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麦家在凤凰卫视的一个访谈片段。

主持人问:“走到人生需要和解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

麦家回答:“当你感到困难重重时,少跟人打交道,多和书打交道。”



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与困境。

很多人遇到一点难题,就会忍不住向外界倾诉,总希望有人能够帮助自己。

但人性总是捧高踩低,越是不顺时,他人就越会冷眼旁观。

所以,与其寄希望于外界,不如向内求索。

少说话,多读书,慢慢沉淀,静静蛰伏。

当你熬过了这段无人问津的日子,余生便皆是坦途。

1

少跟人说话

《水浒传》有个经典桥段,令人唏嘘不已。

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掉了。

李逵悲痛欲绝,愤而杀死了四只老虎。

回到梁山后,他向众兄弟哭诉此事。

谁知晁盖、宋江二人听罢,仍只为山寨新加入了两位头领高兴,笑着道:

“被你杀了四只猛虎,今日山寨里又添得两只活虎,正宜作庆。”

这一幕,正应了鲁迅的那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现实生活也是这样,于你而言再难过的事,在别人眼中不过是笑话。

别人不懂你的感受,你哭得再大声,也只是白费工夫。

作家李尚龙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

读者是位年轻的女士,刚步入职场不久。

有段时间,她遇到了工作瓶颈,犯了几次小错,频频受到上司的批评。

碰巧这时候,父母的身体又出了点问题,她的心情非常低落。

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就给朋友发信息倾诉愁闷。

本以为朋友会及时开导她,结果等到深夜,对方才轻描淡写地回复说:

“刚在忙,生活就这样,别想太多了,早点休息吧。”

失落的她,第二天又跟关系不错的同事,倾吐自己的难处。

对方耐心地听她说着话,还不时道“你是挺难的”。

不承想,同事转头就把她的遭遇添油加醋,当作笑料说给旁人听。

读者直接气哭了,她不明白,人心怎就如此凉薄?

对此,李尚龙回信道:

“相信我,诉苦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别人的怜悯。”

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不过是冷暖自知,各自悲喜。

很多时候,你的情绪,别人无法感同身受;

你的困难,别人也没法替你解决。

一味向别人诉苦,只是在反复撕扯自己的伤痛。

正如莫言在《檀香刑》中所讲:

“人是很奇怪的生物,你哭哭啼啼时,没有几个人真同情你,更多的是看笑话。”

人在低谷,四处乞求宽慰,不如自己默默疗伤。

向上的路,只能独自走;生活的难,只能自己扛。

少跟人说话,学会自我消化情绪,才是一个人触底反弹的开始。



2

多跟书交往

著名商业顾问泰·洛佩兹,曾在TED演讲中分享自己的经历。

有一段时间,他陷入了职业低谷,处处碰壁,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无助的他便给祖父写了一封信,希望祖父能告诉自己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四天后,他等来了回信。

当他兴奋地打开包裹却发现,里面只有厚厚一摞书和一张纸片,上面写着:

“亲爱的,对不起,我不能帮到你,或许这些书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得益于这些书籍,洛佩兹重新找到了职业方向,并成为知名商业顾问。

作家马德说:

“读书或许不能让人生的每一刻都熠熠生辉,但能在人生低谷时,给予你抚慰和滋养。”

对处于低谷的人而言,书籍中往往蕴含着无尽的能量。

你每多读一本书,在绝望的时候,就能多一分希望与救赎。

特级教师唐民出生在70年代的农村,日子很是艰苦。

于是他从小就拼命地读书、考大学,想要走出农村。

没想到,他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了偏远的乡村学校。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还是困在农村。

那段时间,他对现状感到十分痛苦,对未来更是一片迷茫。

这让他大把大把掉头发,整晚都翻来覆去睡不着。

后来,朋友给他寄来了一本《平凡的世界》。

花了几个通宵读完后,他看到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观、价值观。

就如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一般,在穷苦的日子中,照旧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他也开始按照书中的观念去生活,每天认真备课、上课。

他一边积累乡村教学经验,一边思考特色教育。

就这样,困扰他许久的负面情绪,自然而然消失了。

几年后,他因为出色的表现受到提拔,人生之路豁然开朗。

白岩松曾说过:

你会遇到很多烦恼的事情,苦难会折磨人。 不过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

身处困境时,书,就是人最可靠的朋友。

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扰,其实前人都已经经历过。

人生的救赎之道,有时候就藏在一个故事,甚至一句话之中。

知名公益人陈行甲说:

在最没希望的时候读书,心是往里走的,人是向山外行的。

没有人愿意跟一个落魄者共情,但书籍却永远向任何人敞开心扉。

书读多了,你内心所有的不平,都能得到抚慰。

只要捧起了书本,即使身处泥沼,你也会生出无限能量。



3

身处低谷时,应该怎么做?

许倬云的回答,令我无比动容。

他说:“我伤残之人,要能自己不败不馁,唯有向内走,安顿自己。”

许倬云年幼时身有残疾,不能行走。

他也曾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可一路走来,受到的唯有嘲笑与怜悯。

悲伤许久,他终于明白,向外寻求终究无法救赎自己。

于是,他便一股脑钻进书中,日日苦读。

就这样,他在文字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王阳明说,外求于物不如内求于心,内求于心才能本自具足。

屏蔽外界的声音,遇事靠自己,才是一个人强大的开始。明威曾多次在战争中受伤,好几次差点死掉。

同时,残酷的战争,还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1938年,他的精神濒临崩溃,人生也跟着进入了低谷。

当时很多人断言,海明威没法写作,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但他既没有抱怨命运降临在他身上的苦难,也没有理会外界的冷眼。

而是独自躲到了古巴海边的一所小屋中。

在这里,他没有找人倾诉衷肠,而是一边通过读书修心养性,一边靠写作来纾解心结。

终于在1952年,他写出了轰动世界的《老人与海》,人生也跟着走向了巅峰。

真正厉害的人,都有一种向内求的智慧。

无论遭遇了什么事情,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跟外界诉苦,而是保持沉默,向内探求。

心理学家把人的价值观分为两类,一类叫“弱势价值观”,一类叫“强势价值观”。

弱势价值观的人,喜欢向外归因,一旦遭遇了挫折,就会四处抱怨。

而强势价值观的人,凡事内求。

他们在落难之时,会先从自身找原因,而后靠自己,一点点改变尝试,一步步走出来。

人在低谷时,戒掉抱怨、向内生长,才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

曾有人问蔡澜:自己近来事事不顺,觉得人生暗无天日,如何排解?

蔡澜答:关门,读书。

在被现实打击时,与其奢求外人的帮助,不如关起门来,以书自渡。

当你闭上嘴,翻开书,向内求,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

点个赞吧,把目光投射在自己身上,哪怕身处低谷,生活也终能迎来新的转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