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云南各地乡村集市的年货琳琅满目,吸引市民和游客选购,呈现出独具云南特色的年味。
1月19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的苗族集市上,少数民族群众在试穿新衣。新华社发(陶家淇摄)
1月21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凤羽古镇年集上,当地村民挑选新衣。新华社发(罗新才摄)
1月21日,在云南省腾冲市猴桥镇集市上,当地傈僳族居民在选购春节饰品。新华社发(龚祖金摄)
1月21日,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芳华镇乘明村集市,人们在选购春节饰品。新华社发(王勇摄)
1月22日,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非遗过大年活动中,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参加“赶团结街 过幸福年”活动。 新华社发(熊平祥摄)
1月22日,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街道上吉农贸市场,市民在选购春联。新华社发(赵庆祖摄)
地理人文科普延伸阅读
云南各地的多彩民俗共庆新春
云南,这个位于中国西南的美丽省份,以其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春节期间,云南各地展现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过年画卷,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共同构成了云南春节的独特魅力。
大理白族的春节习俗
在大理,白族人民迎接新年的方式别具一格。初一当天,白族主妇会在院子中祭拜天地和祖先,之后,大人小孩纷纷出门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村寨中响起了欢快的白族唢呐,小伙子敲着八角鼓,姑娘们唱着白族调,在村寨中心的大青树下载歌载舞。此外,白族还有朝山会的习俗,人们会前往鸡足山朝拜,祈求新一年的幸福和安康。
昆明的年俗特色
昆明人的春节习俗同样丰富多彩。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用醋蒸汽来净化空气。年夜饭时,昆明人传统的“猪八碗”必不可少,还有一条完整的鱼,寓意“连年有余”。此外,昆明人还有吃长菜的习俗,长菜是指没有切过的青白苦菜、蒜苗芹菜等时令蔬菜,寓意长吃常有、长长久久。
彝族地区的铺松针与杀年猪
在云南西部的彝族地区,铺松针是过年的一项重要习俗。彝族人认为松树的针叶能够吸收天地之灵气,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幸福。因此,过年时,彝族人会在地上铺满青松针,一起席地而坐,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同时,杀年猪也是彝族人民过年的重要习俗,村民们通过杀年猪、吃杀猪饭来犒赏自己一年的辛劳,并联络亲朋好友的感情。
苗族的采花山活动
在云南南部的苗族地区,每到新年,都会有采花山的活动。苗族的老老少少都会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赶往花山场。青年男女在花杆下跳舞、唱歌、进行爬杆比赛等,场面热闹非凡。这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表达爱意和寻找对象的机会,也是苗族最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
西双版纳傣族的烧烤年夜饭
在西双版纳的傣族地区,过年的习俗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这里没有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活动,而是以烧烤为主要形式。除夕之夜,傣族人会在自家院子里或村口搭建大棚,用竹竿架起架子烧烤各种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边唱边跳,直到天亮。这种烧烤年夜饭既简单又温馨,体现了傣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除了上述几个民族的春节习俗外,云南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如哈尼族、壮族、满族等,他们都有自己的过年习俗。这些习俗或源于对自然的崇拜、或源于对祖先的敬仰、或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在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多元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传承,共同构成了云南春节的独特魅力。
云南各地的过年特点各具特色、丰富多彩。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云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展示了云南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共同祝愿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更加繁荣昌盛、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责任编辑:程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