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向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闻名,连风都带着江南特有的温柔。
可是2024年6月24日的那个黄昏,这座以温婉著称的城市却淌了一滩殷红的血。
一把挥舞的刀,劈破了车站原本的喧闹与平静。
恶徒周加胜像是从雾里窜出的噩梦,无业、欠债、走投无路,满心怨恨无处发泄,便将刀口对准毫无防备的母子。
那日本母亲护着怀中孩子,惊呼声中,孩子也吓得发不出声音。
寒光乍现,血洒在人行道上,一时间尖叫声与脚步声混作一片。
只有一个人逆流而上。那是校车引导员胡友平。
54岁的她,手里拽着安全指引旗,几乎没有片刻迟疑就冲了上去。
也许是多年来照顾孩童养成的天性,也许是她心里存着念头:
要是我不阻止,孩子还能有命吗?
她与恶徒扭打在一处,旗子不敌利刃,最终没能护住自己的性命。
等警笛呼啸而至,胡友平倒在地上再也没有爬起来。
她的鲜血,染红了那面校车引导旗;她以身挡住了黑暗,却没能再见到天日。
后来,这震动全城的案子很快进入审理。
2025年1月23日,一审宣判:
周加胜,故意杀人罪,判死刑。
法槌落下的时候,整个法庭仿佛压抑得连空气都窒息。
有人说他“借债度日”,有人说他“刚从外地来苏州”,也有人感慨“这是走投无路的疯魔”,
可人心一旦扭曲,刀锋对准无辜者,再多的理由也掩不住血腥。律法之刃最终划破了他的绝望。
时至今日,公交车站又恢复了往昔模样,
人们边候车边闲聊,仿佛那场刀光血影只是一场过眼恶梦。
可依旧有人会想起那位已经离开的引导员。
她的名字叫胡友平,被追授了“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一声“阿姨”,一次“站在孩子身前”的举动,成就了她最后的英勇。
她用一己之力照亮了那天苏州阴霾下的昏暗。
这个世界不止是纸伞下的小巷,亦有突如其来的黑暗与暴戾。
孩子们应当走在阳光下,而有人要为他们去挡刀锋。
1
2025年1月9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这是一桩曾引起不小震动的案子。
日本母子在公交站被刀刺伤、一个中国女性为挡刀身亡,终在今日开庭。
按理说,中日两国当初都颇为关注,多少人以为会闹得沸沸扬扬。
可这几天,网络上没有官方的公告传播,只有零星几家媒体:
在开庭当天才发布消息。
透露消息的只说是中日相关人士:
而他们前一天才透露此事。
没人解释缘由,也没什么现场报道。
就像一阵风吹过,没人拦得住。
当初惊动四方,如今却成了一张平淡的庭审排期表——时间、地点、案由,仅此而已。
有心人想问个究竟,但并未见更多消息流出:
也没有公开庭审的信息。
案子依然是那个案子,影响依旧很大,但在此刻却失了声音。
仿佛公众记忆在几个月里被消磨殆尽。
人们绕过法院大门匆匆而过,留下一个问题悬在半空。
曾经轰动的事实,为何如今静得好似从未发生?
2
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例行记者会里称这是一场:
偶发事件。
并在记者问到如何评价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时,回答道:
你生活在中国,相信能感受到中国很安全。
在当地警方的通报里,没有点名仇日或报复社会,更没提那名行凶者的身份和动机。
毕竟:
说太多有风险,说太少也无妨。
偶发二字用处广泛,既可以安抚情绪:
也可以终结追问。
日本方面则敏锐得多。
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向苏州市提出交涉,要求公开案件信息、加强警备。
日本驻华大使馆对胡友平的英勇行为表示敬意、哀悼,还降半旗致哀。
随后又宣布给予胡友平直系亲属:
永久居留权,发放抚恤金。
这举动让部分网友感到尴尬。
苏州当地给了个:
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大使馆那边却是降半旗、发抚恤金、给居留权。
听上去,像两家比着表达敬意。
哪一种更能给逝者家属以安慰,很难说。
还有网友在网络上变身福尔摩斯,有人替胡友平鸣不平,也有人:
把矛头对准那对母子。
他国国籍引发的情绪,就像火烧起来容易,想灭却要费劲。
于是网络平台开始删帖,大概是怕火越烧越旺。
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与逻辑,爱恨交织也不外乎如此。
有人关心作案动机,想问问52岁的行凶男子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有人试图把仇恨简化为民族情绪,他们:
盯住了日本人这个标签。
也有人痛惜胡友平的去世,说这是一片善心的牺牲,却也只能以叹息收尾。
3
2024年6月24日,下午四点,新地中心公交站。
那天阳光像火,炙烤得人睁不开眼。
本来,那只是一段寻常的初夏时光,嘈杂、潮湿,正好配上汗味与汽车尾气。
不过所有描述,都无法改变接下来发生的事。
一辆黄色校车缓缓停在站台,被太阳照得亮堂堂。
几个孩子在等车,家长们客气地寒暄,估计他们并不知道:
自己正站在那把刀的路径上。
中年妇女胡友平是这辆校车的引导员。
她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们排队上车,好像小学老师那样唠叨,又像个母亲,眼里装着孩子们的手足无措。
或许她自己也没料到,几分钟后,自己会被一个陌生男子的刀光击倒。
如果不是那一声尖叫,大家也许只会埋头刷手机,或者跟孩子谈今晚吃什么。
然而尖叫响了,世界就被一把刀搅得天旋地转。
那名52岁的男子挥刀冲向一对母子,他的表情很坚决,似乎早就认定非要把刀捅进某个人的身体才算数。
胡友平并没有犹豫,直接扔下手里的活儿:
挡在了刀和那对日本母子之间。
她多年如一日的工作经验告诉她,遇到危险,先把孩子护住。
只不过,她以前对付的是过于拥挤的人流或突然急刹车的公交车,而这次:
是一把真正的刀。
校车司机随后加入了搏斗,周围有人尖叫,但更多的人一时愣在原地。
也有人掏出手机,想要拍下点儿什么,还不知道:
拍出来能不能在网上发得出去。
最后,人群反应过来,上前合力制服了那位行凶者。
毕竟,见义勇为的故事并非只存在影视剧里,而这里:
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度。
孩子们安然无恙,瘫坐在地上的母子吓得神色惨白,而胡友平倒在血泊中。
两天后,她没能等到奇迹,医院宣告抢救无效。
有人提到,这名男子行凶的目标是:
日本人。
最后,挡在他刀下的是一位中国大姐。
有人说这是:
偶发事件。
4
2024年11月29日,该案嫌疑人已被起诉。
到了2025年1月9日,案子第一次开庭审理。
也许审完后会有新信息,但更多可能是新的问号。
胡友平的家人,不得不开始孤军作战,去办理各种证明,去接受多方慰问,或许深夜里还要应付:
那些追问为什么要出头的声音。
有人可能会安慰她的亲人,起码日本那边会给补偿啊。
但这样的补偿,能替换掉那条鲜活生命吗?
校车上的几十名日本孩子虽然没有受到身体上的伤害,但:
恐怖的氛围一旦出现便无法轻易散去。
多年以后,他们可能还会记得老师口中的那句,当时站台上有个阿姨,保护了你们。
也许他们不知道,那名阿姨为了保护他们挡住了刀。
就像一段城市传说,随时间流逝,越来越朦胧。
悲剧落幕,剩下的是漫长的审理程序和各怀心思的舆论。
到底是什么样的恨意,让一个52岁的男子冲进人群举刀。
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普通妇女毫不犹豫冲上去挡刀。
如果说这是偶发,那我们就再等下一次偶发吧。
就如同某些人随口说的口头禅,无可奈何,然后抬头看看被灼烧过的天空:
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
或许有人会在公园长椅上,或者某个论坛里再讨论几句,但更多的人,早已经转身去为自家孩子准备下一顿晚饭了。
究竟该怎样评判这个世界,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反正,最安全的国家已经发过通报了,偶发事件也已经立案、审理。
一切井然有序,仿佛夏天的炎热和那一地血迹都只是一场幻觉。
就算记得的人,还会记得多久呢?
再回看那条消息,胡友平,女,54岁,为阻止嫌疑人刺伤母子,不幸殉职。
简短几句话,好像世界就这样记录了她的离开。
这才是最让人无奈的地方。
热闹的城市终将平静,只余下一点闷热,和一句话:
她怎么就这么冲上去了呢。
没有答案。
就像谁也说不准:
那把刀会不会再次出现。
只是人们已经学会了把新的不安,重新包装成偶发,再往舆论里一扔,像石子沉入河底。
水面倒是恢复了平静,但那个漩涡似乎还没散去,或许在河底翻滚,等待下一次机会。
文/孟妮卡、李宇琛
第一次发布于2025年1月9日
第二次修订发布于2025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