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去年,四川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总量达到1.8万家。六大优势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8.4%、10.2%。 今年,“第一动力”四个字仍写在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显著位置。报告提出,让第一动力“打头阵”,推动“川字牌”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其中,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难,是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迫切问题,也是长期问题。例如高校中有大量市场潜力无限的科研成果,但大多仍躺在实验室中。2022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化率为16.9%,产业化率仅为3.9%。 此次四川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第一动力”时,纷纷将目标对准了“成果转化”。诚然,转化难是大问题,有着复杂的内在原因。而代表委员们给出的对策,也越来越深、越来越细。
省政协委员、川开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
可积极探索打造一批“产业大学”
聚焦成果转化,四川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直工委副主委、川开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关注的突破口,是“中试平台的高标准建设。”
当前,各地纷纷鼓励中试平台建设,但是面临投入大、周期长、政策支持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
李军认为,中试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多元化主体的支持。他建议,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中试项目的多元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孵化项目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科技成果孵化效率;在资金支持外,对于提供行业服务、市场化运营的小试中试基地,建议简化环评、能评、安评等审批流程,适当放宽亩均税收、亩均收入等指标,进一步降低中试基地建设的门槛及成本,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成果转化。
此外,李军还建议,可积极探索打造一批“产业大学”或“产业学院”,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来组建一支精技术、懂中试、善市场、会运营、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中试人才队伍;制定系统化培训方案,健全人才选拔机制,打造中试人才梯队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专业队伍综合素质。同时,组建由知名科学家、投资人、企业家、工程师等构成的专家库,为孵化团队提供中试服务咨询。
省政协委员、电子科大教授吴孟强:
建议构建高校与地方齐抓共管的新机制
▲吴孟强
作为高校教授,四川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成都市委会副主委,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孟强以校地合作,升级打造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破题之举。
他认为,过去的大学科技园作为依托高校而建的孵化载体,在人才资源、技术平台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是在建设和发展实践中,考核评价过于关注资产和效益、关注招引企业的数量和税收,忽略了成果转化的作用发挥,入驻企业与高校师生的关联度不高。
他建议,构建高校与地方齐抓共管的新机制。由政府和高校负责人牵头成立“大学科技园管委会”,校内和所在地的相关职能部门、科技园运营机构共同参与园区发展建设,下设创新创业教育、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专门委员会,形成高校与地方齐抓共管,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
吴孟强还认为,应构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平台。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为高校科技成果提供技术评估、专利申请、技术交易、成果孵化等一站式服务,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门槛和成本。
此外,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方面,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技术人员到高校进修学习,促进双方人才交流和技术融合。
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成都市委会乡村振兴服务委员会主任李斌:
建议川渝联合打造科学技术交易市场
▲李斌
创新平台多、创新主体多、创新生态优,这是当前四川省科技创新发展的极大优势。重庆的优势与四川类似,但川渝两地都存在转化难的痛点。
四川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成都市委会乡村振兴服务委员会主任、四川朗基乡村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斌认为,川渝应联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
他建议,两地强化统筹,联合进行科学技术交易市场系统性建设。建设完善的科学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包括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技术人才数据库等,实现科技成果快速流转、交易。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川渝地区产学研用转换深度合作。在川渝两地打造一批产学研用合作基地、示范企业,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企业、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受访者供图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