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周的时间,乙巳蛇年春节就将到来。这也是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农历年。

而今,全国多地已开始为假期的消费蓄势。在成都过年的“N种方式”让年味愈发浓厚,一场覆盖全城的新春“年会”已拉开序幕。

气氛有了,市场热了,文旅文创人更“忙”了。他们有的凭借首发经济的优势,每天需要“见很多人,说很多事”,有的则迎来了“流量超出预期”的幸福烦恼,还有的则是在久久为功的坚持下,首月就完成去年全年KPI的四分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天府文创云《成都新春文旅消费特别观察》系列报道,今日聚焦:城市中那些奋进的文旅文创人。

1

“今天这是咋了?”

1月14日,万涛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文字,并配上两个“捂脸”的表情。

一经了解才知道,出乎他意料的是,在“旷古之约——三星堆暨古文明文创体验馆”正式开业的第十二天,作为首店经济的代表,其登上本地新闻媒体的多个头条。

采访当天,他告诉记者,“突然觉得做了一件超出原计划想象的一件事。”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万涛是四川漫光年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漫光年”)的创始人。三星堆暨古文明文创体验馆开业以来,“见很多人,说许多事”便成为了漫光年团队的日常状态。

在接受采访之前,他们才结束了一场商讨春节期间运营的小型会议,地点就在店铺内的一张长方形木桌旁,不远处是“堆堆堆”咖啡休息区,以及按照1:1比例复原的青铜神树。

“这两天我们也在讨论和思考,体验馆的核心未来是什么?我们的答案是‘中华文明会客厅’,而现在打造的旗舰店可能是其中的西南篇或者古蜀篇。”万涛说。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放眼望去,主要作为文创体验店的一楼摆满了以三星堆为主题的文创产品,盲盒、毛绒玩具、冰箱贴等产品。

一面墙壁上,工作人员正在将挂好的新春福袋一一装订,福袋中除了文创产品以外,消费者亦有机会抽到位于二楼的VR入场券。

“这里的消费者主要分为三个人群,”万涛介绍道,从自然流量来看,一种主要在一楼逛文创产品;一种在现场了解到VR后,再去体验;至于第三种消费者,则是通过线上主推VR产品的方式获取,“体验了VR以后,他们一般会再来逛一楼。”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对于地处天府国际动漫城核心区的体验馆来说,其大多的消费者来自“吃谷”的年轻人以及亲子家庭。

根据漫光年团队的大致测算,来天府国际动漫城的游客60%以上都会到体验馆,“产品有文化属性在,只要设计和生产是在他们的审美上,他们也愿意为内容去付费。”

而在他看来,结合“谷子经济”的热潮来看,购买三星堆的文创产品亦可纳入“吃谷”的范畴中去理解。毕竟,这同样也是由文化IP衍生出的周边。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目前,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体验馆除了准备新春福袋以外,还在对热销产品进行备货;二楼的第二批VR设备已经全部就位。“春节期间,大家出游的热情高涨,成都又是热门旅行目的地。”万涛表示,再加上体验馆所在的园区及毗邻的商圈,“我们对人流量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2

“拉动得还是比较狠。”

这是一介·巷子里咖啡厅店长小黑对于电影《小小的我》对店铺“引流”效应的回答。他言简意赅地总结道,“以前一天能卖几十杯(咖啡),现在周末翻了两三倍。”

距离上映已经一个多月,但《小小的我》激起的涟漪依旧还在。这部电影全程在成都拍摄,带火了不少取景地,一介·巷子里就是其中之一。

影片中,易烊千玺饰演的脑性麻痹患者刘春和,在这里他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还学会了做牛轧糖。


图片来源:预告片截图

去年以来,跟着电影去旅行俨然已成一股生活方式。在采访当天,记者便偶遇了几波前来“打卡”电影同款机位的影迷。

在现场,一位正在打卡的游客告诉记者,自己和朋友从外地来成都旅游。她表示,自己是易烊千玺的粉丝,因此将一介·巷子里作为此次旅游中的一站,特意赶来。

“当时我们想到会有一波流量,但刚开始那几天是有点超出预期了,”小黑对元旦当天的情况印象尤其深刻:店里本来配置的两个咖啡师完全忙不过来。而在最忙的时候,店内伙伴甚至“互相听不到对方在说啥”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经历了前期流量涌入的“洗礼”之后,一介·巷子里也迎来了一波对于咖啡店而言的“反常”现象:秋冬本应是相对而言的“淡季”,但如今却迎来“旺季”,“我们现在需要每天好好地盘点,因为担心第二天会有缺货的现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波因为电影上映带来的热度是属于所有人的。

事实上,一介·巷子里作为一间在设计之初,便将残障友好作为打造目标之一的咖啡店,在电影热映之后亦迎来了不少残障朋友前来“耍”。


图片来源:“武侯玉林”公众号

据小黑介绍,残障朋友一般会选在人相对比较少的时候前来。通常的场景是,几位残障朋友围在一起便开始热切又亲切的交流,“比如听障朋友过来,他们其实聊得火热,只是店里没有任何的声音,因此显得‘安静又喧闹’。”

让他感受深刻的是,当看到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00后残友“手搓两下”轮椅便从咖啡店专为轮椅人士设计的通道走进来时,内心不禁产生了“设计真的有了自己该有的用处”的想法。

3

“以我主讲的公益讲座为例,去年我一共研发和主讲了13场,但是今年1月份我们就计划举行3场。”

张逸洋是成都立巢航空博物馆(以下简称“立巢”)的航空科普教官,她告诉记者,随着文旅市场“博物馆热”的兴起,自己的一个明显的感受是馆内举办的讲座人气越来越旺。

“最近人比较多,也是因为孩子放假了。周末人相对还会更多,我们也有相应的课程及讲座提供。”


图片来源:“成都立巢航空”公众号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一不小心成为馆内采风的一位教师的镜头素材。这位戴着老花镜的吴老师是东北人,在馆内一边走一边拍,看到感兴趣的展品,往往会驻足许久。

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当地的小学任教,并在航模方面有超过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我是第一次来到馆内,也拍了很多照片,想回去做成幻灯片之类的给孩子们讲解一下,毕竟他们很难来到这里。”

除了吴老师这样对航模等航空航天知识有专业兴趣的人群外,馆内最不能忽视的人群便是亲子家庭。

采访当日是工作日,还没到营业时间,记者便看到有祖孙三人坐在馆前大厅,静候博物馆开放。没过多久,早上第一班公益讲解便正式“开团”。

立巢主要针对的用户群体在于专业发烧友和亲子家庭,这也和我国科普工作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科普工作也正在从早期的以公益性为主,逐渐转向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阶段。刚在去年年底过完六岁生日的立巢,本身也是这个过程的见证者。

“我所理解的科普语言,让观众听得懂且收得到,”结合最近的一场介绍地球大气层的公益讲座为例,张逸洋谈道,自己会在讲座中引入太空电梯的概念,从而让在场的大小朋友能够直观感受到大气层不同高度的特征。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人气的另一面也显示出,航空科普还有大量工作值得我们去完成。

比如,站在馆内被誉为“中国空军的摇篮”的初教6旁边,张逸洋从机翼的详细构造说起,再一路谈到整个飞机的构成以及历史。如果不是因为时间有限,至少能够足足介绍一个小时。


图片来源:“成都立巢航空”公众号

此外,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还在考虑如何进一步用更多形式“装”下内容。

“我们目前也在开发一款叫做‘空天宝典’的软件,里面涵盖了非常多的航空航天知识,不仅能够衔接刚才说的公益讲座中的内容,未来也希望其能够在考证等方面起到作用。”张逸洋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