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锦
纵观中国历史,历代朝代年限超过三百年的屈指可数,好像只有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夏、商、周才勉强达成这个条件。况且夏朝距离久远,据史书记载夏朝存在四百余年,商朝存在六百余年,而周朝的八百年也是被分为西周和东周时期。
待到秦朝建立以后,中华大地上正式建立了封建朝代。自秦开始,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均没有国祚超过三百年的封建王朝(笔者按:西汉只存在二百一十年,东汉存在一百九十五年,中间发生了王莽篡汉以及赤眉绿林起义的事件,所以汉分为前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延续的三百年以上的封建王朝;北宋和南宋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出现了这样的历史规律呢?
这还要从一件重要的物品说起:土地。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重农抑商,可以耕种的土地既是国家存续的命脉载体,又是个人财富的象征。往往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后,便会大肆购买土地,以扩充家资。
当然,只有大片的土地还不行,这些人还要纳税,为此,家境殷实的家庭都会鼓励自己的子弟走向仕途。
在清朝雍正皇帝实施“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政策以前,官绅家庭是不需要缴纳土地税负的。同时这些家庭也不需要承担朝廷的徭役,比如要付出体力的修建各类基础设施、桥梁、城墙、水井等等。
而普通的老百姓则不一样。他们没有殷实的家资,重农抑商的国策,让他们在这片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把有限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信息差让农民出身的子弟很难在科举考试中战胜官僚乡绅子弟们,所谓“寒门出贵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努力便可以完成的。
就拿曾国藩举例子,曾国藩是清朝中晚期的肱骨之臣,封疆大吏,他的成功并不是他这一代人努力的结果。从曾国藩的爷爷开始,便花钱置办土地,虽没有达到大富大贵的情况,但也供养曾国藩的父亲中了秀才,这也算是整个家族向仕途迈出的第一步。
之后曾国藩的父亲便耕种便教育曾国藩,从小并不聪慧的曾国藩在多次碰壁的情况下,终于金榜题名,成为清朝的一名国家官员,摆脱了底层农民的标签,实现了阶级的跨越。
但大多数农民家的子弟成不了曾国藩,他们仅仅依靠这几亩土地养活一大家子人口,吃饱尚且成问题,又哪有闲钱和功夫去供养孩子读书呢?
而成为官员后的人,第一件事便是想着给家里买地,结果就是地主官僚阶级的土地越来越多,而普通农民的土地越来越少。
土地少了,粮食就少了,能够向朝廷交纳的税赋就不够了,一家人更吃不饱了,吃不饱饭就会有人饿死,然后朝廷需要的徭役便完成不了,很多基础设施、堤坝、城墙等没人修建,水灾、旱灾、虫灾便接踵而至,还有来自北方和西方的游牧民族,他们的铁骑和弓箭让这些吃不饱饭的农民最后都永远闭上了双眼,或者被掳到北方或西方做奴隶......
这些事情发生之后,天下动乱,原本安分守己的农民们不再老实,原来任人宰割的老百姓们开始秘密结社,意图造反,这就发生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发生了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元朝末年的红巾军起义...原本只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种的农民揭竿而起,起义军最终将会给这个王朝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而王朝也在农民起义的战火下,或被农民推翻、或被权臣篡权、或被外戚接管......
总之,旧的王朝轰然倒塌,新的王朝崭新亮相,全国的土地被重新丈量,农民们按份又分到了土地,土地兼并的问题被压制下去,封建王朝的历史周期性又开始了...以上封建王朝轮换整个周期的时间大概不超过三百年,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国祚没有超过三百年的原因。
历史上封建王朝中差点达成这个目标的,也就独属于开放、自信、包容和融合的大唐王朝了。
——《写乎》《作家荟》关于稿酬的启事:
1、2025年1月1日起,文章采用后,公众号最低阅读量≥200,稿酬5元;一个月内(下旬作品截止次月10日),在公众号阅读量≥500的,稿酬10元;阅读量≥1000的,稿酬15元;阅读量≥1500的,稿酬20元;阅读量≥2000以上的,稿酬30元。
每篇文章所获赞赏金总额,5元以上者70%发放给作者,5元以下者不发放作者,留作平台经费。
2、稿酬和赞赏在下月上旬以微信转账的方式发放当月稿酬。
3、要求原创首发作品,非原创首发请勿投寄。
4、《作家荟》(散文诗歌类)投稿邮箱:125926681@qq.com;《写乎》投稿邮箱:4990209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