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王海跃


1月13日,政协吉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人民网记者关思聪摄

一年一度的省级两会,是观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窗口。在1月13日至17日召开的2025吉林省两会上,吉林向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高含金量的年度成绩单:2024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53.2亿斤,产业投资增长10.1%,转化科技成果3609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全年总天数的92.9%……会场内,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是欣喜,是鼓励,更是信心和希冀。

2024年,吉林真抓实干,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省振兴发展根基更稳、动力更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十五五’”如何实现?在满载憧憬的2025年,吉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徐徐铺展。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黑土地上粮满仓


吉林梨树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人民网记者王海跃摄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播种面积达到8780.7万亩,单产连续3年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总产量达到853.2亿斤,全国第4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吉林省粮食产量首次跨上850亿斤台阶。这让全场掌声雷动,也让扎根基层的农业工作者王贵满倍感振奋。

在田里摸爬滚打40来年,王贵满与相关专家潜心研究并推广“梨树模式”,全力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截至2023年,“梨树模式”试验田已连续5年突破每亩地产一吨粮。“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如今,提起脚下这片黑土地,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如何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以推动粮食产量迈上千亿斤新台阶?

作为吉林省人大代表的王贵满,在2025年吉林省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开展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竞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建议:“我认为,应在全省组织开展主要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竞赛活动,围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我省粮食作物高产水平。对高产田种植大户予以表彰奖励,在全省营造争创高产田的浓厚氛围。”

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的吉林,也是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有广袤的平原、连片的土地。得益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先天优势,吉林粮食产量已连续4年突破800亿斤。

全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吉林不止局限于粮食生产。2024年,吉林肉牛屠宰量实现翻番,由全国第11位跃升至第5位;人参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梅花鹿产业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3100亿元,增速居全国前列。


吉林人参。人民网记者王海跃摄

“建议党委政府持续出台推动延边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支持我们带动广大养殖户进一步壮大产业链,着力研发新产品、培育新动能、增添新收益。”

“人参作为我省代表性道地药材之一,应以其为切口、为示范,深度融合道地药材‘两链两端’,带动全省道地药材产业上台阶,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

代表委员集思广益,为吉林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供新思路。

新的一年,吉林省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发展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高水平农业强省建设,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拼经济稳增长 老工业基地向“新”而行

2024年,吉林省发展韧性如何?

“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累计培育认定省级未来工厂4个、智能工厂27个、数字化车间(生产线)50个,有效带动一批企业上马‘智改数转’项目,充分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优质企业培育走深走实,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9家,体现了我省工业经济发展韧性增强。”在吉林省两会“厅局长通道”上,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宋刚给出了答案。

走进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记者看到了由中车长客自主研制生产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


由中车长客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人民网记者李洋摄

“2024年,我们对列车进行了时速160公里的满载运行试验,这标志着氢能在我国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新技术研究部副部长王健说,“此前氢能源和轨道交通装备的组合还是一个空白,有多年经验和技术的加持,我们敢为人先。”

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多年来,吉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振兴脚步铿锵有力。

目前已有117颗卫星在轨运行的“吉林一号”卫星全球组网,对外发布的世界首个高清全球年度一张图,不仅是精准描述全球时空格局变化的重要依据,对构筑世界级精细化遥感应用服务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珩辉光电测量技术(吉林)有限公司,温室气体浓度监测仪就像一只灵敏的鼻子,可以“嗅”出大气中的碳排放浓度变化,精确测量出碳排放量,为实现经济社会各领域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围绕“新”字做文章,吉林振兴进入“上升期”和“快车道”。

值得一提的是,逐年火热的避暑游、冰雪游也为吉林的向“新”而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24年,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出游总花费均增长20%以上。


2024—2025雪季,吉林大地热雪沸腾。人民网记者李洋摄

“如今,旅游消费呈现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特征。要变‘流量’为‘留量’,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不同游客群体需求。”吉林省人大代表赵兰菊建议,要开发“自驾+探险、自驾+民宿、自驾+旅居、自驾+冰雪”等新玩法,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通过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和情景再造,创建独特的品牌形象。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吉林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持续打造旅游万亿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老工业基地“新”欣向荣,生机无限。

增进民生福祉 发展成果和人民共享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2024年,吉林省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全面完成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7个领域的25项民生实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5.56万人,高校毕业生留吉突破15万人,新增助老餐厅餐点1327个……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在这一串串稳扎稳打的“民生数字”中清晰可见。


长春市飞跃街道三佳社区敬老餐厅内,市民正在选取午餐。人民网记者李洋摄

吉林省政协委员李旭东表示,当前,“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先医后付”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政策成效显著,各医院也积极推出“预问诊”创新模式等新举措,解决了患者困难,节约了医疗资源。“我认为,可进一步探索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应用,全力助推吉林医疗事业高质量蓬勃发展。”

“家政服务行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市场需求量大,二是入行容易干好难。”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统筹稳岗扩岗、技能培训等措施,让来自家政服务行业的吉林省人大代表高洪明感触很深。在他看来,无论是稳岗扩岗,还是加强培训,都是行之有效的举措,建议相关行业在多渠道招聘、强化专业培训、拓宽用工信息方面提前做好布局。

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办成更多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两会期间,吉林省召开两会民生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易环宇介绍,2025年,吉林省将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困难群体救助、教育惠民等七个方面20项民生实事,释放出“只要是涉及民生的事、只要是百姓的事,都要积极回应、想方设法去做”的强烈信号。

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吉林将持续推动民生改善,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