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当前,地方“两会”正在陆续召开,民生实事承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备受社会关注。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把惠民生的实事办好、暖民心的好事办实,让群众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实”是前提。兴办民生实事,让群众得实惠,关键在一个“实”字。一方面,要把需求找“实”,主动到基层一线、群众身边,面对面与群众拉家常,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主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结合信访接待、矛盾化解,广泛搜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需求诉求。另一方面,要把对策谋“实”。坚持问计于民,强化基层调研,把准问题的关键点、要害处,让民生实事能真正解决群众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回应好群众诉求。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民生实事项目,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的标准,真正拿出实招、硬招、高招,以精准施策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办”是关键。一张张民生实事清单,就是党员干部的履职清单,如何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好,是检验党员干部能力和作风的一把标尺。在群众的困难和问题面前,是主动靠前、迎难而上,还是“能拖就拖”“该办不办”“打折再办”,反映了党员干部抓落实的态度和决心。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坚决杜绝懒散拖沓,不等不靠,把任务落实到人、把时间精确到天,以马上就办的雷厉风行,将每一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要敢抓敢干、真抓实干,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以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跟着一件干的精神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好”是根本。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口碑是试金石。有这样一种情况:地方政府办了事,但老百姓并不认可。一个原因就在于,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群众获得感不强。为民服务,就要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里。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真正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坚决不做“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要健全为民办实事的管理、运营、服务等长效机制,对已完成的项目开展“回头看”,做好效果评估,通过“晾晒评比”促进工作质效提升,以办好一件实事推动解决一类问题。要加强工作统筹,推动办实事与日常工作、中心任务紧密结合,把办实事中的好做法固化下来、延续下去,不断放大惠民效应,以一件又一件群众拍手称赞的好事回应关切,用实际行动让群众舒心满意、称心如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