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战场之上激战正酣。“联合国军”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猛烈攻势下,被打得节节败退,不光丢了南朝鲜“首都”汉城,还将部队撤退至了37度线附近。

不甘心失败的美国侵略者为了扭转朝鲜战场上的颓势,他们一边操控联合国假意通过所谓“立即安排停火”的“五步方案”,一边加紧扩充军备,趁机将大量老兵运往朝鲜战场。

1951年1月25日,在一切准备停当之后,美国悍然撕下了“停火”的假面,迅速集结部队向汉城方向扑来,妄图将战火重新烧至38度线以北。

彭德怀根据志愿军“西顶东打”的方针,以韩先楚集团在西线顽强阻击敌人的进攻,在东线则以邓华集团诱敌深入,伺机集中兵力歼敌,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就此打响。


彭德怀

1月31日,李奇微见“联合国军”在西线难有进展,于是果断集结起8个师分别向东线的横城、砥平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面对李奇微这样的策略,彭德怀要做一道艰难的选择题,那就是先打横城还是砥平里?

要知道,当时我军刚刚经历了第一至第三次战役,自身的损伤是非常大的,再加上此时战线已经被拉得很长,如果选择错误,就很有可能将志愿军送入难以脱身的泥潭。

所以,彭德怀立刻向东线的邓华和西线的韩先楚发去了电报,询问他俩的意见。

很快二人就给彭德怀发来了电报,不过他们的意见完全相反,韩先楚认为应该先打砥平里,而邓华则力主打横城。

为此,彭德怀又立即将二人的不同意见电告了对方,并且让他们给出自己的理由。


第四次战役概述图,红圈处为砥平里和横城

不久之后,两位将领的电报再次发来。

韩先楚在电报中表示,砥平里是敌军进攻路线上的必经之地,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我军应该趁敌立足未稳,先拿下砥平里。一旦让敌人在那里站稳了脚跟,我军再想夺取则会变得异常困难,后患无穷。

而邓华则认为,砥平里地形狭长,我军攻入后无法展开,难以对敌人形成围歼,一旦敌援到达,反而会令我军陷入被动。反观横城,地形开阔,而且敌人兵力不足,我军可迅速将其歼灭,不光能给敌人当头一棒,还能鼓舞我军士气。

彭德怀在对二人的电报进行仔细分析后,鉴于邓华本来就是东线作战的负责人,对敌情比较了解,因此采纳了邓华的意见。

之后,彭德怀将攻打横城的计划以电报的形式汇报给了毛主席,毛主席也表示了同意。



2月11日傍晚,邓华集团正式向横城敌军发起了进攻。战役的结果也如邓华所预料的那样,敌军在我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之下毫无抵抗力。仅仅35个小时,敌人就被我军歼灭1.2万余人,并撤退了26公里之多。

在横城战役大获全胜之后,邓华按照原定计划继而向砥平里发起了进攻。但是我军却在此地遭遇了严重失利,不得不紧急撤退。

砥平里之战的失利是整个朝鲜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此战过后,我军从之前的大规模进攻转入了对重点区域的战略防御,敌我双方的战线也被固定在了38度线附近。

可以说,这一战的失利令我军彻底失去了帮助朝鲜同志实现统一的机会。

也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应该先打横城还是先打砥平里在后世激起了剧烈的争论,特别是在张正隆的《韩先楚传》出版后,更是将这一争论推向了最高点。


韩先楚

张正隆是我国著名的军旅题材作家,他在《韩先楚传》中提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在横城战役发起之时,敌人在砥平里其实还未能构筑好工事,而当我军打完横城再去打砥平里时,敌人已经将工事都修建好了。

这一细节在美国作家大卫·哈珀斯塔姆所著的《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也得到了验证。

在书中,有一位美国老兵就提到,因为中国军队在十天后才对砥平里发起进攻,这令他们有了充分的时间修筑工事。

韩先楚后来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他甚至一度提出,如果当初能听从他的意见,别说拿下砥平里,甚至统一朝鲜也不是不可能!

那么,工事的修建真的能对砥平里之战的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吗?如果我军选择先打砥平里真的能帮助朝鲜同志完成统一吗?

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理由很简单,决定战役走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绝对不可能就因为一个工事的修建与否就决定了战役的成败,我们通过分析砥平里之战的经过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

1951年2月13日夜,邓华在获得横城战役的胜利之后,旋即向砥平里发起了进攻。


邓华

当时,砥平里有约6000人的守军,并且已经修筑了比较坚固的工事,而我军则派出约10000人。

为什么我军会派出这么少的兵力?

其中一个原因是对敌人的兵力侦察有误,误以为敌人才4000人;另一个原因是砥平里地形狭长,10000人已经是能进入该地区的最多人数了。

据相关史料记载,我军在进入砥平里后,立即对敌人发动了进攻。

但是由于地形狭长,当晚我军仅歼灭其一部,并未解决战斗。

14日,在得知砥平里告急之后,敌军立刻派出了飞机对砥平里外围的我军展开了狂轰滥炸和低空扫射。

之后,敌人的增援部队纷纷出动,特别是美军的王牌骑兵第一师在30辆坦克和100架飞机的掩护下,向砥平里发起了增援。

15日,我军成功将砥平里敌军包围,并且将敌人的步兵牢牢挡在了包围圈外。


砥平里之战概述图

但是在关键时刻,敌人的坦克冲破了我军的包围圈,成功与被围守军会合,这令我军遭遇了腹背受敌的窘境。

此时,攻占砥平里已几乎没有可能,为了防止更大的损失,邓华不得不下令撤退。

从此战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敌人的防御工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是地形狭长、敌援迅速,再加上我军没有对抗飞机、坦克的有效手段,这才是失利的主要原因。

彭德怀在战后的分析会议上也明确表示,除非我军能击退敌援,才能攻克砥平里,但是从敌我力量对比来看,这种可能性极小。

所以说,不管砥平里的工事修建完毕与否,只要敌人的援军一直在附近活动,我军都不太可能取胜。


砥平里战斗照片

即便我军真的在砥平里之战中获得了胜利,想要向南打下去的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从整个朝鲜战争的走势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敌人在后期主要针对的就是我军的补给线。

如果我军再往南打,那么我军的补给线将会被拉得格外的长,这对于物资本来就缺乏的我军几乎是致命的。

因此,毛主席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选择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这是当时最为英明的决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