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中铁十四局济南市黄岗路黄河隧道盾构项目部里依然忙碌着。只有项目部门口挂起的两个红灯笼,在悄悄装点着这里别样的“年味”。
“盾构机报警了,显示喂片机润滑系统位置有问题,快去看看什么情况。”
“收到,收到。”
接到报警提示,一眨眼工夫,项目机电领班吕聪就没了踪影。他快步走进这台名为“山河号”的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先确认油脂过滤滤芯是否工作正常,又来到喂片机上,查看油脂分配阀,最终锁定了堵塞的出油点位,半小时内便组织工人疏通了管路。
“喂片机是盾构机上运输管片的装置,一旦出现堵塞,就会影响管片运输,要及时恢复。”聊起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大家伙”,吕聪像聊自己的“小伙伴”:盾构机有上万个零件,各类管线、电路如毛细血管一样错综复杂,遍布全身,稍有疏忽,盾构机就会“消极怠工”。
“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直径17.5米,相当于6层楼高,配备带压复合型刀盘、伸缩式主驱动等先进技术和超前地质预报、同步注浆检测等智能化装备系统,开挖面积达到240平方米,每环管片达到12块。吕聪的工作就是给这台“地下蛟龙”进行维护保养。
在机器轰鸣、密集狭小的空间内穿梭攀爬,按照《盾构机点巡检表》中的设备点检要求,对推进、拼装、泥水循环、同步注浆等主要系统进行逐条检查,吕聪经常在盾构机上一待就是12个小时,每天与液压管路、水气管等打交道,身上满是油渍和泥浆。
但“00后”的吕聪却很少说苦。年纪轻轻的他已是工程“老兵”了,不但参与了“山河号”的监造,还参加了武汉和平大道南延工程的建设,当时也是国内最大直径单管双层盾构隧道,开挖直径16.03米。就是在那里,他不仅了解了盾构机,还掌握了驾驶盾构机掘进的技术。
临近春节,项目部约有一半人留守,保障项目不停工,其中就有吕聪的“师父”——黄河隧道机电部部长贾培剑。不久前,他回了趟家探亲,赶在过年前回了项目部,家里人埋怨他“大过年的从家往外跑”,他笑着说盾构机不能没人盯着。
“紧”是贾培剑来到项目部后的明显感受,尽管他已经干过不少“穿黄”工程。标准、要求卡得“紧”,项目人员的神经绷得“紧”。
这种感受主要因为项目难。首先是穿越的地质复杂,不管是钙质结核还是粉质黏土都是盾构机掘进的“拦路虎”。“山河号”盾构机开挖面积达240平方米,每掘进1环就会产生1200立方米废浆,每天会产生上万立方米废浆,废浆处理也是难题。此外,“驾驶”全球最大盾构机,体验前所未有但经验也无从借鉴。
项目的建成不仅意味着济南再添一条重要的跨黄通道,也代表着我国在隧道建设上的再次飞跃。中国工程院院长钱七虎曾表示,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是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它的建成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说明我国掌握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大直径、超大直径的隧道建设技术。
这项“超级工程”最终落在了这支平均年龄30岁,“00后”占比近三成的年轻队伍身上。“大家把问题想到前面,把解决方案列在前面,针对遇到的新问题,在老办法的基础上反复尝试。”贾培剑介绍,项目首创废浆“提浓+压滤”系统组合工艺,采取安装颚式破碎机、增大泥浆管路直径举措,研发双管路液压采石装置等,实现盾构高效掘进。
项目建设以来,以每日平均16-18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并实现最高月进尺426米,创造了17米级盾构施工世界新纪录。目前隧道已成功掘进超1300米。
“今年过年和盾构机一起过。”贾培剑笑谈,不过项目部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和文娱活动,很多家属也会来过年。
记者离开项目部时,暮色沉沉,项目部门口的红灯笼亮起来了,过年的味道浓郁了几分。回程途经济南济泺路黄河隧道,不过五分钟便穿越了黄河。可能很多市民不会想到,就在两公里外的黄河水下,一群年轻人正在建设着另一条超级隧道,为城市发展打通着一条大动脉,为“基建强国”贡献着青春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