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沧州市东光连镇及其周边村庄,有一支戈氏家族,人称景州戈氏,景州连镇戈氏原籍浙江嘉兴府嘉兴县感化七都,于明永乐年间迁至直隶河间府景州之连镇(俗称景州戈氏),始祖为戈惟善,现繁衍的村庄有东光县的连镇、皂户陈村等,景县的连镇、大端庄等,阜城县的戈家坟等。
(四)家风醇厚
作为一方望族,景州戈氏无论在本地还是在外地,都有着很好的声誉。在明代,有一本书《见闻杂纪》,作者是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李乐,在这本书的第九卷,就记录了一个与戈氏有关的事。
原文是这样的:“乙卯,同年钱君锡赴会试,道病卒于闸河之莲儿窝(今连镇)。其兄镇,庚子举人,同行,遭弟丧,殡成礼。访窝中大姓有戈者,求借一室停棺。戈不但诺之无难色也,开正门,延棺入,家人俱为衣麻。及次年而返。”从这段记载可以还原一个故事,即嘉靖三十四年(1555),一名叫钱锡的人进京参加会试,路过运河边的连镇,不幸得病去世。当时他的哥哥钱镇把丧礼办完,打听到连镇当地的名门望族有姓戈的,就前去请求借一间屋子,用来停放弟弟的棺材。戈氏不仅答应得毫无难色,而且打开正门,请棺材进来,家人还都披麻戴孝,很上隆重。第二年,钱镇返回南方老家时,才带着弟弟的棺木返程。作者在叙述完这段故事后,感慨地写到:“古道厚德,戈殆罕其伦匹焉!”即戈氏的古道热肠,深厚的德泽,几乎特立于其他家族之间。
这无疑是一件善事,那么,文中的钱锡、钱镇又是什么人物呢?据考证,钱氏乃浙江望族,家庭背景相当了得。
钱镇(1509-1596),字守中,号南离,改号澹庵,浙江归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科进士,累官兵部郎中。退休归乡后,创建思溪精舍,又结逸老社。是明代理学名儒,他去世后人们将他的牌位置于他的老师明代大儒唐枢牌位一侧,接受后人的祭祀。他一生著述丰富,有《樗全堂集》10卷、《国计边防风俗书》、《古今通史》、《经正录》、《学术书内外篇>。
在连镇去世的钱锡,字与冲。嘉靖三十四年(1555)乙卯科举人。
钱氏先世为吴越武肃王钱镠后裔,自古名人倍出,就此文涉及的人物讲,钱镇的儿子钱士完为万历八年(1580)庚辰科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钱镇的孙子钱元慤为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曾弹劾魏忠贤专权,一时望重朝野。祖孙三世进士,均在朝廷担任要职,一时传为佳话。
近代以后,钱氏也是人才济济,如钱玄同(1887-1939),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字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三强(1913-1992),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江北望族戈氏与浙江望族钱氏有此一段佳话,是南北文化的一种交流,也是北方文明的见证。
(五)社会关系深广
景州戈氏作为地方望族,一些地方官宦也格外重视,这在一些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
在《戈氏族谱》中,有一篇《戈氏宗书》,就是时任嘉兴知府的刘悫撰写的。刘悫,字致卿,号唐岩,江西万安人,刑部侍郎刘玉之子。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曾任浙江嘉兴知府,在任期间抗击倭寇有功。后历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南京大理寺卿、南京工部右侍郎。隆庆五年(1571),主持重建黄鹤楼。他知识广博,能诗善书,长于撰述,有《唐岩文集》。
刘悫在这篇《戈氏宗书》中,开篇便写到“仆入嘉,即知嘉有巨姓戈公族,顾生也晚,不及一睹其先辈风仪。”随后记述了他与戈定远、戈止、戈旭祖父孙三代的交往,并对戈氏以很高的褒扬:“嘉邑有奇伟人,若此者三年不一见之,而见于送行,见于寄诗,徒令人想慕而不可卽,真当世之伟人哉!观其父子品概昂昂,则戈氏得以亢大宗以显先德者,均于伊父子赖也”。于此,足以见地方行政长官对地方大族的重视。
在《戈氏族谱》中,还有一篇沈淳的《戈氏家乘序》。沈淳,字惟厚,号拙庵,浙江嘉兴人。宣德十年(1435)举人,正统元年(1436)进士,历任吏部员外郎、刑部主事。著有《拙庵集》《嘉兴府图记》。沈淳在《戈氏家乘序》对戈氏家乘的续修情况进行了记述:“甲子仲春之庚寅胜峰戈公雄乞予作戈氏世谱序,以世系纲录一编,盖自元王而三代以迄宋元至于我朝传世,已极迢遥”。
下面是景州戈氏因出仕做官而产生的人物关系。
徐阶(1503-1583),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明松江府华亭县人(今上海松江区)人。早年即工诗文,善书法。嘉靖二年(1523年)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延平府推官、黄州同知、浙江按察佥事、江西按察副使、礼部尚书,后为朝廷首辅。这样一位政治人物,与曾任松江府教授的戈止多有交往,当《戈氏族谱》书成,戈止邀请徐阶撰文,徐阶欣然写了一篇《戈氏家乘序》,在序文中写到:“吾友止也,珍袭先世宗源,萃而成卷。梁溪华氏题其端,曰‘戈氏世宝’,吾敬而阅之。叹曰:翰墨之宝,惟其所系不惟其工,关乎先人血脉者宝,出乎先人手泽者宝,识乎!”对戈氏敦祖敬宗的续修家谱的行为给予赞誉。在序文结尾,思及自己的家世,不仅感慨地写到:“先考是岁中叶传辑甚鲜,先祖当年手泽已就澌冺,尚可得于高曾上耶?复兹宝,不胜黯然有感于吾友也。”
李时(1472-1538),字宗易,号序庵,任丘鄚州镇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编修,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历任礼部右侍郎、户部侍郎、礼部侍郎、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谥文康。著有《南城召对录》《薇花堂集》等。
李时为曾任南京刑部尚书戈瑄撰写墓碑,即《明资政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致仕进阶资德大夫政治上卿赠太子少保戈公墓表》,其中有:“公交先公最厚,时且雅辱公爱,谊其可辞。”道出了与戈氏的交往渊源。正文中详细记述了戈瑄一生的经历,并对其一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政实绩,文辞中肯,无溢美之辞,均忠诚直言,是研究戈氏及戈瑄颇有价值的一篇文章。
屠应竣(1502—1546)字文升,号渐山,屠勋子。浙江平湖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由郎中改翰林,升右谕德。曾主持江西乡试,当道官员以儿子相属,竟然不予取,很受当时人的称赞。工书法诗文,著有《兰辉堂集》四卷。他与曾任云南道按察司副使的戈定远有交往,在他亲撰的《戈氏家乘序》中写到:“我友脩庵戈宪副公,自冠冕逢衣起,卓然以节义文章雄于缙绅衿弁……公示予并属,以序之。”说明了他与戈脩庵为朋友,应邀为《戈氏家乘》写序。
石珤(1464-1528),字邦彦,别号熊峰,藁城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7)与兄石玠同中丁未科进士,历任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翰林院事、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石珤可谓是河北名人,在当世及如今都有很高的声誉。他与戈瑄有交,戈瑄去世后,他亲撰碑文,即《墓表》,在中《墓表》称戈瑄“天性开直,贤而能让,有劳而不伐,故累经夷险,卒能成其令名,以寿考终,可谓长厚君子”。他能为戈瑄撰写墓志铭,并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也可以看出戈瑄在当时朝廷官员中有着相当高的威望。
与景州戈氏有姻缘关系的相关的人物。
钟一元,字太初,号侍山,秀水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进士。观兵部政,福建福宁知州,起复补膜州,升员外。福建福宁知州,营西城六百余丈,甫竣,而倭至,守御有备,民徳之。嘉靖二十九年,倭寇先犯长乐县,随后三次进攻福宁州,时任知州的钟一元拒战牺牲。这样一位抗倭英雄,与戈氏有姻亲关系,在《过戈氏家乘小序》中直接署名“甥钟一元顿首谨撰”,可见其母为戈氏女。在此序中,他给予戈氏人物及兴盛给予很高的评价:“近代之隆,自文远振之,至仲器先生而始昌,自南川濬之至学博泉翁而益炽,义以率祖,仁以率亲,世懿昭而垂之后者不朽矣。”
在《戈氏家乘》还收录了李宗侗的一篇序。李宗侗(1895-1974)字玄伯,河北高阳人。早年随叔父李石曾留学法国,毕业于巴黎大学。1924年返国,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法大学。1926年至1933年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参与故宫文物清理和接收。抗日战争期间,护送故宫文物南迁宁沪和重庆。1948年故宫文物迁台,参与清点整理,设立故宫博物院,安顿国宝。后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中国史学史》、《历史的剖面》等。
李宗侗出自晚清世家,是名臣李鸿藻之孙、南皮张之万的外孙。他在《戈氏家乘序》中明确其外祖父张同叔先生,初娶景县戈氏。由此分析,戈氏与南皮张之万、保定李鸿藻也有着姻亲关系,可见戈氏社会关系众多,社会背景深厚。
匡淑梅, 1969年出生,东光县北霞口村(南运河畔的唐宋古村)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2年,在县委机关报《东光报》工作, 2005年,在县广播电视局任专题部主任,2013年《东光县志》编辑部成员,2016年借调东光县政协。出版过《歌吟的芦苇》、《历代东光诗钞》、《门炳岳将军资料汇编》、《东光姓氏考略》、《德润东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