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中午,61岁的北京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秧歌队演员张淑英正在为接下来的演出做准备。几个小时后,在北方小年的这天,她和搭档登上隔壁高台村的“村晚”舞台,演一场非遗大戏。

中午12点,张淑英上好了妆,也穿戴好了行头。从苇子水村出发前,她就一直与搭档高连怀商讨表演细节。今年的春节与以往有点不一样,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再加上这是他们2025年正式演出的第一场秧歌戏,老戏骨们多少都有些紧张。


1月22日中午,门头沟区雁翅镇苇子水村,秧歌戏演员高连怀和张淑英正在商量表演细节。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苇子水秧歌戏”不是在台上“扭秧歌”,虽名带秧歌,却以唱戏为主。作为一种传统戏剧,它是苇子水村在年节、庙会、丰收、求雨等场合表演的一种民间戏曲,俗称大秧歌。

看戏的氛围早已不同,但演戏人热情依旧,尤其是在春节。“锣鼓声响,大戏一唱。一到春节演秧歌戏,就总觉得更喜庆了。”张淑英说。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地位。2024年末,承载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春节,正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下,全国各地人民也正在用不同的年俗迎接首个“非遗春节”。

用非遗戏迎接非遗春节

相传非遗苇子水秧歌戏已有三四百年历史。有专家曾说,该戏带有明代高腔戏的特色,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秧歌戏诞生于农耕文明中的戏曲,此后在农民中传承,在苇子水村已传十多辈人。

张淑英的学戏生涯从2019年开始,她现在固定演的两出戏是《沉香过关》和《刘秀走国》。学习秧歌戏的张淑英,第一次登台是在2019年的春节。“我记得很清楚,我扮的是小生沉香。大布带子一勒头,勒紧了,我就不舒服,更紧张了。”

张淑英所在的苇子水村秧歌队有30多人,他们基本都是苇子水村的村民,队里一半演员都比张淑英岁数大。老一辈人对秧歌戏有种特殊的感情,张淑英小时候就喜欢看秧歌戏。那个年代,看戏的孩子多、老人多,年轻人也多。在露天的村口,有站着和蹲着的,热闹非凡。


1月22日下午,门头沟区雁翅镇高台村,观看表演的村民拍摄节目。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俗学家刘魁立曾表示,节日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也是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不仅是唱戏,以前过年,人们会在马车上贴上‘日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的对联,猪圈鸡舍也被贴上‘六畜兴旺’的横批字条。春节贴春联,寄托的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走在街上,每个人都喜气洋洋。一些不认识的人会互相问候一句‘过年好’。”刘魁立说。

春节拜年,祈福祝愿,之前意难平、气不顺的事统统翻篇。在他看来,过春节重建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价值关系。

保护春节,依靠人民的生活实践

以前,苇子水村秧歌队的演员有三位老师,不过现在活跃的只剩下85岁的高增财。在登上今年“村晚”舞台的前一天,张淑英还跑去跟高增财请教。


1月21日下午,苇子水村,秧歌戏演员张淑英向师父高增财请教,为村晚表演做准备。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手眼身步法,处处是细节。张淑英说,一个念白、一段唱词,是要结合表情动作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推动剧情的发展。老师们在教唱戏和动作前,也会给队员详细分析戏中人物特性,让演员们“入戏”。

2007年,苇子水秧歌戏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作为春节期间的演出“常客”,苇子水秧歌戏成为当地人们庆祝新年的重要一环。

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杨利慧认为,春节申遗成功,会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激发了社会大众对这一传统节日的自豪感和更强的保护意识。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每次过年,父亲要给每个孩子做新衣服,也要蒸包子、炸酥肉、炸丸子,母亲和姐姐要趁着正月前把所有旧衣服都洗干净。到了大年三十,全家都忙到很晚。那个时候,辞旧迎新的意味特别浓。”

后来自己有家有了孩子,过年依然是一年中最重要、最值得期待的阖家团圆欢聚的日子。杨利慧说,记得有一年,打算自己写春联,带着女儿跑了好几家商店,才买到红纸。这种惊喜让人难以忘怀。

她认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春节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首先,政府应创造更多机会展现春节文化的丰富多彩,让社会大众能便捷地体验参与多样化的春节活动,如舞龙、舞狮、庙会、灯会等。

“非遗来自人民,其保护工作的全过程也应以人民为中心。所以,春节的保护,最终依靠的是人民的生活实践。大家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亲身实践,让自己的生活里充满春节的浓浓氛围。”杨利慧说。

她还提到,春节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人的智慧,为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契机。春节所蕴含的和平、和睦、和谐的文化精神,与人类共同价值观相通,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年俗要传承,也要有变化

高增财告诉记者,他们现已很难唱全本戏,更多的是只唱其中的一小段。放在以前,在春节唱戏是件大事,有些戏可以唱上三天。“比如以前唱《宝莲灯》,白天一场,晚上一场,每场两个多小时,可以连着唱上三天。”高增财说,沉香这个角色,要从白脸唱到花脸,从小生唱到武生。

“用非遗的苇子水秧歌戏来庆祝首个非遗春节,也显得意义重大。”高增财感慨,虽然演出的形式和氛围与以前不一样了,但人们的喜庆劲儿都是一样的。

在高台村“村晚”的舞台上,张淑英身着黄色龙袍,扮演的是汉光武帝刘秀。与以往露天唱台不一样,现在台上的演员在唱念做打,台下的老人们在有暖气的室内,一边吃着瓜子花生,一边点着头打着拍子。


1月21日下午,门头沟区雁翅镇苇子水村,排练现场,村民看得津津有味。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张淑英介绍,近年来,相关单位携手北京市曲剧团,组织专业编导团队走进苇子水村,对戏曲剧本、唱腔、伴奏音乐、传承人口述资料等进行记录整理,建立艺术档案。此外,经过专业戏曲编导、教师的指导培训,他们在唱腔、念白、身段表演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提升,舞台上的步法更加从容镇定。

北京民俗学会会长、民俗文化专家高巍认为,春节里包含了中国人尊重亲情、热爱生活等众多美好品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年俗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但变中应该有一脉相承的东西。“简而言之,年俗要传承,也要有变化。”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1月22日中午,门头沟区雁翅镇苇子水村,秧歌戏演员高连怀走过村间小路。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非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高巍认为,春节的申遗成功,对传统节日的弘扬和传承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是大家都能共享的文化资源,也可以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唱戏、演戏已经成为张淑英生活的一部分。有些时候,她会在家里念念唱词,哼哼调子。在刘魁立看来,非遗不仅仅是历史现象、历史存在,它更是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看,被列入非遗名录后,春节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杨利慧表示,过去过春节,我们就自己分享。现在过春节,会影响整个世界,像春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祈福纳祥友爱团圆”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会传到更广的地方。

“人人都是传承人,对非遗的传承保护负有责任。还要做好‘双赢式’的转化发展,非遗不是文化遗留物,而应该融入现代生活,重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杨利慧说。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