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4日讯“新建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15个”“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开展棚改回迁安置攻坚行动”……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强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下功夫、求实效。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25年,将“办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句暖人心、聚民心的承诺,不仅反映出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也展现了未来政策的新动向。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回顾过去一年,一份份亮眼的山东民生答卷温暖人心——2024年,全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6.2%;城镇新增就业124.5万人,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吸纳就业29.1万人次;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60%,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数量跃居全国第一;城中村改造安置30.7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万户……这本“民生账本”浸透着满满的为民情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山东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建议和提案,比如“一老一小”代际供养,比如促进医疗护理行业规范发展,比如全民参与食品安全共治……这些多元化的民生话题,是时代进步的注脚,更为今后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如何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件“头等大事”办得更好?在代表委员们的回答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根本,是我们一路披荆斩棘、创造辉煌的力量源泉。另一方面,就是应时而动。这个动,除了身体力行,还要善“动”脑筋。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要用发展思维补齐民生短板,要深刻认识民生改善对撬动发展的作用,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可以说,今年山东两会上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是山东聚焦群众“心上事”、答好民生“幸福题”的生动呈现,更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核心要义。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