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哈尔滨工业大学“鱼”韵悠长项目组成员踏上了前往同江市的探寻之旅,向国家非遗传承人尤文凤学习鱼皮制作技艺,深入挖掘赫哲族鱼皮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此次调研活动中,项目组在同江市非遗保护中心李鼎仁主任的带领下,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走近鱼皮文化,聆听鱼皮制作技艺的传承故事


在同江市非遗保护中心李主任的带领下,项目组前往了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尤文凤的家中,李主任热情地为项目组成员介绍了尤文凤老师的非遗传承经历,以及赫哲族鱼皮文化的悠久历史。

尤文凤老师接受了项目负责人孙浩然同学的采访,为项目组详细讲述了她学习鱼皮制作技艺的经历和赫哲族鱼皮文化的渊源。

尤文凤老师,作为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她的声音如同古老的江水,缓缓流淌,讲述着她与鱼皮的不解之缘。“我从小就和母亲学习传统鱼皮制作技艺”,据尤文凤说,她与鱼皮制作技艺的缘分从60年代就开始了,初期跟随母亲学习制作简单的鱼皮衣,1970年后学会制作复杂的鱼皮制品,包括鱼皮衣、鱼皮包等,款式丰富。

尤文凤老师向项目组成员介绍,赫哲族鱼皮文化源远流长,其渊源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生存环境之中。由于东北地区的气候寒冷,赫哲族居民需要保暖的衣物,而他们又擅长渔猎,于是开始尝试使用鱼皮来制作衣物。鱼皮衣不仅保暖性好,而且轻便、耐磨,非常适合渔猎生活。跟随她的讲述,项目组成员仿佛看到了赫哲族先民在江畔捕鱼、制皮的生动场景,感受到了鱼皮文化在赫哲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尤文凤老师的讲述,项目组成员对赫哲族鱼皮文化的认识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深入到了文化的内核,感受到了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二、学习制作过程,感受鱼皮衣制作技艺的匠心独运

哈工大“鱼”韵悠长项目组成员不仅聆听了赫哲族鱼皮文化的悠久历史,更有幸亲自动手,体验了鱼皮衣制作的过程。这一环节,让项目组成员对赫哲族非遗技艺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让他们对这一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尤文凤老师耐心地向大家讲述了鱼皮衣的制作流程,从选材、去鳞、晾晒到裁剪、缝制,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了赫哲族人民独特的智慧和匠心;从“鞣制”到“制鱼皮线”、再到“拼缝”,项目负责人孙浩然带领成员们一步步切身感受学习:将晒干的鱼皮鞣制,确保其韧性与柔软度,再按照需要的款式将鞣制好的鱼皮进行艺术性的拼缝。在缝制过程中,成员们体会到了赫哲族人民精湛的手工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最后,成员们还在鱼皮衣上添加了具有赫哲族特色的装饰,如刺绣和珠串,使作品更加美观。


通过这一系列的亲身体验,项目负责人与成员们不仅对赫哲族鱼皮衣的制作工艺有了直观的认识,更对赫哲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感到敬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魅力,也意识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三、身着鱼皮衣,展望鱼皮制作技艺的未来发展


在调研活动的最后,项目组成员身着鱼皮衣,共同欣赏了尤文凤老师表演的赫哲族非遗文化伊玛堪。这一刻,他们不仅成为了赫哲族非遗文化的体验者,更是成为了这一文化传承的见证者,仿佛与非遗文化产生了跨越时空的连接。

“我曾经担忧鱼皮制作技艺不能传承下去,但现在有很多来自各个民族的年轻人对鱼皮文化感兴趣,愿意学习这项传统民族技艺”,尤文凤说道。孙浩然同学与尤文凤老师对于鱼皮制作技艺的传承状况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前,孙浩然同学带领同样对于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几位哈工大学子组成了“鱼”韵悠长项目组,其一直致力于学习、传播鱼皮制作技艺。此次实践后,项目组将继续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宣传非遗文化,通过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让传统民族文化实现创新发展,并推动同江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告别同江市和尤文凤老师之际,孙浩然同学承诺:项目组将继续关注赫哲族鱼皮文化的保护工作,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哈工大“鱼”韵悠长项目组将携手更多热爱非遗文化的有志之士,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基础上创新,让非遗文化与时俱进,实现其独特价值。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