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欠了我们家400块大洋,现在我们家有困难,可以还给我们吗?”2015年,一位老人走进孝感市人民政府,拿着一张欠条说道。
红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不愿意白拿老百姓的东西,确实通过打欠条的方式留下不少借款,只要有可能,国家都如数归还了。
找到孝感市政府的杨明荣老人手里拿着的欠条,是1930年间,红军向杨明荣家里借钱时留下的凭证。
这张借条是爷爷杨长银留下的,当初就是杨长银老先生倾囊相助,拿出了家里面的存款,还东拼西凑准备了四百大洋送给了红军。
杨明荣从小就是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的,爷爷常说,红军在前线战斗,才有他们小老百姓在家里面的安稳生活,这钱就是白送给红军,也是应该的。
可是红军纪律严明,绝不像那些搜刮民脂民膏军阀,但凡百姓给送的物资和资金,都要写下凭证,以便日后可以还回来。
杨长银从来没想过要从红军那里拿钱,他精心保存这个借条,是为了给那段时间做个纪念,自己虽然没有力气战斗了,但是也好歹为国家做了点儿贡献。
后来儿孙长大之后,这张借条成为了杨长银教育孩子们不忘历史的见证,他时常叮嘱孩子们好好生活,如今的安宁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当初红军苦到连粮食都要借,依然不放弃战斗。
后来杨长银老人去世,这张借条在杨家人中间一直完好的保存着,杨明荣谨记爷爷的教诲从未想过拿这张欠条去要钱。
然而勤勤恳恳努力生活的杨明荣,家里不幸遭遇了变故,杨明荣年纪大了,仅靠他自己也难以维持生计,这时候妻子提起了那张欠条。
国家如数偿还红军借款的欠条的新闻,杨明荣跟妻子之前就看到过,当时他们听新闻,了解到以前的几百斤粮食和牲畜,现在能兑换上万元。
那时候杨明荣还感慨,现在的日子真是好了起来,不过这张被当成传家宝一样的借条,杨明荣从未想过要做什么。
看着家里珍藏的那张发黄的欠条,上面明明白白的记载着红军欠杨长银400元大洋,这些大洋如今值多少钱杨明荣算不清,可是他担忧自己对不起爷爷的教诲。
然而家里家徒四壁,又正是火烧眉毛急需用钱的时候,当年爷爷借钱给红军是为了保家卫国,如今他为了家里把借条拿出来,也不算违背祖训吧。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杨明荣老人拿着借条找到了湖北孝感市政府,“这是我爷爷杨长银给红军借钱的借条,你们尽可以去检测,我说的都是真的!”
孝感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赶忙给杨明荣老人端来一杯水,请他不要着急慢慢说,杨明荣将爷爷和父亲当年告诉的他的话,一字一句的转述给工作人员。
当年红军打仗物资紧缺,派出联络队员到各处收集物资,当时红军立下了严格的军律,不管老百姓借给红军什么,都要仔仔细细在欠条上写明,给老百姓做个凭证。
杨明荣家里的这张欠条,只有大约只有一个手掌大小,上面书写规格都符合红军当时的习惯。前款的红一军当时在孝感的联络分队。
红军在老百姓心的威望很高,听说红军要在孝感为扩大武装、充实装备筹集资金,杨长银二话不说把家里积攒的300元大洋拿了出来。
杨长银想着多为红军尽一份力,还叫儿子去亲族家里凑一凑,就这么又攒了100元大洋,加起来一共400元大洋,悉数都给了红军。
杨明荣听父亲杨文顺说,当时他到亲戚家里,一听说是给红军凑钱,大家都纷纷开始掏钱,就这么你五块我十块的,凑了整数。
红军的战士用毛笔清晰地填好了借款人、欠款人和欠款数额,并将这张欠条交给了杨长银,“谢谢您老乡,红军永远不会忘记这份帮助,等红军有钱了,一定把这些钱都还给您!”
80多年过去了,这张欠条一直放在杨家,如今才被杨明荣公布于世。政府了解过杨明荣的事之后,向他郑重承诺,当年红军的欠款,不论过多久都是有效的。
政府部门需要按规定确认这张借条的真实性,然后给杨明荣一分不少的支付现金,杨明荣家里的苦难,政府也会尽力帮忙。
参考资料:孝昌发现85年前红军借条县财政:被确认后兑付现金2015年01月10日13:24来源:武汉晚报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