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月23日电 今年四川省两会期间,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刘勇刚提交了《关于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 构建以数据为驱动的建筑产业工人培育体系的建议》,为四川省建筑业转型发展、建筑产业工人培育体系优化升级建言献策。

“自住建部等12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家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加强建筑产业工人培育,但目前离既定目标仍存在差距。”刘勇刚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农民工群体整体上仍然处于无组织状态,缺乏有序化、职业化的就业环境。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呈现短工化特征;用工场景复杂,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无法执行;收入不稳定,叠加高欠薪风险;政策不配套,社会保险不到位。其二,相关政策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差,企业和农民工缺乏参与产业工人培育的积极性。建筑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缺乏培育产业工人的动力;农民工缺乏向产业工人转型的意愿。

“要实现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必须首先推进全产业链,特别是施工生产环节的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化管理工具实时掌握企业和工人的履约数据。”刘勇刚建议,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须从数字化转型入手,以数据为驱动,打造建筑工人的培育体系。

刘勇刚认为,当前,一些管理系统只触及产业链某些局部,或者停留在文档的电子化、信息化层面,没有深入施工作业环节,对一线生产过程和各方履约行为进行穿透记录、数字留痕、闭环管理,导致全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和管理质效无法得到质的提升。面对这一被动局面,他提到,成都高新区开发的“数字施工+智慧监管”新模式值得重点借鉴。该模式依托项目端生产全过程全链路数字施工管理系统,实时采集施工一线各方主体履约履职数据,形成“数字账本”,杜绝了数据造假和“糊涂账”现象,使薪资纠纷下降了九成;同时,形成了10万级的建筑工人数字履历和人力资源库,为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提供了数据基础。

对此,刘勇刚建议,有关部门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根本遵循,对建筑业现行治理模式和成都高新区智慧监管模式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论证。在全省推广成都高新区成功经验,通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穿透式监管,切实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健全行业信用体系和职业体系。

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还需搭建全省统一建筑工人管理和服务平台。

通过构建完善的建筑工人数据平台,实现建筑业劳动力资源的平台化、数据化管理,形成全省统一的建筑业劳动力大市场。这个平台应涵盖产业工人的基本信息、技能资格、培训记录、工作经历、绩效评价等多维度数据。这些数据应有固定统一标准,并可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整合、分析与挖掘。

有了平台,可以面向更多场景发挥数据要素价值,促进农民工向新时代产业工人转型落地落实。不仅能推动行业信用生态良性发展,更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高效匹配,提升工人技能和素养。

“培育和壮大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透彻剖析建筑业的行业特征。”刘勇刚提到,要解决现行政策缺乏系统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只堵不疏”的问题,建议打破部门界限,开展联合调研和制度创新。

营造有利于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政策环境,首先要在建筑领域推进灵活用工模式。

“破除要求建筑工人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才能进入施工现场的规定,依托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对工人流动务工、灵活就业实施精准、有序管理。”刘勇刚建议,根据系统中的真实合约和记工数据,为工人薪资支付提供准确依据,切实保障工人合法权益。

营造有利于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政策环境,还要充分激发企业和工人双方积极性。

出台行之有效的帮扶政策,鼓励、支持和保护在建筑工人培育方面做出贡献的企业。例如,取消人工费定额,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定价,鼓励“优工优价”;响应农民工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社会诉求等。这些帮扶政策能有效确保农民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机会,助力农民工向职业化、市民化转型。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骨干力量。”刘勇刚在建议中指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关键选择。(王波、实习生张欣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