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的恶 老师的‘瞎’”,日前,贵阳8岁女童被欺凌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当地政府发布情况通报称,此系贵阳市实验小学二年级某班4名学生对1名同学实施殴打、辱骂等欺凌行为,被欺凌女童家属发公开信称,通报中最基本的欺凌人数与监控事实不符。1月24日,被欺凌女童家属接受南都专访,还原更多欺凌事件发生后的种种光怪陆离,视频中在场的班主任表示,什么行为是打闹、什么行为是欺凌,她作为老师比家长清楚。

欺凌视频刺痛了很多人的心,当然,对于“什么行为是欺凌”,公众可能还是不如那个在现场低头不语的班主任、向周边同学低语“别理她”的值班老师更清楚。但最起码,受害女童监护人应该对孩子的疼痛更感同身受。

因为穿过一件灰白色的抓绒外套,就被认为土、是“农村来的”,戴听力障碍助听器的女生被群起攻之,从言语上攻击开始,逐渐发展成撕抢书,不让排队吃饭,直至演变成暴力欺凌。扯头发、骑脖子、用书或水瓶打头和脸……小学二年级的课堂监控视频显示,多名学生对同班女生的暴力欺凌,就发生在班主任老师的“眼皮底下”。被欺凌女童家属通过监控统计,“一个月内女儿被欺凌42次”。在视频引发关注后,当地对九个月前的这起欺凌事件的处理结果旋即出炉,4名学生被训诫,学校领导批评检讨,欺凌在场的班主任记过、取消评优,说“别理她”的值班老师被调离涉事学校。

到底有多少人参与欺凌?官方通报人数与视频证据无法对应,更遑论还有监控盲区里被害女童讲述并有人可证明的“被按在墙角打到呕吐、尿失禁”,一场持续相当长时间的校园欺凌,情况通报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最起码的施暴人数、次数等基础信息不应该出现偏差,或许如涉事教师在私下沟通时所言,有一些被认定为打闹,有些才被评定为欺凌,即便如此,判断标准、理由也应当向被害人家属详尽地解释说理。

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学校、教师应当及时制止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实施救助,而且作为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在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侵害时,还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及民政教育等其他主管部门报告。欺凌事件已经发生,学校依法有强制报告义务,是模糊化冷处理,还是大张旗鼓地去报告?按照法律规定,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但这个“及时报告”到底是怎样的报告,如何保证其报告质量,确保报告不缺斤短两,是考验具体法律实施的一个关键细节。

哪些欺凌被弱化成了打闹,哪些欺凌又从参与人数上疑似被做了手脚,一些低龄欺凌者为何会对学校的所谓监控盲区也如此熟稔于心?再加上被取消评优的失职渎职的在场教师,和可能又被调到别的学校去继续说“别理她”的值班老师……欺凌的个案或许被揭开,但校园欺凌的环境依旧存在,恶魔可能就藏在细节里。

不夸张地说,正是老师的“瞎”在圈养施暴学生的恶。对于学校、教师对校园欺凌的无视与默许,不能只是责令改正与处分,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最后有明确兜底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真相的遮掩比校园欺凌更恐怖。

很难想象,班主任的在场却低头不语与值班老师的低声细语“别理她”,其冷血无情与不愿伸出援手,对被害女童的心灵造成多大的戕害,孩子们对老师的最起码信任与尊重,在那一刻或许丧失殆尽。这样一个事件值得反思——身为人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做点什么,避免悲剧的发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