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忘记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自我介绍。 你是独一无二的人,你是有名字的,你不是芸芸众生当中的一个符号。”」
在母校的大礼堂里,北大教育学者林小英在回答向她提问的学生之前,如此提醒对方说。
在这场演讲之前,林小英带着《十三邀》节目组,来到她出生、长大的地方,一起走访一所县中。
教室里,穿着统一校服的学生们埋头在一摞摞课本和练习册围成的“墙”后苦读着,食堂吃饭的桌子上,也铺着用不同颜色标注着的单词纸。这所中学里呈现出的画面,可以说是中国万千在县域接受教育的学子的缩影。
除了对开头那位学生的提醒,林小英无论是在专著《县中的孩子》里,还是在《十三邀》节目里,都对教育行业提出了一句句振聋发聩的质问:
“教育如果是个万米赛跑,你读到高中才一百米吧。你怎么就认定,这些人将来就是胜出者?就算是胜出者,你就活该他们就多占那么多东西吗?”
“自然界中,灌木都能长成乔木,而且它们寂静无言,它们没去过北京,没去过我去的地方,但是它在这静静地不动,它也在努力地争取这个空间,它又怕什么。”
这些话,就像节目里面她和许知远一个个扔在水里的石头一样,一块一块、一句一句,有力地砸在大家的心上。
这种力量感,过去一年,我们也在各行各业的女性身上获得过。
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如今,全球科研人员中女性占比仅为三分之一。自 1901 年诺贝尔科学奖设立以来,女性获奖者仅有 25 人。
“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基于此而设立,2024 年度的五位获奖者的研究领域涵盖免疫学、生物化学、人类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其中亚洲及太平洋得主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教授,就如颁奖词所说:“作为该领域的权威,颜博士激励着全球的女科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戈兰·汉松(Goran Hansson)曾公开表示,诺贝尔奖不会对性别或种族设定配额。和过去几十年相比,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书写现代史、反抗与女性的韩国女作家韩江是其中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观众对女性发言、女性力量关注的增多,女性群体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看见,更多样化的女性形象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也因为这些女性的努力,世界正变得更丰富、更美好。
杰出的个体,
在各自领域发光
林小英写作《县中的孩子》,源起于她 2012 年到深圳富士康做调研,当时富士康的两个厂区 90%的工人只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绝大多数来自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在学校里,我们是不被期待的。”每当被问起来富士康之前在学校的生活,工人们都这样说,这句话令林小英感到刺痛。后来她历时三年,深入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 25 所不同层级学校,从多角度展开对中国县域教育生态的田野调查。
《县中的孩子》于 2023 年出版,而林小英关于教育的奔走并未停下,她持续深入教育一线调研,还将调研对象从“县中的孩子”延展到城市里“鸡娃”的家长——县域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今天的城市教育中同样存在。而现在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们,正关乎中国社会未来的面貌和发展。
林小英一直提倡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为孩子们提供多元的出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能开出一朵花来”。她希望县中那些埋头学习的孩子能有机会多抬头看看漂亮的夕阳,她也深知当下教育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能解。
背负着使命感的研究者,无法停下她的脚步。
这也让人想起《十三邀》本季的最后一位嘉宾——年过九旬的「自然斗士」珍·古道尔。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拥有理想的人可以怎样活”。
一个普通女孩23岁走进非洲,走近黑猩猩,又为保护自然战斗了一辈子。
节目组记录下她第 17 次中国行,于是在访谈之外,我们可以看见演讲散场后,工作人员催促她需要离场赶往下一场活动时,她还坚持一一满足在场的孩子们握手、合影的请求。还可以看到她为了让后排观众能够看清楚,脱下鞋子,站到椅子上演讲 40 分钟的样子;还有当工作人员告诉她“可能有点赶时间”,她回答“如果你需要,我甚至可以跑起来”的那一刻……
很难想象,九十多岁的老人还可以这样精力充沛,承担这样密集的奔波,正是她这份强烈的、永不停息的生命力,不断鼓舞着屏幕前的普通人。
面对当下的事业,珍·古道尔对许多同样投身动物保护的人来说就是希望本身。
“我想停下,但我不能。”她说:“为你信仰的东西奋斗而死,不比放弃更好吗?”
出走的决心
“从家里出来以后,看见的是没有见过的高山、没有见过的大海和没有见过的植物,我就像重生了一样,有了活下去的勇气。”56 岁的苏敏鼓起勇气离开家庭、自驾环游中国,在记录旅程的短视频里,她告诉大家,无论何时,女性都有追求自由和自我的权利。
属于苏敏的旅程仍在继续,在一场对话里,苏敏阿姨问:“像我这样的普通女性的故事也值得被拍成电影吗?”
在 2024 年上映的尹丽川导演作品《出走的决心》,用两个小时的片长,给了苏敏大大的肯定。
电影由苏敏的真实经历改编。在片头,由咏梅饰演的女主角李红在路边停下车,面向远处的群山,大声说:“我用了这么多年,才走到这儿,谁也别拦着我。”
苏敏走出她的山,千千万万个李红和苏敏,也要走出她们的“山”。
在那一刻,片中的主角李红和《十三邀》里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的咏梅重叠在了一起。
咏梅在《十三邀》的镜头里讲童年的故事,讲如何救赎自己原生家庭的创伤,讲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是「我的感受力」。
观众在《出走的决心》里看到李红是如何“走出去”,在《十三邀》里则看见咏梅是如何“好不容易走到这里”。
咏梅用柔和缓慢的口吻诉说着她的成长故事,她谈自己的童年,父母在她十岁时分开,有次在母亲家里受了委屈,无奈跑去找父亲,她站在父亲家门口,听着从里面传来的欢声笑语,最终选择了默默离去。
这样的情绪与创伤几乎跟了咏梅半辈子,她曾经常常与之对抗,试图琢磨个明白,终于在过程中渐渐学会了接纳情绪,也接纳自己。成名之后,咏梅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陌生感”,避开炽热的镁光灯,就扎进阅读里探索自我。看她谈情绪,谈放下,谈“停下来阅读,是自己变好的一切的根基”,她在访谈里剖开自己一一坦诚的来时路,也成为一个个普通人的力量源泉。
如一条观众在节目评论区留言所说的:“希望所有的女性都来看这一集,希望所有内心有挣扎的人都来看这一集。”
因为强大的内心不是天生的,看见她的来时路,也可以看见更完整的她。
除了《出走的决心》,过去一年的优秀女性视角作品频出,从不同的角度引发了对现实中女性处境的关注。
贾玲执导的电影《热辣滚烫》获得 34.6 亿票房,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现代女性的生活与困境。
腾丛丛执导的剧集《我的阿勒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张凤侠,那个潇洒地攥着啤酒瓶在草原上发呆的女人,那一句“什么叫有用的人?草原上的草和树,有人吃有人用就叫有用,没人吃没人用呆呆地待在这,也很好嘛!”。
邵艺辉导演的《好东西》以颠覆式的女性主义视角呈现了当代都市女性生活。
在前期点映时,《好东西》就深受观众的热烈好评,看过电影的女性成了它最热情的宣传者,电影在全国正式上映后,《好东西》与其涉及的诸多女性主义话题也在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了长久、深远的讨论。
长期以来都没有电影专门讨论过的那些——粗粝真实的生活中,作为“主体”的女性如何决定生活的走向,女性之间可以如何互帮互助、惺惺相惜,以及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之后,两性关系也可以以平等的方式来呈现。
电影饱受女性观众的喜爱,甚至还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男性观众。
还有一边做脱口秀一边当空姐的嘻哈,用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女孩的成长故事,当遭遇性骚扰、校园霸凌、职场不公、被造谣,她都选择直接对抗,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那些不敢反抗的女性,她的段子生动展示了“原来女孩还可以这样活”,让观众如同在看“爽文”一般大笑出声,又忍不住因为共鸣流下眼泪——“因为曾经很多次你也想要反击”。
脱口秀演员菜菜在《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中用“我有一次半夜来月经”直接开场,短短几分钟的段子治愈了许多人的“月经羞耻”。
同一个舞台上,Echo 讲述了中国式家庭,和她“人生中第一个出走的人”——二姐的故事,“走出大山”是 Echo 创作的母题,她讲述二姐如何走出大山,也鼓舞了许多人,走出自己的那座“大山”。
被看见,
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无论是电影作品,还是脱口秀演员们的段子、专场,不仅有越来越多为女性发声的创作被关注、被讨论,刚刚播完的《十三邀》第八季也因为把更多镜头给到受访者身边的女性,得到不少观众的赞许。
这一季里,《十三邀》有意识地采访了四位嘉宾的妻子,着墨不多,却相当精彩,张赞英、周书霞、孙曼丽、刘彩琴,四位妻子呈现出了不同的婚姻样本,有的能让人看到女性的不同困境,有的则传递通透的思想,以及对自己准确的认知。
许倬云教授的妻子孙曼丽开朗豁达、通透乐观,满头银发却显得生命力极其蓬勃。她为照顾丈夫和儿子放弃继续深造,有过挣扎却并不后悔这样的选择,她照顾许倬云的身体,但两人也是智识上最好的同盟,因为“婚姻不是把人给绑死,而是把人激活”。
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的妻子刘彩琴,则展示了夫妻关系的独立平等由何而来。
刘彩琴与田连元因为评书结缘,除去妻子这一身份,她也是一位优秀的评书演员。她 12 岁就给父亲弹弦,15 岁就成了“角儿”,养活全家。她义无反顾离开家,与田连元结合,除了爱情的因素,也有想要独立的因素——她想成为完整的自己,而不是“全家的摇钱树”。
田连元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她并不羡慕,因为她本身就可以发光。只是长期以来,女性在评书这门艺术中起到的作用被遗忘、被忽略,这期《十三邀》对刘彩琴的着墨,也触动人们注意到许多与刘彩琴相似,在职业领域里“不被看见”的女性。
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的妻子张赞英的一句“好委屈啊”,在节目播出之后引发了无数回响。人们因此注意到千千万万如张赞英一般,被一句“贤内助”遮蔽在丈夫事业里的普通女性。
她也曾是对工作、对自我有过几分意气的年轻人,父亲曾放出话来说“不做出成绩来不准回家”,但她选择了支持丈夫的事业,从来没有走过自己期望走的那条路。丈夫的成功,何尝不是用她的“牺牲”换来的?张赞英不仅仅说出自己深埋心底的话,也是替万万千千在家庭与自我之间取舍的祖辈、母辈女性发了声。
矿工诗人陈年喜的妻子周书霞,则将一位平凡女性的韧劲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是矿场工人的妻子,几乎是独自抚养着孩子长大,时常担心着丈夫的安危。她的亲弟弟在矿下出事,陈年喜在节目里讲述了如何带着弟弟的尸骨跨越风陵渡,从山西返回陕南。周书霞如何度过一个个日子,如何支撑起自己也支撑起整个家,我们只能想象,就如同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万万千千个书霞,沉默却笃定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节目里许知远问书霞,会不会为陈年喜感到骄傲,她说:“他努力了这么多年,他应该有一点点成就,毕竟他每天都很用心地做这些事。”但她觉得夫妻就是完全平等的,不论贵贱。
就像陈年喜在多年前写给她的那首《爱人》里写下的,爱人,是“彼此的刀子和灯盏”。
这一个书霞被看见了,未来,愿还有千千万万的书霞被看见。
真实的自己被发现、被看见,多晚也不算晚。
最近翻到一本 1980 年代出版的《费米传记》,薄薄一本小书写得很动人,这是物理学家费米的妻子劳拉·费米为其写的传记,封面上作者一栏,却轻飘飘写着四个字:费米夫人。
我们应该看见她们,不止是谁的妻子,不只是女科学家,女运动员,女导演,女演员,女学者……是优秀的女性,也是优秀的自己。
英文中历史(history)一词来自古希腊文ἱστορία(意为“询问”、“询问获得的知识”),20 世纪下半叶以来,这个词被抨击为“history=his+story”,许多研究者主张“重新发现历史上的女性”,一个较过去更加多元的女性历史世界逐渐被发现,我们当下生活里的女性力量,也以愈加丰富、愈加自然的形式呈现出来。
看见,是理解的第一步。
新的一年,愿我们看见更加全面的世界,也看见更多女性的不同姿态与力量。
也祝你我,勇敢迈出自己的脚步,去探寻更多具体而微的美好,也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
互动时间
过去的这一年,你从谁那里获得最多力量?
留言说说激励过你的女性故事,
我们将从评论区选出五位,分别送出一本新年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