献良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合工大力量。一起来了解各位代表的提案内容和感想感受。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协常委、校长 郑磊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针对推动并完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将合肥打造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我提交了《关于组建汽车与交通新兴产业研究院的提案》和《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学仪器研究院的提案》。
在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学仪器研究院的提案中,我建议在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的“合肥工业大学高端光电仪器与装备创新支撑中心”基础上,依托相关高校院所,联合龙头企业,建设一个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学仪器研究院,开展高端科学仪器自主研发,支持建立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人才聚集高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安徽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安徽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民建合工大总支主委、文法学院院长 吴椒军教授
2017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相关领域立法,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这次会议我牵头并由其他九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制定《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的议案。2023年12月,安徽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省份,为确保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提交了《关于加强安徽省数据知识产权工作的建议》。
2024年12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案,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推动科普与科技创新紧密协同,充分发挥科学普及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我提交了关于修订《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建议。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审查,本次我提交的一份议案和两份建议均已立案。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建筑与艺术学院 陈刚教授
安徽省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拥有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在风貌保护、文化传承、空间利用、功能再生、遗产活化、创意策划等方面深入探讨,久久为功。在《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这篇大文章 从“一村一品”塑造到“多村多品”呈现的提案》中,我建议要具备“一村一品”的理念追求,保留自然、文化、风貌的底色;找准业态、产业、产品的切入点;确保集体和村民能够主动参与并从中获益;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返乡创业政策;构建整体协同、永续发展的良性机制。传统村落的区域联动需要完成连片村落或邻近村落资源的聚合、风貌保护的整合、产业发展的联合以及业态运营的结合。这既是传统村落实现“多村多品”呈现的核心要点,也是避免同质化现象的有效方法,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徐宝才研究员
安徽省是农业和食品产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食品加工产业基础,为食源功能因子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随着功能性食品和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安徽省企业对高附加值的功能因子产品需求旺盛,亟需加强本地研发能力。同时,安徽省食品产业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化、低碳化发展,食品合成生物学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路径。
今年我提交了《关于聚焦微生物资源挖掘,擦亮徽派食品产业招牌的提案》和《关于加强食源性功能因子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建设的提案》,建议建立安徽省食品合成生物学交叉研究院和食品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研究平台;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高效、绿色、安全的新型食品生产工艺,推动安徽省食品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技术人才,提升安徽省在食品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副处长、副主任 汪惠丽教授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聚力打造“三地一区”,特别是要建立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当前,安徽省抢抓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系统推进大模型、大算力、大应用,强化人才、数据等要素供给,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位居全国第六位,已成为国家多重战略叠加的重点区域。今年我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推进安徽省AI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提案》,建议应该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人工智能与传统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跨学科的新兴交叉领域;支持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建立完整的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开设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方向的课程;鼓励高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培养方案修订、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双创教育等,并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产业实践,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安徽省委副主委、数学学院 檀结庆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近年来,安徽省在工业大模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标发达地区仍存在短板。在本次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我作了以《发展工业大模型 驱动安徽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题的口头发言,提出目前在算力资源规模与布局,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能力,产业生态协同与配套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构建协同高效的算力资源体系,支撑工业大模型发展;推进数据治理体系建设,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强政策精准支持,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构建多维推广载体,推动应用快速推广;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增强协同创新能力等建议。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民革安徽省委委员、民革合工大总支主委、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 夏豪杰教授
近年来,我国半导体产业迅猛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当前,安徽省以长鑫存储、京东方、维信诺等优秀企业为龙头,在半导体、泛半导体制造产业已形成具有国内优势的产业集聚地。在以《加快发展半导体量测检测装备支撑全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为题的大会发言中,我建议安徽省以半导体量测检测装备为突破口,筑巢引凤,建设高端半导体量测检测装备研发平台;引育并举,打造半导体量测检测技术与装备创新创业人才聚集高地;自主创新,建立半导体量测检测技术与装备政校企合作研发体系;政策引导,推动半导体量测检测装备产业良性发展。这不仅契合国家集成电路制造“自主安全可控”的战略需求,也将带动全省半导体制造产业链提档升级。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民盟安徽省委委员、民盟合工大基层委主委、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 杨学志教授
很荣幸去年两会时提交的《关于强化科技赋能 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提案》获得了“省政协2024年度好提案”。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政协委员,我感到今年的大会隆重热烈,是一次高举旗帜、民主团结、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大会。各位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为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建真言、献良策。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2026—2030年)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我将把提高履职之能与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为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继续贡献力量。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民盟合工大基层委副主委、机械工程学院 张雷教授
为响应国家关于“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战略部署,高效建设安徽省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体系,我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扎实推进“双碳”工作的提案》,建议尽快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推进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民进安徽省委常委、民进合工大基层委主委、经济学院朱卫东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我在《关于创新科技金融引导我省技术成果转化、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提案》中建议,要加强政府、银行、保险、证券等多方合作,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创新开发推广特色科技金融产品;打造未来产业全产业链科技金融产品包,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运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科技创新估值模型,推进科技金融生态建设;政府引导促进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政府设立面向未来产业的贷款担保基金,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撬动金融市场贷款投向未来产业,壮大新质生产力。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安徽省委常委、农工党合工大支部主委、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王永红教授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至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度突破3亿人,占总人口的22%。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养老服务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医疗康复护理服务需求的提升,护理人员缺口日益加大。智慧养老和康养机器人将深刻改变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
在今年提交的《关于积极推进我省康养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提案 》中,我建议多方合作积极推进康养机器人产业发展;政府通过科研项目支持、引导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手段,推动康养机器人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加大科研投入,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联合研发和推广康养机器人和辅助设备,进行智能创新技术研究,加强与养老机构和医疗康复机构合作,共同构建智慧养老生态系统。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常委、九三学社合工大基层委主委、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卢剑伟教授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好,拥有奇瑞、江淮、蔚来等行业骨干企业。尤其是安徽省将汽车产业明确为首位产业,以整车、零部件和后市场一体化发展为工作主线,着力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为新能源产业注入了发展动能。在《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提案》中,我针对目前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仍存在的不足和挑战,提出推进整车企业之间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同创新能级,强化整车与后市场协同创新发展理念等相关建议。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闫峻教授
聆听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真切感受到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过去一年安徽省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取得的令人振奋的成绩,尤其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成绩较为突出,人才、资金、技术净流入态势进一步增强,美好安徽建设迈上新台阶。对于2025年工作,建议作为矿产资源大省,安徽省应进一步加大资源勘查和绿色开发的力度,为国家资源安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会长、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刘健教授
作为省政协委员,在2025年安徽省两会期间,我现场聆听了王清宪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亮出全省2024年“成绩单”,提出2025年度主要目标任务,从十一个方面做了重点部署,其中“科技创新”作为第二个方面被提出,体现了省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期望。报告从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深入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四个方面提出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思路清晰,举措务实,为安徽如何下好创新先手棋,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提供了行动的指南。
建有用之言、献有效之策、成有益之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学校将聚焦“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这一总体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为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安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 | 党委统战部
封图 | 孟雨
编辑 | 孟雨
责编 | 卫婷婷
投稿邮箱 | hfutxcb404@163.com
古韵贺新春!愿所有美好如“漆”而至
合工大放寒假了!这份超全服务指南请查收~
合工大干部教师热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