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面向人民健康,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山东省坚持守正创新、立破并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健康供给质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进一步加大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力度。山东省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一是激励创新突破。山东省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集中优势力量资源,开展重大技术、重大疾病机理、重大技术装备等领域攻关,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强高端医疗装备、辅助诊断、创新药物、新型疫苗、重组蛋白、检测装备等关键技术研发,培育原创性、牵引性、支柱性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是加快转化应用。鼓励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等联合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推动科技实力尽快转化为服务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机构病房改造提升和设备更新,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提高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应用水平。

三是加强平台支撑。全力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等高能级平台,优化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布局,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大型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等创新主力军作用,加强研究型机构建设。

进一步加大卫生健康人才培育创新力度。山东省培育和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配置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高水平卫生健康人才。

一是强化医教协同。山东省突出创新导向,加快建设一批一流高等医学院校、一流医学学科,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二是强化引育并举。加大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实施顶尖人才“筑峰计划”和“青年人才集聚齐鲁行动计划”,高标准组织实施泰山学者、齐鲁名医等人才选拔培育工程,打造新型医务工作者和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储备一批技术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青年医师,造就一批引领医学科技发展潮流的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

三是强化发展激励。完善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深化卫生健康领域职称制度改革,调动人才科技创新积极性。

进一步加大健康服务模式创新力度。山东省聚焦人民健康这一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创新发展模式、服务范式和管理方式。

一是积极推进体系整合联动。山东省立足“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为抓手,促进系统上下联通、服务协同联动和要素有序流动,积极推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积极推进功能拓展升级。坚持预防为主,加快推动医防融合、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和医养结合,探索构建“防治管”一体化健康管理新模式和院前、院内、院外相联系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三是积极推进要素提质提效。聚焦劳动力、技术、管理、信息等关键要素,持续开展行业能力提升行动。以优质资源下沉、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专科联盟协作、信息一体化管理等为突破口,加快要素便捷化流动、系统化整合和高效化利用,全面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

进一步加大健康医疗数字创新力度。山东省聚焦全面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加快构筑新型生产要素发展引擎。

一是全面优化拓展基础应用。山东省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高水平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卫生健康“数据高铁”和“数字大脑”,推进全行业“一数一源、同数同源”,强化数字健康支撑能力。

二是全面优化拓展管理应用。加快数字政府、数字机关建设,推广互联网监管等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基于数据高度集成和指标深度研判的新型行业管理模式,提升行业管理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是全面优化拓展为民应用。积极发展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互联网医疗服务,推进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医用机器人等临床应用,拓展“互联网﹢”慢性病、托育、护理、心理健康等新型健康服务,打造智慧健康管理新模式。

四是全面优化拓展产业应用。打造健康医疗“政产学研金服用”数据平台,以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为重点推进健康数据资产化管理,推动健康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

进一步加大医养健康产业创新力度。山东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一是更加突出产业战略布局。山东省通过资源共享、政策扶持、技术协同等方式,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基因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

二是更加突出产业提档升级。聚焦聚力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发展方向,鼓励引导企业牵头组建医养健康产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联合体,增加科技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三是更加突出产业系统集成。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选择一批核心技术领先、产业链条完整、协作配套紧密、骨干企业支撑有力的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培育打造高层级先进健康制造业集群;支持济南、青岛等地发挥领军企业带动作用,引导具备关键核心技术的医养健康企业跨区域延伸产业链,培育一批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中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

四是更加突出跨界融合。打造一批文旅康养融合基地;依托透明质酸等原料优势,紧抓“美丽经济”发展机遇,培育“美妆山东”知名品牌。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文: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 马立新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4B0ZE1OH】获取授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