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诗情画意

滁州,古城风貌宛若淡雅水墨画卷,于时光长河中缓缓铺展。山川之美,诗意盎然,每一砖一瓦皆浸透历史深邃与文化底蕴。

徜徉古街小巷,仿佛穿越时空,重返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辉煌岁月。醉翁亭依山傍水,古朴而典雅,欧阳修曾在此地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令人在文字间品味山水意境之美。大文豪苏轼屡访滁州,留下了许多歌咏滁州的佳作。曾巩、韦应物、辛弃疾等数百位文人墨客也曾在滁州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滁州,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相融,每一处风景都是一首诗,每一座建筑都是一幅画,共同谱写着滁州这部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卷。



鲁肃、戚继光、朱元璋、徐达、憨山德清、王贞仪、吴敬梓

定远梅鱼、琅琊酥糖、来安雷官板鸭、南谯板栗烧鸡、全椒管坝牛肉、洪武豆腐、定远炉桥桥尾、全椒马厂羊肉面、小岗村豆饼、天长秦栏卤鹅

厚重的文化底蕴,让滁州自古就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和“形兼吴楚、气越淮扬”之誉。

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记》,让滁州名满天下。《滁州西涧》亦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作,承载着文学美学意蕴和厚重历史文化。

名山名亭名人名文,古城古关古寺古道。今日的滁州,琅琊山的秀丽风光、醉翁亭的历史韵味、明皇陵的庄严肃穆,让人流连忘返。滁州,在皖东大地上铺展开的水墨画卷,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灵秀,宛若江南的诗篇,静谧而深远。


琅琊山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

[宋] 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译文

路上行人踏起的尘埃四处飞扬,行客相逢都交口称道这座楼像幻觉中出现的奇景。他们指点着最高处的檐牙,称赞它奇异雄伟,像浪涌云飘。今年这一带万里太平,金兵没来侵犯,但我们还要废除长淮之界,恢复原来宋朝的版图。我已建立一支有千骑的军队,用以保卫地方安宁。登上高楼,靠着栏杆观望,东南上空有吉祥气象,皇上要下决心发兵打过长淮,收复失地了。

怀念嵩洛的李德裕早已远去,笑我为什么在这个楚尾吴头的地方不能回到故乡?看吧,像刀弓一样的田中道路上,往来的车马像流水连绵不断。从现在起,我们要尽情地享受这赏心乐事,要尽快安排酒令诗筹等,让人们来这里逍遥,我们要把这里建设成华胥梦境,愿人们年年来这里像旧地重游一样。

注解

①征埃:行路人走起来的尘埃。

②幻出:虚构的意思。

③檐牙:古代建筑屋檐上翘的叫飞檐,沿着屋檐的边沿下垂的叫檐牙。

④长淮:指淮河之长。金兵侵略时,宋室南逃,双方议定,以淮河为界。“罢长淮”,就是不承认以淮河为界。

⑤怀嵩:怀嵩楼。怀嵩楼即今北楼,唐李德裕贬滁州,作此楼,取怀嵩洛之意。

⑥楚尾吴头: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楚尾吴头”。

⑦华胥:人名。传说是伏羲氏的母亲。

赏析

两宋时期,有两位“大家”先后在安徽滁州任州官,北宋是欧阳修,南宋就是辛弃疾。

众人皆知,滁州有一座醉翁亭,源自欧阳修在此写下一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得名扬天下。而世人鲜知,滁州还有一座楼,著名词人辛弃疾不但为其写了一首长短句《声声慢》,还是他亲手所建。此楼名唤——奠枕楼。


图源:人文滁州

所谓“奠枕”,寓安枕无忧、国泰民安之意。辛弃疾自己也说:“我给此楼命名奠枕,不是供简单的奢侈游览,而是记录下滁州人至此开始能有休养生息的快乐,而我也得有片刻的安逸了。”

奠枕楼建好以及写下这首《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辛弃疾到滁州任上还不到一年。作品写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三十三岁。年富力强,英姿勃发,豪情满怀。

辛弃疾到任时,滁州是地处宋金两国分界线边上的一座城池。地处前线的滁州,经常受到金人的袭扰与破坏。据史料记载:自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到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的38年间,金人七次大规模渡淮入侵,两淮之间饱受战争的苦难,滁州不能幸免。再加上连续四年的灾荒,来到滁州的辛弃疾放眼一望,只见城廓已几成废墟,人民多逃往他乡,市衢冷落,田野荒芜。辛弃疾早在《美芹十论》里就说:“虏骑之来也,唯滁之兵为最后。”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力主抗金驱虏。据说他六十八岁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到滁之后,辛弃疾就努力实现他“守江必先守淮,继以恢复中原”的计划。在他的治理下,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实现了民用富庶、城邑清明。

为了振作民心、鼓舞信心,让百姓有一个登高望远、目睹繁荣之景,辛弃疾在繁雄馆上加建一层,建成了当时滁州的第一高楼——“奠枕楼”。楼成庆贺之时,好友李清宇作词祝贺,辛弃疾也即兴和韵,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

这阕《声声慢》依然沿承了辛弃疾豪放的风格、爱国的热情。通过描述奠枕楼的宏伟气势,记述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当下和平景象,表达了虽处安宁,不忘收复故土的愿望。

“奠枕楼头风月,驻春亭上笙歌”。850多年后的今天,新世纪的滁州早已实现了一代词人的“华胥梦”,前人的夙愿,今人实现,理想跨越时空成为现实。站在已重建的奠枕楼上,凭栏望,正是河山大好,盛景如画。

链接信息

到滁州,登奠枕楼凭栏远眺,怀古思今之余,当去临近的琅琊山一游。

除了醉翁亭,琅琊山还有历史与文化皆厚重的琅琊古刹摩崖石刻,以及“忽看有月泉底流,怪问何来多皓魄”的让泉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到滁州,自然要去皇甫山一游,这处国家森林公园具有江淮地区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次生森林景观带。此处曾是南唐大将皇甫晖率军与赵匡胤决战之地,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三赴皇甫山品茗。唐朝诗人杜牧盛赞皇甫山鹭鸟景观:“尺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图源:滁州文化旅游

滁州,还有当年“大包干”的小岗村等,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


小岗村乡村旅游区


到滁州,可品尝一下骨薄如纸、酥脆松软的琅琊酥糖,感受香甜的生活。更要啜饮一杯名列中国“四大药菊”之首的滁菊茶,让我们在时间的刻度上偷得一段闲适,养生、养心、养性,品味那一缕清香氤氲的人生。(方华)

来源:安徽文旅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张荣蓉,初审:贲方舟

复审:严 慧,终审:张 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