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关乎万千学子的健康成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期,福州市教育局推行的局长陪餐制,旨在强化校园餐饮监管,本是积极之举,却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质疑与讨论。
以往领导去学校视察顺便在食堂用餐,多是临时性的偶然行为,而如今福州将局长陪餐作为一项日常制度固定下来。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切关注。像云南昆明市官渡区长丰学校“臭肉”事件、重庆酉阳县粮食公司卖临期大米给乡村学校这类事件,频繁刺痛公众神经,极易引发舆情危机,也凸显出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这或许正是当地推行局长陪餐制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局长陪餐制之前,校长陪餐制已在多地推行,可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依旧时有发生。同样是领导陪餐,层级的变化是否就能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这令人怀疑。而且,陪餐的形式也至关重要。若提前通知学校,陪餐时领导队伍浩浩荡荡,食堂大概率会精心准备,如此一来,陪餐看到的只是“精心打造”的表面,而非学生日常的用餐真实情况。所以,领导陪餐时不妨低调行事,“微服私访”,才能获取最真实的信息,真正发挥监管威慑作用,但这又很大程度依赖于领导个人的行事风格。
陪餐制的责任界定也需明确。若陪餐工作落实后,食品安全问题仍未杜绝,陪餐者是否应承担责任?制度设计应是完整闭环,有陪餐任务就必须配套考核评价机制和问责机制,否则陪餐制很容易流于形式。
此外,网友对权力寻租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回顾2021年河南封丘县中学营养午餐事件,学生用餐后集体呕吐、拉肚子,校长却无力更换送餐公司,因为背后是教育局的招标。最终,县教体局副局长等4人被立案调查。这一案例警示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在学校食堂经营权招投标等环节,一旦出现权力寻租,不仅无法保障学生饮食安全,反而会沦为黑心供应商的保护伞。在此背景下,市县两级教育局局长陪餐,若不能有效遏制权力滥用,确实意义不大。
保障孩子们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关键在于各项制度的严格落实和引入第三方监管。一方面,要切实落实校长陪餐制,让校长真正肩负起监管责任;另一方面,在食堂经营权招标环节,确保竞争充分、过程公开透明,优先选择资质优良的供应商。为增加公信力,不妨让家长参与到招标评选过程,毕竟“妈爸严选”更能让孩子放心。同时,邀请家长全程参与学校食堂的食材采购、日常管理等工作,形成全方位监督。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多处于半市场化运营状态,因其顾客群体固定、集中,若监督缺失,经营者极易懈怠,导致餐饮质量和服务难以保障。对此,可考虑两种解决思路:一是开放校园餐饮市场,打通校内校外,让家长和学生自主选择就餐地点,通过竞争提升餐饮质量;二是若维持非市场化运营模式,可借鉴政府机关食堂的管理经验,充分发挥管理优势。
局长陪餐制作为一种新的监管尝试,初衷值得肯定,但要真正守护好校园“舌尖上的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实话,校长陪餐的制度内核,是寄希望于通过校领导“先尝先试”、与学生风险共担的方式,倒逼校园食品安全水准的提升。但实际上,局长没可能天天陪餐,所以就要充分发挥类似“飞行检查”的功能,形成“局长不是天天陪餐,但局长却可能随时到场”的监管威慑。
只有从制度落实、监督机制、运营模式等多方面综合发力,才能让校园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如果局长陪餐制效果不佳,后续再发展到市长陪餐制甚至更高级别的陪餐制,恐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